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各方面的教育知识,对我们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一种挑战。通过观察与研究,我从几个方面阐述对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见解与做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各行各业就业门路的增多,农民们纷纷洗脚上田到经济发达地区寻求新的生活出路,所以就有了“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由长辈或亲朋好友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的学生。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提速必然导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学生问题逐渐成为农村初中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问题。他们年龄小处事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从而出现隔代监护、寄养监护或无人监护等现象。在教育的几个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几乎处于空白。留守学生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流失、人格形成缺陷、心理情感复杂等,这不仅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还直接影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摆在各级学校和广大“留守学生”家长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留守学生”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供大家商榷。
  一、当前农村留守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村留守学生存在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2016学年第二学期,我对全校360名学生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父母都在家的186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17人,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153人,依靠别的亲属生活的4人。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占在校学生数的一半左右。具体说来,这些孩子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情感缺乏沟通,导致思想品德缺失
  由于父母长年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又不高,且没有教育的精力和教育的艺术。而年轻的父母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留守学生成长期间缺乏最多的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因为这些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但限于经济条件、时间和空间,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而作为一个特殊临时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龄都较大,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都是隔代教育,与留守学生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有的根本无法教育,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活动,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造成了“留守学生” 监护和管理都不到位,继而导致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
  (二)缺少关爱,导致心理存在缺陷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学生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学生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不敢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霸道、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三)过分溺爱放纵,导致学习观念淡泊,成绩低下
  “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大多仅局限于让“留守学生”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上,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故“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都不是很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习状况自我感觉良好的占到14.2%,一般的占到38.6%,而学习成绩令人堪忧的占到了46.2%,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当然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乐观了。究其原因:一是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二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劳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三是对孩子在表现方面出了问题不知如何去教育等。
  (四)缺少监管,导致行为偏差,甚至触犯法律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他们在家里不听祖辈的教导,在学校思想品德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酒、吸烟、说谎、打架,喜欢进网吧、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同流合污,甚至干出轻微违法事情来,致使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感到难以控制。
  (五)监护的缺失,导致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由于父母疏于照顾,临时监护人祖父母又因年老体弱等诸多因素,无法认真行使对“留守学生”的监护,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学生”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或受到意外伤害事件不能及时补救。据报道2007年6月,漯河市召陵区某个村四个少年结伴下水而溺水身亡。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由于父母双双务工在外,是监护权的缺失才最终导致留守孩子生活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件不幸的事件,也敲响了对留守孩子安全教育的警钟。
  二、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引导的探索
  从目前情况看,留守学生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中小学校和“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如何紧密联合起来,切实有效地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尽量让他们与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成才,已经迫在眉睫。经过多年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摸索,现就如下七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档案,仔细观察,定期谈话
  在各班建立“留守学生”的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父母的工作地及工作状况、监护人家庭结构情况及联系方式等,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收集跟踪掌握相关的信息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把精力集中在“留守学生”身上,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他们的朋友群,通过观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引導,比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亲情”班集体
  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泪水。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召开“你的眼中有我吗?”的主题班会;开展“感恩行动”寄新春贺卡等活动;学校还可以建立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以示祝贺。通过这些关爱可以弥补留守学生在家庭缺少的感情,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使他们对亲情饥渴能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中得到缓解。只有这样才会拥有快乐、幸福、美好的明天。
  (三)搭建“爱心”活动平台
  开展“我与留守学生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学生和参与活动的非留守学生都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一是“走进留守学生之家”活动。每个年级有针对性地选派部分师生分类走进自立自强型、品学兼优型、孤僻内向型、品德不良型和心理脆弱型的学生家庭,与他们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让参与活动的学生零距离接触“留守学生”,与他们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同成长;二是 “留守学生到我家”活动。以年级或班为单位,确定一至两名留守学生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对象,让非留守学生中的有意者有条件者提出“我与留守学生手拉手”活动的主要想法,然后由班委会确定留守学生到哪些学生家中去度周末。一位留守学生在活动后的座谈会中这样说:“今天的活动让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不体谅父母,我今后一定要多做家务,一定勤奋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四)结对帮教,真情放送
  由于留守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各行政村的学生按就近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不过这种方法要慎重使用,学校要随时跟踪、调查,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制止。同时,发挥学校、老师和班委会作用,对一些家庭确实困难的“留守学生”进行帮助,协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心。
  (五)多方联手,发挥职能,重点突破
  在留守学生中,有些情况比较严重:如逃学,迷恋上网,早恋,深夜外出,与老师、临时监护人对立等现象。遇到此情况学校可以召开专题会议,从学生的心理问题着手,逐个分析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班主任、学校领导进行集体家访,与代理监护人一起共同商讨教育措施;找问题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另外,对一些未成年在校学生上网问题,学校要联合公安、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加强对网吧管理,要求执行有关网吧管理规定,凭身份证实名上网。同时,加强对该学生的教育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点明上网对身心和学习的危害性,通过多方教育让孩子改正过来,向好的方面发展。
  (六)常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有些学生爱面子观念强,心里的“疙瘩”不敢当面对老师讲,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可通过这一渠道向老师倾诉。这样老师就可以倾听到学生发自心底的心声,此时学校要委派专人负责给学生回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排除,从而放下思想包袱把学习搞好。
  (七)营造温馨的家,让温暖延续
  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的学生提供便利。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减少留守学生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同时也解决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放心孩子到学校寄宿,让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爱,健康成长。
  当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也不能把这三者严格地分开对待,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学生生活关爱、教育关爱、心理关爱、道德关爱、安全关爱,点亮学生的心灯,为留守学生生命成长润色,尽力打造一片爱的天空,只有这样留守学生才能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共享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
  [2] 楊志平,张金刚成功班主任的45个教育细节.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通过几分钟的视频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教学形式有了巨大的改变。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教学,微课成为网络信息时代衍生而出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微课以其不受地域、时间限制、趣味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广受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形式  近几年,网络的兴起使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微课教学应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明确指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技能的目的是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描述事物,与人交往,促进交流和表达情感、观点、意见。但是,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以及学生并未真正地把口语教学摆在它应有的位置上。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影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
【摘要】语文,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有人说,语文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但是,不管怎么创新,我们都不能丢掉语文的本质,听、说、读、写。语言是文本的核心,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我们必须把语言实践植入教学内容里面,从文本中挖掘语言训练点,使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有效训练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教师;文本;语言训练;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
【摘要】当今网络时代,中小学德育面临着新课题。网上信息多元化,内容良莠不齐,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德育工作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更新德育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二是优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德育环境 ,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化系统;三是建立健康安全的德育信息资源库;四是巧借网络平台,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创设网络时代的德育新模式。  【关键词】
【摘要】新课改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手段,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就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摘要】合作學习组织模式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合作学习组织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问题;实施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参与者的合作互动为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学理论体系。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本报综合消息 2016年12月25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省作家协会与省教育研究院承办的“童心诗说2016广东小学生诗歌节音乐诗会暨本届诗歌节”颁奖礼在广州培正中学举行。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范英妍,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许永波,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诗歌节终审评委谢有顺,《诗歌与人》杂志主编、诗歌节终审评委黄礼孩,南方日报社编委陈志等出席了颁
2016年12月26日,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动员会在广州召开。时任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蓝佛安主持会议。省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組有关成员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教育、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朱小丹指出,“十二五”以来,全省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抓手,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教育布局结构,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提高教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中培育积极向上的正气?回顾这个学年,我切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教育方法的艺术来保证养成教育的落实,具体我做到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养成教育的内需  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时,我们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要帮助学生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许多小学生谈到写作文就生怕,写出来的文章大多存在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有创意的表达,语言含混不流畅等毛病。因此,语文教师都存在着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困惑。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作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佳作导向,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