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并且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的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与概念,发展学生的全面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76-0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知识教学的引导者和解惑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任务,动手操作应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项目与环节,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操作交流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热点。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
对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空间,从而真正体现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特异性、个体性、主动性的成长。
1.创建动手操作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计划性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乐趣,尊重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小学数学的目标之一[1]。没有兴趣的小学数学课堂必然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想要上好每一个节课,就必须有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学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探索。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的《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当中,因为小学生对于加减法本身的认知程度可能并不高,尤其是农村小学,这些学生启蒙教育比较差,相对于城市小学的学生而言,对加减法的认识更是浅薄,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理论性教学,不仅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论性知识内容理解较差,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因为枯燥的教学而失去对数学这门课的兴趣。对此,便可以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几块纸片,每块纸片代表“1”,然后通过纸片放在一起和分开的方式进行1至5与加减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摆放纸片来展现相应的数字,并通过加入纸片和拿开纸片来计算加减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优化抽象知识的教学,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建教学情境,优化学生动作操作积极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措施之一,学生普遍具备好动、好奇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是较为抽象、枯燥的,想要让学生掌握时机的数学知识,就必须掌握学生自身的行为特点[2]。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他们的积极性爱好广泛、好奇心旺盛,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方式[3]。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的需求与教学具体内容,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圆的认识”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更好的认识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教师不要做示范,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出圆圈。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可能不具备每一位学生都有圆规,所以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圆形的物体画圆,例如水瓶盖子、硬币等,在学生画出圆之后,教师首先需要给予肯定的鼓励,然后便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每个人都画出同一个圆?”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励学生投入到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尝试和讨论之后,最终发现可以只能够借助圆规或相同圆形物体才能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学习成果是通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得来的,不仅学会了圆的绘画方式,还能够掌握圆规绘画圆的原理以及圆的大小等知识点,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借助课外生活,拓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是理科,即来源于生活也能够改变生活[4]。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在课堂中,也应当在课堂外。例如,在学生学习“米、分米、厘米”的长度概念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借助合理的长度来测量周边物体的长度,测量家中的桌子、筷子、床等,先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测该物体有多长,记录下自己猜测的长度,然后动手测量,再对比自己猜测与测量的结果之间相差多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当中蝴蝶数据,从而显著提升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理解与掌握,促使学生在生活当中有目的性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从而提升对数学的理解以及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假设教师没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教导出来的学生必然不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很难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学生借助動手操作,不仅可以对图形的变化等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抽象理念的掌握程度,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摭谈[J].才智,2015,13(20):172-172.
[2]蔡学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17):19-19.
[3]吴亮,田建波,邢小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性[J].读写算:教研版,2014,11(22):97-98.
[4]石青君.在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5,15(12):76-76.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76-0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知识教学的引导者和解惑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任务,动手操作应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项目与环节,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操作交流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热点。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
对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空间,从而真正体现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特异性、个体性、主动性的成长。
1.创建动手操作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计划性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乐趣,尊重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小学数学的目标之一[1]。没有兴趣的小学数学课堂必然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想要上好每一个节课,就必须有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学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探索。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的《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当中,因为小学生对于加减法本身的认知程度可能并不高,尤其是农村小学,这些学生启蒙教育比较差,相对于城市小学的学生而言,对加减法的认识更是浅薄,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理论性教学,不仅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论性知识内容理解较差,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因为枯燥的教学而失去对数学这门课的兴趣。对此,便可以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几块纸片,每块纸片代表“1”,然后通过纸片放在一起和分开的方式进行1至5与加减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摆放纸片来展现相应的数字,并通过加入纸片和拿开纸片来计算加减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优化抽象知识的教学,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建教学情境,优化学生动作操作积极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措施之一,学生普遍具备好动、好奇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是较为抽象、枯燥的,想要让学生掌握时机的数学知识,就必须掌握学生自身的行为特点[2]。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他们的积极性爱好广泛、好奇心旺盛,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方式[3]。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的需求与教学具体内容,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圆的认识”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更好的认识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教师不要做示范,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出圆圈。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可能不具备每一位学生都有圆规,所以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圆形的物体画圆,例如水瓶盖子、硬币等,在学生画出圆之后,教师首先需要给予肯定的鼓励,然后便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每个人都画出同一个圆?”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励学生投入到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尝试和讨论之后,最终发现可以只能够借助圆规或相同圆形物体才能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学习成果是通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得来的,不仅学会了圆的绘画方式,还能够掌握圆规绘画圆的原理以及圆的大小等知识点,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借助课外生活,拓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是理科,即来源于生活也能够改变生活[4]。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在课堂中,也应当在课堂外。例如,在学生学习“米、分米、厘米”的长度概念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借助合理的长度来测量周边物体的长度,测量家中的桌子、筷子、床等,先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测该物体有多长,记录下自己猜测的长度,然后动手测量,再对比自己猜测与测量的结果之间相差多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当中蝴蝶数据,从而显著提升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理解与掌握,促使学生在生活当中有目的性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从而提升对数学的理解以及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假设教师没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教导出来的学生必然不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很难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学生借助動手操作,不仅可以对图形的变化等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抽象理念的掌握程度,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摭谈[J].才智,2015,13(20):172-172.
[2]蔡学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17):19-19.
[3]吴亮,田建波,邢小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性[J].读写算:教研版,2014,11(22):97-98.
[4]石青君.在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5,15(12):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