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论题,指出了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树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的重要性及树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的必要性;论述了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体系
一、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党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具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先后七次提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主要方面”。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定。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自我变革,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造就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3.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材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和具体,大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中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中除了不少人对就业、学习、竞争、经济困难等问题感到苦恼外,有的学生因“社会变化快,难以适应”而苦恼。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极少数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二、树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1.树立全局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保证。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并注意与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以及与“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的协调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转变研究理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为取得更大发展。要努力实现从静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调查转变成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动态跟踪调查研究并开展实证性研究,努力实现从侧重解决心理障碍的调试性教育模式转变成侧重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以预防为主,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模式。
3.确立综合理念
实现教育方式综合化。努力做到“六个相结合”,即:心理调查与心理干预相结合;传授心理知识与培养心理自助能力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自我修养相结合;预防心理疾病与指导心理发展相结合。
三、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设立系统课程
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并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层次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包含发展和矫正两个不同取向的课程形式。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做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学会客观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和悦纳自我的方法;掌握心态、情绪的表达与调试的方法;掌握性心理常识;学会矫正人格缺陷、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了解常见身心疾病及障碍的种类、症状和成因,并懂得预防和克服的方法。
2.规范开展课堂教学
在以课堂为主导形式传授相关心理学知识时。可以通过随机通达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和交互式教学法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还采用心理辅导、角色转换、情景模拟、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促进学生心智潜能的开发。
3.开展心理素质训练
在进行认知能力训练、交际能力训练和情感训练同时,侧重加强意志力和挫折训练,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抗压指数和逆境情商(AQ,Adversity Quotient)。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体系
一、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党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具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先后七次提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主要方面”。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定。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自我变革,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造就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3.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材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和具体,大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中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中除了不少人对就业、学习、竞争、经济困难等问题感到苦恼外,有的学生因“社会变化快,难以适应”而苦恼。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极少数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二、树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1.树立全局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保证。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并注意与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以及与“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的协调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转变研究理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为取得更大发展。要努力实现从静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调查转变成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动态跟踪调查研究并开展实证性研究,努力实现从侧重解决心理障碍的调试性教育模式转变成侧重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以预防为主,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模式。
3.确立综合理念
实现教育方式综合化。努力做到“六个相结合”,即:心理调查与心理干预相结合;传授心理知识与培养心理自助能力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自我修养相结合;预防心理疾病与指导心理发展相结合。
三、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设立系统课程
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并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层次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包含发展和矫正两个不同取向的课程形式。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做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学会客观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和悦纳自我的方法;掌握心态、情绪的表达与调试的方法;掌握性心理常识;学会矫正人格缺陷、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了解常见身心疾病及障碍的种类、症状和成因,并懂得预防和克服的方法。
2.规范开展课堂教学
在以课堂为主导形式传授相关心理学知识时。可以通过随机通达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和交互式教学法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还采用心理辅导、角色转换、情景模拟、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促进学生心智潜能的开发。
3.开展心理素质训练
在进行认知能力训练、交际能力训练和情感训练同时,侧重加强意志力和挫折训练,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抗压指数和逆境情商(AQ,Adversity Quo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