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理论中,存在诸多翻译理论和方法,从注重原作旨意的解构主义到注重语言环境的顺应派,是从原文原作的直接理解到突出语言差异,寻找翻译过程中的现实语言落脚点,以翻译中的各自语言特点和要义出发,作词语与段落、通篇和语境的阐释,让翻译更有文意,突出各 自语言的特点和内涵。关于解构主义译法,是一种更机械的方法,翻译过程中,语言逻辑和对称是第一位。随着顺应方法的出现,翻译工作采用得更多,翻译者对词汇和语言的理解力增强,突出翻译过程中的不对称性,表达和阐述的成分增加。遵从整体不变,语句精准到宗旨,而非词汇、语句绝对一致。意性对翻译的作用更大,层次词汇分析重于不对称,译者对词汇和语法的研究要求更高,突出非层次的对应,是对意性理解和环境理解的深度掌握。对整体性理解要求高度,即翻译稿的整体因素及语言文化有深刻理解,翻译中,作动态化处理,使翻译稿易理解,有阅读性,突出创作的属性。顺应翻译法的进步性和实用性,使其成为现代翻译中使用最广泛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翻译;顺应论;探究
一、顺应论对英语翻译的作用及研究
顺应翻译法是一种现代的翻译方法,理论界定研究为“顺应论”。目前,“顺应论”是最流行,最受欢迎,最普遍的翻译理论。
(一)国外对“顺应论”的研究
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 Working Document 1)(1987,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维索尔伦更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1998年,阿萨卡瑟(Asa 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Critical 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实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 Pragmatic model for the dynamatics of communication)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
(二)国内对“顺应论”的研究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对顺应论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適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
2007年何自然在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中,紧跟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顺应论并结合关联论、模因论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解释。
二、翻译过程中增强对交际意图的处理
这种理论认为,会话含义是跨文化交换的交际意图和识别的概括。语言交流是为了传达某种交际意图,即用语言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意义非常深刻,翻译就是在这种“间接语言行为理论”的实际工作。语言表达中,交际意图是实现对象的实用力和传达意义。存在内涵和信息里的交际意图,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是人们能常规通过字面意义而获得的话语意义;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在特定的场合下人们意欲表达某种交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非自然意义涉及到交际和交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三、让英语翻译从读者的角度落脚
翻译是对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原文本是通过译者的前理解,对文本进行心理推断,以单词、词句和文本交际的对比,再通过翻译本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带有译文性的翻译作品,更接近阅读者的风味,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还原原文本的实质和绝对存在的要素,能表达出译者的意图,倾向于翻译过程中的创作性。这种创作性主要表现为:
(一)文本的真实性参考
原始文本是翻译工作最核心的资料,进行真实性判断,需要文本相关副本,也需要翻译者进行文本判断。根据翻译者的知识、能力和词汇与语法的掌握程度,判断文本的真实性。文本越真实,翻译本要求越高。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对文本的真实性进行有目标的解释,再进行翻译。这种分析文本和区别对待,就是一种文本的真实性参考。
(二)整个文本的旨意是层次非对称性
文本的旨意是文本的主旨要意,带有文字表达的意境,文本与译文词句之间存在不完全一致和对称。在翻译过程中,文本和译文存内涵和要义上的对称,单个词句存在不同的差异。根据语言的表达和语法不同,翻译文的内容不能与原文本完全一致,需要在旨意上进行把握,使文本的要义和传达的信息精准地进入译文。
层次复杂是一种常见现象,词句不对称,导致翻译者必须进行词句理解,使每个词句最大可能地接近文本原意。这种层次非对称性,对整个文本的把握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磁层的非对称性,让翻译文与文本要义一致,不对称性,使翻译者通过理解词句内涵,形成文学性显强的翻译文,弥补无法完全精准的不足。
(三)突出译稿的读者适应性
对翻译来说,文本是翻译的原始材料,将文本翻译成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文字形式,运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根据文本性质和翻译要求。所有这些翻译的过程,目的是一个:达到读者所需要的阅读效果。使用“顺应论”方法,能达到翻译稿的这一目的,读者阅读的适应性,就是翻译之后的成败关键。读者适应性是翻译文本的最终目的,达到读者需要看的效果,并不需对照原文,精确,原汁原味。对翻译稿的要求是翻译文稿,帮助阅读者获得阅读目的。
四、对语言环境的识别 理解不对称到差异化对称
翻译过程更倾向于对语言环境的识别,理由是词句对翻译对照中存在词句不对称。一个完整的翻译稿,要求翻译稿与文本主旨一样,传达的信息和词句对称。差异化对称就是通过概括、分类和层级关系进行处理,建立一种理解力上的差异化,形成一种文化内涵,审美习惯和心理因素上的对称。
(一)文化因素 从环境中寻找差异
翻译中,词汇的精准第一重要。而在工作中,文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词句的复杂性和个性,给翻译者带来的难度大。根据一个文本,研究其词句的特性,做翻译工作。词句带有强烈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语言沉淀。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和判断,显得重要。个性的词句,或一些特殊用语,是一种固有的文化内涵,也是文本特征和质量造成的,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在翻译中才能解决这样的表达交际,使文本的内涵原汁原味。
(二)审美习惯 从语感中辨别语言沉重程度
“顺应论”特点是对翻译稿整体的要求。这些包括:真实性,实用性,动态性。其目的是让翻译者进行翻译倾向于创造,翻译质量由审核者判定,读者判定翻译稿的翻译效果。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服务。在此,翻译者对文本的把握,理解力和审美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判断。翻译者的审美习惯,是决定翻译稿件特征的一个因素。
(三)心理因素 从感知和认知角度完成英语翻译
翻译中的心理因素包括:文本动态性,译者心理要求和间接表达,交际心理。这些心理因素对感知有巨大要求,辨别出的语言精确,会使翻译难度降低,让翻译稿成为翻译文稿。感知是一种辅助能力,而认知是翻译者长期存在的能力,建立的知识,处理能力和分辨能力之上,为翻译稿件进行主要的翻译工作的内容。感知和认知的提升,对心理因素的要求更高。通过感知和认知,翻译者心理符合翻译工作的要求,为完成一个翻译任务而作专业化的处理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澄生,廖定中. 语用学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论的几个关键概念述评[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68-71.
[2]李元胜. 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123-126.
[3]柳文芳.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科普英语翻译[D],2009.
[4]焦帅. 顺应论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1.
关键词:翻译;顺应论;探究
一、顺应论对英语翻译的作用及研究
顺应翻译法是一种现代的翻译方法,理论界定研究为“顺应论”。目前,“顺应论”是最流行,最受欢迎,最普遍的翻译理论。
(一)国外对“顺应论”的研究
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 Working Document 1)(1987,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维索尔伦更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1998年,阿萨卡瑟(Asa 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Critical 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实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 Pragmatic model for the dynamatics of communication)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
(二)国内对“顺应论”的研究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对顺应论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適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
2007年何自然在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中,紧跟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顺应论并结合关联论、模因论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解释。
二、翻译过程中增强对交际意图的处理
这种理论认为,会话含义是跨文化交换的交际意图和识别的概括。语言交流是为了传达某种交际意图,即用语言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意义非常深刻,翻译就是在这种“间接语言行为理论”的实际工作。语言表达中,交际意图是实现对象的实用力和传达意义。存在内涵和信息里的交际意图,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是人们能常规通过字面意义而获得的话语意义;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在特定的场合下人们意欲表达某种交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非自然意义涉及到交际和交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三、让英语翻译从读者的角度落脚
翻译是对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原文本是通过译者的前理解,对文本进行心理推断,以单词、词句和文本交际的对比,再通过翻译本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带有译文性的翻译作品,更接近阅读者的风味,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还原原文本的实质和绝对存在的要素,能表达出译者的意图,倾向于翻译过程中的创作性。这种创作性主要表现为:
(一)文本的真实性参考
原始文本是翻译工作最核心的资料,进行真实性判断,需要文本相关副本,也需要翻译者进行文本判断。根据翻译者的知识、能力和词汇与语法的掌握程度,判断文本的真实性。文本越真实,翻译本要求越高。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对文本的真实性进行有目标的解释,再进行翻译。这种分析文本和区别对待,就是一种文本的真实性参考。
(二)整个文本的旨意是层次非对称性
文本的旨意是文本的主旨要意,带有文字表达的意境,文本与译文词句之间存在不完全一致和对称。在翻译过程中,文本和译文存内涵和要义上的对称,单个词句存在不同的差异。根据语言的表达和语法不同,翻译文的内容不能与原文本完全一致,需要在旨意上进行把握,使文本的要义和传达的信息精准地进入译文。
层次复杂是一种常见现象,词句不对称,导致翻译者必须进行词句理解,使每个词句最大可能地接近文本原意。这种层次非对称性,对整个文本的把握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磁层的非对称性,让翻译文与文本要义一致,不对称性,使翻译者通过理解词句内涵,形成文学性显强的翻译文,弥补无法完全精准的不足。
(三)突出译稿的读者适应性
对翻译来说,文本是翻译的原始材料,将文本翻译成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文字形式,运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根据文本性质和翻译要求。所有这些翻译的过程,目的是一个:达到读者所需要的阅读效果。使用“顺应论”方法,能达到翻译稿的这一目的,读者阅读的适应性,就是翻译之后的成败关键。读者适应性是翻译文本的最终目的,达到读者需要看的效果,并不需对照原文,精确,原汁原味。对翻译稿的要求是翻译文稿,帮助阅读者获得阅读目的。
四、对语言环境的识别 理解不对称到差异化对称
翻译过程更倾向于对语言环境的识别,理由是词句对翻译对照中存在词句不对称。一个完整的翻译稿,要求翻译稿与文本主旨一样,传达的信息和词句对称。差异化对称就是通过概括、分类和层级关系进行处理,建立一种理解力上的差异化,形成一种文化内涵,审美习惯和心理因素上的对称。
(一)文化因素 从环境中寻找差异
翻译中,词汇的精准第一重要。而在工作中,文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词句的复杂性和个性,给翻译者带来的难度大。根据一个文本,研究其词句的特性,做翻译工作。词句带有强烈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语言沉淀。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和判断,显得重要。个性的词句,或一些特殊用语,是一种固有的文化内涵,也是文本特征和质量造成的,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在翻译中才能解决这样的表达交际,使文本的内涵原汁原味。
(二)审美习惯 从语感中辨别语言沉重程度
“顺应论”特点是对翻译稿整体的要求。这些包括:真实性,实用性,动态性。其目的是让翻译者进行翻译倾向于创造,翻译质量由审核者判定,读者判定翻译稿的翻译效果。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服务。在此,翻译者对文本的把握,理解力和审美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判断。翻译者的审美习惯,是决定翻译稿件特征的一个因素。
(三)心理因素 从感知和认知角度完成英语翻译
翻译中的心理因素包括:文本动态性,译者心理要求和间接表达,交际心理。这些心理因素对感知有巨大要求,辨别出的语言精确,会使翻译难度降低,让翻译稿成为翻译文稿。感知是一种辅助能力,而认知是翻译者长期存在的能力,建立的知识,处理能力和分辨能力之上,为翻译稿件进行主要的翻译工作的内容。感知和认知的提升,对心理因素的要求更高。通过感知和认知,翻译者心理符合翻译工作的要求,为完成一个翻译任务而作专业化的处理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澄生,廖定中. 语用学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论的几个关键概念述评[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68-71.
[2]李元胜. 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123-126.
[3]柳文芳.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科普英语翻译[D],2009.
[4]焦帅. 顺应论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