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有人说,语文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但是,不管怎么创新,我们都不能丢掉语文的本质,听、说、读、写。语言是文本的核心,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我们必须把语言实践植入教学内容里面,从文本中挖掘语言训练点,使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有效训练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教师;文本;语言训练;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应怎样进行语言实践呢?
一、紧扣重点生字词,挖掘语言训练点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和理解能力上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字词这一语文基础训练,并把它放在首要位置。
《搭石》这篇文章第四小节描述了人们面对面对搭石时互相谦让的情景。课堂上,我们可以問学生:“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回答:“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时候可以让学生紧紧抓住一个“伏”字进行理解,先理解字义,再出示字理图,同时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这样,学生们既明白了字的意思,又体会到了家乡人的可贵品质,还学会了运用这个字,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创设课文情境,挖掘语言训练点
学生阅读文本,若能潜心其中,沉浸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就容易想主人公所想,急主人公所急,也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课文写了北京人过春节是热闹、喜庆的场面。学生由于大部分不是北京人,因此都不能入情入境地去体会当地的风俗民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展开想象,接着用课件出示北京春节的一幅幅画面,如:北京人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北京人逛庙会;北京人闹元宵、小孩子吃杂拌儿等等。接着播放一首老北京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再让学生抓住“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一重点句,逐步把学生带进这个红火热闹的场面,学生整堂课讨论积极,入情入境,特别是谈到小孩子逛庙会这一部分,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相似的经历与同学分享。
三、根据特殊的标点符号,挖掘语言训练点
标点符号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在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等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我们在解读课文时,往往会忽视课文中的标点,其实有时候正是这些小小的标点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上多思多想,有感情地朗读,不能只局限地将情感投入在语句上,标点的处理也很关键。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和双引号,我们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品读、交流,很快他们就会能体会到省略号有些表示话未说完,有些表示語意未尽,还有的表示列举的省略。文中有些双引号与平时用的不同,有些表示特定的称谓,有些表示特殊含义。教师如果能根据文中特殊标点挖掘语言的训练点,学生就能从对标点符号的关注中明白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收到此处无文胜有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四、寻找课文内容的空白点,挖掘语言训练点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家之作,这些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语文课上,找到这样的“空白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就可以就能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如 课文《盘古开天地》中,“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教学这段话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感悟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然后就文本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回答积极踊跃,使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开展。
五、结合生活感悟,挖掘语言训练点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只有走进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在生活中积累一定的材料,才能畅说生活和生活感悟,作文时才能水到渠成。经验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生活,学生容易下笔、容易吐真情、容易正文风。在六年级的一堂作文课写一件自我保护的事情。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自己遇到、听到或是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讨论积极热烈,还能说出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这样,整堂课贯穿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为后面的写埋下了伏笔。
六、注重实地练笔,挖掘语言训练点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还是写。因此,平时我都很注重学生的仿写和续写训练。
在讲授《匆匆》一课时,由于文章比较抽象,学生课堂表现不是很理想。我让学生仿照文中的比喻句也描绘一下过去的日子。学生表现很不积极,提问了几个学生不是比喻不恰当就是答不出来。后来,我把这练习布置成课后作业,得到的结果却是让我眼前一亮,学生仿句本上的比喻精妙,比口头表达的效果好多了。因为仿写比口头表达多了仔细比较,推敲,揣摩,斟酌的过程。自此,我在课上总是尽量在口头表达之后留给学生一点时间去“创作”。
学完《凡卡》这篇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和交流已经基本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小练笔:续写《凡卡》的故事,利用课余时间展示了学生续写的优秀作品,这样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那么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文本则是这棵树扎根的沃土。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植根于文本这方沃土,用足、用好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扎实有效地开展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言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春梅,金坤荣.努力挖掘文本语言的实践点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语文教育期待阅读的回归.中国教育报,2010.11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教师;文本;语言训练;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应怎样进行语言实践呢?
一、紧扣重点生字词,挖掘语言训练点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和理解能力上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字词这一语文基础训练,并把它放在首要位置。
《搭石》这篇文章第四小节描述了人们面对面对搭石时互相谦让的情景。课堂上,我们可以問学生:“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回答:“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时候可以让学生紧紧抓住一个“伏”字进行理解,先理解字义,再出示字理图,同时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这样,学生们既明白了字的意思,又体会到了家乡人的可贵品质,还学会了运用这个字,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创设课文情境,挖掘语言训练点
学生阅读文本,若能潜心其中,沉浸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就容易想主人公所想,急主人公所急,也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课文写了北京人过春节是热闹、喜庆的场面。学生由于大部分不是北京人,因此都不能入情入境地去体会当地的风俗民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展开想象,接着用课件出示北京春节的一幅幅画面,如:北京人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北京人逛庙会;北京人闹元宵、小孩子吃杂拌儿等等。接着播放一首老北京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再让学生抓住“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一重点句,逐步把学生带进这个红火热闹的场面,学生整堂课讨论积极,入情入境,特别是谈到小孩子逛庙会这一部分,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相似的经历与同学分享。
三、根据特殊的标点符号,挖掘语言训练点
标点符号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在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等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我们在解读课文时,往往会忽视课文中的标点,其实有时候正是这些小小的标点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上多思多想,有感情地朗读,不能只局限地将情感投入在语句上,标点的处理也很关键。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和双引号,我们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品读、交流,很快他们就会能体会到省略号有些表示话未说完,有些表示語意未尽,还有的表示列举的省略。文中有些双引号与平时用的不同,有些表示特定的称谓,有些表示特殊含义。教师如果能根据文中特殊标点挖掘语言的训练点,学生就能从对标点符号的关注中明白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收到此处无文胜有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四、寻找课文内容的空白点,挖掘语言训练点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家之作,这些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语文课上,找到这样的“空白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就可以就能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如 课文《盘古开天地》中,“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教学这段话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感悟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然后就文本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回答积极踊跃,使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开展。
五、结合生活感悟,挖掘语言训练点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只有走进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在生活中积累一定的材料,才能畅说生活和生活感悟,作文时才能水到渠成。经验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生活,学生容易下笔、容易吐真情、容易正文风。在六年级的一堂作文课写一件自我保护的事情。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自己遇到、听到或是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讨论积极热烈,还能说出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这样,整堂课贯穿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为后面的写埋下了伏笔。
六、注重实地练笔,挖掘语言训练点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还是写。因此,平时我都很注重学生的仿写和续写训练。
在讲授《匆匆》一课时,由于文章比较抽象,学生课堂表现不是很理想。我让学生仿照文中的比喻句也描绘一下过去的日子。学生表现很不积极,提问了几个学生不是比喻不恰当就是答不出来。后来,我把这练习布置成课后作业,得到的结果却是让我眼前一亮,学生仿句本上的比喻精妙,比口头表达的效果好多了。因为仿写比口头表达多了仔细比较,推敲,揣摩,斟酌的过程。自此,我在课上总是尽量在口头表达之后留给学生一点时间去“创作”。
学完《凡卡》这篇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和交流已经基本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小练笔:续写《凡卡》的故事,利用课余时间展示了学生续写的优秀作品,这样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那么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文本则是这棵树扎根的沃土。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植根于文本这方沃土,用足、用好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扎实有效地开展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言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春梅,金坤荣.努力挖掘文本语言的实践点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语文教育期待阅读的回归.中国教育报,2010.11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