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你不是女超人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型女人”无疑是完美主义的忠实拥趸,一旦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多少、做得多好,其自我苛求又将更加恶性扩张。
  
  你总是有太多要做的事,并且每件都力求尽善尽美。你的目标是努力扮演好各种角色,成为每个人赞不绝口的对象。你将自己设定成无所不能女超人成日超负荷运转,稍有不慎则自怨自艾。你为何如此在意他人审视你的眼光及热衷满足他人的期望?好吧,也许你正是我们目前谈论的“E型女人”。
  
  E型女人综合征
  2010年底,美国心理医生H.B.Braikler提出了“ E 型女人” 的概念——“Evevything to Every one Women”,即同时扮演好几重角色,希望、并严格要求自己面面俱到,最终成为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的人。
  有趣的是,“E型女人”正在当下社会自动生成一种群态现象。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导致女性的职能结构更为多变,在家庭、职场、社交等圈子中,女人们扮演着多重角色,自我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完美女儿”、“最佳贤妻”、“神勇辣妈”、“职场精英”等美名加身,相信谁都会有瞬间闪亮的无冕之王之感。如果再被冠以“全能”二字,那除了表示IQ及EQ双全、拥有如女超人般能搞定一切的能力外,还必定人见人爱。
  光是想想这样的情形,就让大多数女人开心得合不拢嘴,进而更乐意将与“全能”相关的行为付诸行动。
  “怎么说呢,你知道要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就必须具备更多的技能。”外形精明干练的杨莉娜今年35岁,就职深圳一家外企,是非常典型的“E型女人”。
  “女人要有自己的素养,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扬。除了把工作干得漂亮外,在家里还得掌管全家人的膳食,随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具备一定安全急救常识。当然,在广泛阅读育儿书籍保证儿子良好教育的同时,还要为父母拟定养老计划。最好还能懂点理财,进行有助家庭财务的投资。另外,和家人之间的情感建设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今年就计划了两趟境外游促进家庭亲密关系。”
  可以看出,杨莉娜身上几乎具备“E型女人”的所有特征:过高地评估个人能力,有一套“积极生活由我掌控”的完美理论,只要与己相关的一切,不论大小必定做出规划和安排已示个人能力。但这些事情是否每件都真的完成得完美无瑕,却是个难以预估的未知数。
  
  她们并不快乐
  很多人都赞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这个观点,甚至还发明了“缺陷美”、“缺憾美”等词汇。其实这就类似一个善意的提醒:以完美标准苛求自己,必定会因为强迫自己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受到沮丧、挫败、焦虑等坏情绪的伤害。
  “E型女人”无疑是完美主义的忠实拥趸,她们通常希望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非常渴望被其他人接纳和赞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尽善尽美、把所有的活儿都包揽到自己身上,却很少向其他人寻求帮助。一旦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多少、做得多好,其自我苛求又将更加恶性扩张。
  因此在受访过程中,杨莉娜甚至还展示了她制定的年度家庭计划清单,详细到要完成哪些事项,各项收支明细等。但被问及生活是否真的因此而完美无缺时,先前还神采奕奕的她马上皱起眉:“怎么可能,这只是尽我所能让生活更积极、更完善一些,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顺利实现。做得不够好,最终我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会自责,经常感觉压力很大。”
  如此希望向他人做出能力证明的自我强迫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的“非理性观念”。当“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周围的人,特别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的念头一旦萌生,自然受他人的表现所影响、为他人而活。
  而体现在“E型女人”身上比较典型的两个非理性观念为: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绝对化要求通常与“必须如何”、“应该如何”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必须是全能女性”、“我必须尽善尽美”、“别人必须肯定我喜爱我”、“生活就是很容易的”等。过分概括化却是只要一件事情做不好,则对自己全盘否定。然而外界的人和事并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这些绝对化和过分化的念头,只会使她们对选择的生活感觉困扰。
  ——要做的事永无止境,行程紧张,难以平衡。没有做到他人期望的一切时,立刻自责和恐慌。所有的努力皆因要使别人少不了自己,借此证明拥有一切、做好一切的能力,但却很少关注和满足自己。工作时牵挂家务或个人感情,在家又忘不了工作上的压力和忧虑。总是把他人需要置于自我需求之上,没有自我却渴求自我空间。这样难免会产生怨言和沮丧之情,形成一种形同自我毁灭的压力循环,甚至连累身体出现免疫系统减弱、头痛、溃疡、消化系统紊乱等症状。
  要知道,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获得成功。在更大的社会需求命题下,女性职能的各种价值观不断涌现,导向无疑是为女性如何完善自我提供更多思路。这些观点本无可厚非,只是在介意他人评价的非理性观念的前提下,完美主义的“E型女人”总习惯性全盘接受,却忽略了观点虽好却并不见得全都适用的道理。
  
  更好的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不论“E型女人”要纠正自我强迫有多么不易,给自己寻找的借口有多么繁杂:工作不得不做好、父母不得不养好、老公不得不顾好、孩子不得不管好,但却都拥有选择的自由。
  更好的选择会令人懂得自省的含义,更加明白内心需求。当看清楚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会心平气和地正视、接纳自身的不完美。进而懂得如何根据当下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逐步完善。
  “前几年,我的确很急迫,总想和时间赛跑,任何事都唯恐做得不够好,很容易焦虑,情绪得不到释放,就爱和老公吵架。”谈及曾经一度并不愉快的“E型女人”症状,王瑾不好意思地笑笑。
  “后来和朋友去听了几次情商培训的课,才明白我根本不可能同时完成所有事,就干脆按老师所说的,将自己在生活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列出来,根据当下的重要性,决定它们的先后顺序。而当时女儿1岁,我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母亲,于是就选择在母亲这个角色上全力冲刺。至于其他,能够完成70%~80%其实就已经很理想,另外也学着规划出一些个人时间,在这部分时间内,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结果我一下子就感觉轻松了。”
  事实上,除了事情的优先选择外,还得打消包揽别人所有要求的念头。这并不是说从此不近人情逢人便说“不”,而是做出另一种选择——学习评估自己的精力,助人为乐是件愉快的事情,但必须给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限制。
  选择适当时候的“示弱”也很重要,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高估自己是很愚蠢的事,平凡并不可怕,它跟平衡、平和更息息相关。与其凡事亲力亲为不如选择精明地授权,利用好身边的人分配好责任归属,这样才会更加事半功倍。
  另外,运动出汗的感觉和食物带来的美味感觉也能令人愉悦。总之,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细节,只要愿意降低负荷,放慢脚步,就能够倾心感受属于自己的愉悦。
  
  TIPS:给“E型女人”的5条忠告
  1.思想独立
  经济独立并不能概括独立的含义,这只意味着你可以养活自己。而思想独立则代表你不受他人要求所困,心理上不依赖他人,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2.寻找有效的减压方式
  看书、听音乐、逛街、运动,甚至干脆去减压培训班,但这些活动并非形式主义地为减压而为之。记住,衡量减压的唯一标准是,身心疲惫时能让心情平静下来的那个正确方式;
  3.合理分配时间
  对于未完事宜,你完全不必焦虑。学会在每周结束时,抽出点空闲时间,来完成这周没有完成的工作。当然,要是没有未完成的工作,就作为休闲时间来奖励自己;
  4.进行情商训练
  保持风度,但不等于压抑自己。必须要情绪疏导很重要,就如同生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找不到生气的根源。轻松点,问题是用来解决而非逃避的,沟通无疑是个好方式。
  5.更多地介入朋友圈
  建立并维护你的朋友圈,拥有闺中密友,交换信息、发泄情绪,甚至肆无忌惮地聊使你们高兴的话题。也可以开拓新的朋友圈,比如介入你一直感兴趣的同城兴趣小组。
  
  测试:你是不是“E型女人”?
  1.当闺蜜推荐某个超赞的烹饪班时,你会马上去报名,即便你目前正有外语班和游泳班的课程要上?
  A.我的生活已经很充实了,精力可不是这样分的;
  B.真是心动,但又为时间不够忧心忡忡;
  C.当然马上报,否则将来在朋友聚会时怎么大显身手?
  
  2.把老公的抽屉收拾得井井有条,但他却在你买来收纳袋置物后,抱怨东西找不到了。
  A.也许我应该学会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他的抽屉也不是乱得
  不行;
  B.好心当作驴肝肺,真伤心我的好他看不见!
  C.善于规划的女人本来就是男人的形象雕塑师,他的反对无效。
  
  3.喜欢时尚杂志,也不放过新闻和财经周刊,希望自己在穿衣打扮有品位的同时,也对时事财经了若指掌。
  A.不管哪个领域的资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和适合自己的;
  B.全方位掌握资讯很有必要,一旦听见别人谈论自己不知道的,就很焦虑;
  C.当然,不清楚的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第一时间搞清楚。
  
  4.上育儿论坛时很喜欢扮专家大方分享经验,即便别人的问题你不懂,也要偷偷去查清楚了回复。
  A.有经验就分享,无经验就学习;
  B.查资料也是让自己学习,何况回复满意,获得别人的称赞自己也很开心。
  C.必须的,我在论坛一直是粉丝成群的专家。
  
  5.是否赞成女人必须懂时尚、懂理财、懂育儿、懂得处理人际关系,还得懂情趣?
  A.能懂完当然好,但实在搞不懂也不强求,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
  B.赞成,还会因此暗暗攀比,做得不够好就会觉得很没面子;
  C.当然了,这是一个当代女性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测试结果
  选A较多 你有一定的自我平衡术,懂得凡事不强求的道理,也并没有不懂生活。任何生活细节,你的出发点皆是只选适合当下的,而非为什么而什么地做。你并非不会焦虑和紧张,只是你能找到根源,并用你的方式去解决,困扰你的事不会很久。别担心,你距离“E型女人”还差得远。
  忠告:从生活中学习,更加热爱自己,并享受当下。
  
  选B较多 你很容易沮丧,甚至会遇事不顺就马上焦虑。你有太多“必须”和“不得不”去实现的事,而这些都源自你在生活中感觉到的缺失和令人失望的现状。你希望听到别人的称赞,是为了找到自信攻克难关。说到底,你还是个易受外界影响的人,离“E型女人”仅一步之遥。
  忠告:学会判断令你沮丧的事物根源,找到一切可以放松的途径,并执行。
  
  选C较多 你是个不折不扣的“E型女人”,甚至强大到固执己见,将完美作为做人做事的唯一标准。你不是不累,而是隐藏得更深,不轻易在他人面前示弱是你的惯性。也许外表无懈可击的你,正被周围的一些人所喜爱,但只有你自己清楚这意味着你将继续违心地做人,毕竟再喜爱你的人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你懂的。
  忠告:有空找找你自己,比如回忆下十年前你的样子,想想那时的理想是否是做现在的你。
其他文献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智障女儿的婚事,成了夏茂仙最简单的心愿和最大的奢望。    2011年4月,夏茂仙为女儿夏虹的终身大事已经奔波了快4个年头,但依旧没看到希望。  当记者敲门说明来意,夏茂仙的脸上透出惊喜,她快步将女儿夏虹推至记者面前,“夏虹,快叫姐姐。”  夏虹却只愣愣地看着记者问:“有那个人吗?”看似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夏茂仙却深知其中的含义。“那个人”是指的适合女儿的婚恋对象,平常人再简单不
期刊
一边是传二胎政策试点放开有人跃跃欲试,一边却是另一些人喜爱孩子却坚决不生。生养孩子,不再是“生活方式”这么简单,生与不生,成了个人观念与现实环境的角力。    我们不能断子绝孙    敢不敢要孩子?这并非一句套用网络流行语的调侃。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更开放的资讯扩充了人们的眼界,在生养孩子这个严肃问题上,一部分育龄夫妻选择了不生。理由很简单,也很无奈——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繁衍后代,是人
期刊
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下一代都保护不力,恐怕也没有人会觉得生活幸福。    也许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生存环境,“毒奶粉”、“烫脸门”、“山西疫苗”等代表社会乱象的关键词,已令人在衣食住行上倍感举步维艰,又遑论给孩子一个有保障的未来?    拿什么喂你,我的孩子  2008年9月初,毒奶粉事件见诸报端。事件背后商家不择手段赢利的失德,及国家食品监管体系失责的事实,无疑给中国父母拔凉的心,再添上了更深层次
期刊
调情的目的,是向伴侣传递自己想与对方亲密的欲望。    “调情”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中一种花卉的名称“弗洛斯”,后来在英语中成为一个动词,调情乃人的天性,是男女之间的相互游戏。调情的目的不是性交,而是向伴侣传递自己想与对方亲密的欲望。  生物进化学家研究发现,那些善于调情的人往往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人脉,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延续后代和发展事业,当一个披着兽皮的原始人帅哥对旁边正拿鱼骨头剔牙的原始人MM大献
期刊
这个世界上,很难再出现像鲍勃·迪伦这样另类的人——他就像一块滚石,永不驻足地流浪。不屑世俗  桀骜不驯、崇尚自我、神秘莫测、衣衫褴褛、矛盾集合体,关于他的一切,除了音乐,都是谜。而他像吉普赛人一样的流浪,更为他的情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2011年4 月,年近七旬的鲍勃·迪伦(Bob Dylan)首次来华,掀起了惊天波澜。这位出生于1941年二战时期的音乐奇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最重要、最有影
期刊
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成人做事,有时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带来重大影响。我们教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孩子善良,结果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及更加凶悍一点?其实,这是我  们的教育方针出了问题。 
期刊
母亲去世不足百天,父亲就交了女朋友,两人感情一路升温,现已在谈婚论嫁。一直深爱父亲的女儿内心难以接受,愤怒的她为母亲抱屈,抱怨……    来信 我有一个薄情寡义的父亲    张娓:  你好,犹豫了许久,还是决定给你写信求助。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家丑不外扬。但我觉得家丑不外扬的结果是在家里包着烂,最终是全家人遭受毁灭性伤害。基于这个考虑,我决定勇敢来揭自家的家丑。其实,在给你写信之前,我已经跟家丑
期刊
如果将敢不敢生孩子的标准,定义为必须保证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未来,那只能说明这对育龄夫妻并没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大环境的优化或恶化,永远在掌控之外,孩子的未来并非父母能包办,最好的未来,无疑是理想主义者的强迫式追求。  金钱的多少、房产的数量、车子的品牌、权力的强弱,是物质匮乏一代的需要;绝对的食品安全、教育优良、医疗保障,则是面对不良现状而生的不安全心理的外向投射;进口奶粉、高档尿片、各种早教、兴趣班
期刊
“被抱大的一代”、“只生不养”、“妈妈男孩/女孩”,这些不光彩的头衔其实与独一代父母的家庭架构、接受的教育有因果关系。    七成年轻父母“只生不养”  “你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独立?”几乎每个周末夏颖都会被母亲质问。已经28岁、为人母的她在母亲眼中依旧是个孩子。“她不会做饭,不会给孩子洗澡,不知道哪些食物是一岁大的孩子不能吃的,她也懒得打扫整理房间。至于女婿的表现,我更不想说了。”夏颖的母亲说。 
期刊
从生理上看,人在25岁彻底结束生长发育期,但心智的发育却一直持续,许多人往往要人到中年时心理才算完全成熟。  通往成熟的道路上,要经过几个关卡。一是上学,代表个体生活向社交群体生活的融合;二是就业,表示承担起独自生存养活自己的社会责任;三是婚姻,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组成新家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四是为人父母,表示个体彻底摆脱“孩子”身份,担负起抚育下一代的重责。  养育孩子成为父母,是最重要也是对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