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希望通过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科技能力,从而伴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了新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组织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通过不断改进,改变固定的思维模式与教学习惯,逐渐达到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程改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07-0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观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教师们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是使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构建开放式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堂教学强调个体的接受性现状,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过程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思维的独立性、研究技能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例如在讲完《摩擦力》一节后,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找出有关摩擦力的应用和防止,并对这些应用和防止做研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既培养了人际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科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又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也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人类的保护,激发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科学、有效地整合物理教材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将能力的依存点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我呈献出来。根植于教材,读有字书,识无字理,使得课堂教学由“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这种旧模式转变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参与---体验---内化---拓展”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提供了一些实验的器材,在介绍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后,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由学生自主组合小组。学生们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设计研究的方案,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价,认知了在不同的情景下,导线受磁场力的情况,探求了影响磁场力的有关因素。之后,有部分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磁场即对通电导线有作用,那么对通电液体是否也有作用呢?在老师的鼓励下,这部分学生在课后进行了突破教材的探索。
三、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
相当一部分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相对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物理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高效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设计活动时,老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分析物理学科的特点,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科学的物理学习环境,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一物理知识点时,老师就可以适当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物理情境“在田径场上进行跳远运动时需要使用的踏跳板,放射弓箭、玩跳跳床时都会使物体产生形变,形变物体进而会对施力对象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种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弹力,这也是我们本次课堂主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一种情境描述和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物理教学水平。
四、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性是创新教学的主渠道,创新教學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积极的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冷嘲热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和如何实现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数据的呈现、实验结论的获取……在师生的互动中,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又如,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通过一组演示实验的展示,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经……教学在热烈而和谐的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以上所研究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等问题也将成为我们以后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程改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07-0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观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教师们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是使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构建开放式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堂教学强调个体的接受性现状,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过程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思维的独立性、研究技能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例如在讲完《摩擦力》一节后,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找出有关摩擦力的应用和防止,并对这些应用和防止做研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既培养了人际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科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又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也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人类的保护,激发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科学、有效地整合物理教材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将能力的依存点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我呈献出来。根植于教材,读有字书,识无字理,使得课堂教学由“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这种旧模式转变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参与---体验---内化---拓展”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提供了一些实验的器材,在介绍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后,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由学生自主组合小组。学生们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设计研究的方案,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价,认知了在不同的情景下,导线受磁场力的情况,探求了影响磁场力的有关因素。之后,有部分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磁场即对通电导线有作用,那么对通电液体是否也有作用呢?在老师的鼓励下,这部分学生在课后进行了突破教材的探索。
三、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
相当一部分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相对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物理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高效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设计活动时,老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分析物理学科的特点,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科学的物理学习环境,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一物理知识点时,老师就可以适当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物理情境“在田径场上进行跳远运动时需要使用的踏跳板,放射弓箭、玩跳跳床时都会使物体产生形变,形变物体进而会对施力对象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种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弹力,这也是我们本次课堂主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一种情境描述和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物理教学水平。
四、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性是创新教学的主渠道,创新教學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积极的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冷嘲热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和如何实现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数据的呈现、实验结论的获取……在师生的互动中,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又如,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通过一组演示实验的展示,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经……教学在热烈而和谐的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以上所研究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等问题也将成为我们以后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