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理论对数学无痕教育的启示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参加由特级教师徐斌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探索与追求,参与课题的研讨和资料搜集工作,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值得珍惜。在“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引领下,除了近距离地欣赏和领悟徐老师“追寻数学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之外,更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学无痕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的实施,使得“无痕”从德育领域延伸拓展至学科领域,让数学教育在理性、严谨之余,更赋予其诗意灵动和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
  为了更好地深入课题研究,多积累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除了实践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我也在教学之外,广泛阅读与涉猎,前段时间我正好读到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惊喜地发现“暗示教学理论”和“数学无痕教育”之间有很多的相互吻合、互相印证之处,为数学无痕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暗示教学理论”也称“洛扎诺夫教学法”,是保加利亚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在上世纪60~70年代创立的。暗示教学法是指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
  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教学法以教师为暗示源,通过消除和避免所有可能抑制学习(即去暗示)的因素(即抗暗示的因素),并且在有意识但又大多数是在无意识交流的情况下(即暗示)来综合各种促进学习的因素(即暗示的因素),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高水平学习的能力,这种方法的实施,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在一种无意识的通常情况下要强化对学生的相互影响。
  暗示教学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不息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所以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
  二、由暗示教学理论到数学无痕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把教育目的在学生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从数学无痕概念的内涵来理解,正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为了更好地推行数学无痕教育,借鉴“暗示教学理论”,通过暗示、迂回的方法来消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与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无论是数学无痕教育,还是暗示教学理论,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正是教师能够通过营造友好的学习气氛,隐藏教学意图,淡化教育痕迹,通过运用所设计的消除学习障碍和激活新的学习潜能和储备的技术来有意识甚至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影响学生,才能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暗示教学理论对实施数学无痕教育策略的启示
  数学无痕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不露痕迹中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暗示教学理论对无痕教育的实施可以有哪些启示呢?我们不妨探讨之。
  1.由环境暗示到不知不觉中开始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是无痕教育追寻的基本境界。暗示教学理论认为:暗示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倘若能达到“人——环境”之间的“共振”,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的境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中,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洛扎诺夫说:“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教学中的环境暗示,就是指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氛围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投人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顺利地接受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很多时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巧妙地创设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活生活经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对新知的求索欲望,从而顺理成章地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认知的旅程。
  2.由活动暗示到不露痕迹中理解
  活动暗示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将教师的意图渗透其中,使学生受到暗示,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活动时,往往处于最自然的心理状态,而这时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往往能够充分地显露出来。此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暗示,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促成兴趣、态度、能力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属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其感知觉、观察力和记忆均处于初步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还很不稳定,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活动暗示,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让儿童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不露痕迹地获得理解。
  3.由语言暗示到潜移默化中掌握
  言语的传声传情、灵活生动等特性使其成为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言语的暗示旨在启发学生思维,巧妙的暗示性言语蕴含启发性与含蓄性的智慧,它因情境而灵活变通,因表达而含蓄智慧,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暗示性教学言语的恰当运用能使教学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言语引导学生思考,灵活含蓄的言语表达不仅蕴含着教师的智慧,而且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无痕教育追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与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思想、培养精神,暗示教学理论则提倡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有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在消除学生旧暗示中立新暗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多的共通之处,各学校要通过学习研究“暗示教学理论”,以便能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带来很多积极的启示,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更好地促进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研究扎实、广泛开展。(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的沟通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师生间的思维共鸣,使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是笔者在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情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情
闲暇时总是会听到老师们的诉苦,“郁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错,难教死了。”……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我知道这些肯定又是那些成绩落后生,或许是那些一时粗心的优等生把老师讲的知识
小学英语“兴趣作业”是指通过设计一些既符合小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结合英语教学需要,具有创新意义的练习与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挥学生才智,最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高压电气试验能有效验证高压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本文对高压电器设备的试验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试验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堂课要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提,先提什么,再提什么,几个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上着力。优化课堂提问方式才能启发学生
班集体是一座熔炉,陶冶着每个学生的思想、作风和情操,影响着班级每个成员的言行举止.班主任是学生心中的楷模;一个好的班集体,是师生温暖的家.这里,我就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
作文素有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之说,历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弊端很多,其中最令人堪忧的是“精批细改”.
班集体的构成要素,有四个不可缺少的生命群体——学生群体,家长群体,班主任,科任老师群体.班集体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四个生命群体紧紧吸引在一起,在一段时期中,形成荣辱与
一、单元回顾,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里认识了聪明的小高斯,通过蜜蜂找到养蜂人的列宁,在洞中取球的文彦博。那谁能告诉大家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给学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应用题的解答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点。应用题解答出现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清题干中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有很多数量关系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