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将各种写作知识灌输给学生,包括如何有序写作、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统编本教材要求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还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在习作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教师要设计有效写作形式,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整理各种信息,提出自己的质疑,寻找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结点,这样能让学生展开高阶阅读,促使其思维获得理性发展,实现阅读、写作、思维能力的综合提高,同时符合统编本教材的要求。
一、非连续性文本,转述信息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创作,但是忽略了实用性比较强的非连续性文本。然而,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简略、信息量大,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结合非连续性文本展开创意写作,先阅读此类文本,思考如何从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然后再用连续性文本转述这些信息。这样读、写、思结合,能促使学生提升信息搜索和转述的能力。
在阅读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搜索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表格。教师提问:“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你能否用表格列出各种长度单位,标注上它们的大小?”学生发现从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能获得相关的信息,再通过上网搜索的方法了解其他的长度单位,将它们的大小列入表格中。教師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列出表格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发现了以下内容:“写表格的话能清楚地看到长度单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还能看到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搜索信息:“文章中还有哪些信息能转化成表格呢?”学生提出:“纳米技术能用在很多地方,我觉得这也可以列一个表格。”此后教师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一些和科学技术有关的图表,尝试从图表中获得信息,然后将其转述成文字。如有学生围绕某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生存时间的表格,提取出相关的内容,将其转化成了文字。
复述是常见的语文阅读活动,统编本教材要求学生能运用复述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然而简单的复述只能强化记忆,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教师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学生展开转述的写作活动,不仅活动形式更新颖,还能促使学生搜索信息,思考如何整理信息,用另一种形式复述,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二、设计任务活动,问题引领
统编本教材要求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但是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研究,在阅读中,学生常常只接受了10%的信息,如果要让学生记住更多的信息,就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某些阅读任务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小论文的创作。这样能促使学生调动阅读经验,合理组织文字,促使学生形成长期记忆。这样的活动有读写结合的作用,能让阅读和写作效率都有所提高。
在指导学生阅读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的时候,教师设计阅读任务,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记录下来。首先设计主问题:“《将相和》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物形象呢?”鼓励学生结合该人物展开阅读,尝试提出更多的问题。“要解决阅读任务,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呢?从哪些方面能了解人物形象呢?”学生在此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提出了探究任务:“要在阅读中了解一下主人公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还要了解一下作者用何种手法展开细节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学生便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展开阅读,从文章中获取信息,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获得的答案整理出来,写成文章。有学生便创作了《廉颇、蔺相如,性格大不同》一文,提出观点,认为廉颇更外向,敢爱敢恨,而蔺相如则更为内敛,遇事沉稳、老练。结合创意写作,学生很好地完成了阅读任务,了解了作品的人物形象。
设计任务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构筑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更能用高效的问题促使学生关注重点,调动好奇心。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读写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也向高水平发展。
三、识别疑难信息,个性诠释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不够深入,理解趋于表面化。要促使学生展开高阶阅读,教师就要引导其理解文章中的疑难信息,对其进行个性化诠释,并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述出来。在这样的创意写作活动中,学生关注了疑难信息,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感悟。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抓住文章中的疑难信息加以分析,在写作中结合这些问题展开个性化阐述。“大家阅读一下文章的首句,作者提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看到这样的文字,你猜想后续会写什么呢?”学生指出:“我觉得会写圆明园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毁灭的,它的毁灭造成了哪些具体的损失。”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学生提出:“文章介绍了圆明园原本的样子,然后又写了它毁灭的过程。”“为何要写原来的样子呢?又为何没有具体写圆明园毁灭后的状态呢?”这促使学生探究作者如何选材,如何展现文章的主旨。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这些疑难问题展开思考,写下个性化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写了圆明园原来的样子,后面又写圆明园完全毁灭,那么自然让人知道毁灭了什么。作者越是详细地描述圆明园原来的美,就越能让读者认识到它的毁灭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结合创意读写的方法,学生会自主关注作品中的关键信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会深入下去,通过搜索资料、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诠释。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欲望得以提升,能逐步进入高阶阅读的状态。
四、尝试质疑作者,主题探究
在高阶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大胆质疑,找出自己认为错误的地方,然后围绕相关的主题展开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会读到更多的内容,整合各种信息,对比作者的观点,看看其观点是否正确。最后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创作,写下自己的探究收获。
教学五年级上册《松鼠》时,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这篇文章展开写作,尝试围绕如何写好说明文这个主题展开探究。“你觉得这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吗?你认为作者还有哪些写得不足的地方呢?尝试写下自己的想法。”学生要更好地展开质疑,首先就要了解说明文是什么样子的,在主题探究中他们搜索相关信息,认识到说明文要客观地描述事物的特性。结合这些探究发现,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一开始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里‘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都是表现人主观情绪的句子,这样写是不是和说明文的特点不相符合呢?而且,文章后面的内容主要介绍的是松鼠的外貌和习性,很少有内容提到它们如何乖巧、讨人喜欢。尤其是‘要是被人家惹恼了,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会让读者感觉松鼠不那么讨人喜欢。”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作者提出了质疑,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化认知。
在主题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表述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收获各种不同的信息,还要引导学生整理各种资料,并对比原文作者的观点,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拟写大纲,写下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创意写作活动将阅读、写作、思考整合在一起,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展开高阶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是否具有系统性,是否能合理搜索信息,整合信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展开创意写作活动,能促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获得更多的收获,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力学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一、非连续性文本,转述信息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创作,但是忽略了实用性比较强的非连续性文本。然而,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简略、信息量大,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结合非连续性文本展开创意写作,先阅读此类文本,思考如何从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然后再用连续性文本转述这些信息。这样读、写、思结合,能促使学生提升信息搜索和转述的能力。
在阅读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搜索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表格。教师提问:“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你能否用表格列出各种长度单位,标注上它们的大小?”学生发现从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能获得相关的信息,再通过上网搜索的方法了解其他的长度单位,将它们的大小列入表格中。教師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列出表格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发现了以下内容:“写表格的话能清楚地看到长度单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还能看到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搜索信息:“文章中还有哪些信息能转化成表格呢?”学生提出:“纳米技术能用在很多地方,我觉得这也可以列一个表格。”此后教师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一些和科学技术有关的图表,尝试从图表中获得信息,然后将其转述成文字。如有学生围绕某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生存时间的表格,提取出相关的内容,将其转化成了文字。
复述是常见的语文阅读活动,统编本教材要求学生能运用复述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然而简单的复述只能强化记忆,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教师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学生展开转述的写作活动,不仅活动形式更新颖,还能促使学生搜索信息,思考如何整理信息,用另一种形式复述,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二、设计任务活动,问题引领
统编本教材要求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但是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研究,在阅读中,学生常常只接受了10%的信息,如果要让学生记住更多的信息,就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某些阅读任务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小论文的创作。这样能促使学生调动阅读经验,合理组织文字,促使学生形成长期记忆。这样的活动有读写结合的作用,能让阅读和写作效率都有所提高。
在指导学生阅读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的时候,教师设计阅读任务,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记录下来。首先设计主问题:“《将相和》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物形象呢?”鼓励学生结合该人物展开阅读,尝试提出更多的问题。“要解决阅读任务,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呢?从哪些方面能了解人物形象呢?”学生在此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提出了探究任务:“要在阅读中了解一下主人公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还要了解一下作者用何种手法展开细节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学生便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展开阅读,从文章中获取信息,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获得的答案整理出来,写成文章。有学生便创作了《廉颇、蔺相如,性格大不同》一文,提出观点,认为廉颇更外向,敢爱敢恨,而蔺相如则更为内敛,遇事沉稳、老练。结合创意写作,学生很好地完成了阅读任务,了解了作品的人物形象。
设计任务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构筑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更能用高效的问题促使学生关注重点,调动好奇心。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读写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也向高水平发展。
三、识别疑难信息,个性诠释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不够深入,理解趋于表面化。要促使学生展开高阶阅读,教师就要引导其理解文章中的疑难信息,对其进行个性化诠释,并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述出来。在这样的创意写作活动中,学生关注了疑难信息,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感悟。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抓住文章中的疑难信息加以分析,在写作中结合这些问题展开个性化阐述。“大家阅读一下文章的首句,作者提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看到这样的文字,你猜想后续会写什么呢?”学生指出:“我觉得会写圆明园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毁灭的,它的毁灭造成了哪些具体的损失。”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学生提出:“文章介绍了圆明园原本的样子,然后又写了它毁灭的过程。”“为何要写原来的样子呢?又为何没有具体写圆明园毁灭后的状态呢?”这促使学生探究作者如何选材,如何展现文章的主旨。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这些疑难问题展开思考,写下个性化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写了圆明园原来的样子,后面又写圆明园完全毁灭,那么自然让人知道毁灭了什么。作者越是详细地描述圆明园原来的美,就越能让读者认识到它的毁灭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结合创意读写的方法,学生会自主关注作品中的关键信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会深入下去,通过搜索资料、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诠释。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欲望得以提升,能逐步进入高阶阅读的状态。
四、尝试质疑作者,主题探究
在高阶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大胆质疑,找出自己认为错误的地方,然后围绕相关的主题展开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会读到更多的内容,整合各种信息,对比作者的观点,看看其观点是否正确。最后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创作,写下自己的探究收获。
教学五年级上册《松鼠》时,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这篇文章展开写作,尝试围绕如何写好说明文这个主题展开探究。“你觉得这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吗?你认为作者还有哪些写得不足的地方呢?尝试写下自己的想法。”学生要更好地展开质疑,首先就要了解说明文是什么样子的,在主题探究中他们搜索相关信息,认识到说明文要客观地描述事物的特性。结合这些探究发现,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一开始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里‘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都是表现人主观情绪的句子,这样写是不是和说明文的特点不相符合呢?而且,文章后面的内容主要介绍的是松鼠的外貌和习性,很少有内容提到它们如何乖巧、讨人喜欢。尤其是‘要是被人家惹恼了,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会让读者感觉松鼠不那么讨人喜欢。”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作者提出了质疑,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化认知。
在主题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表述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收获各种不同的信息,还要引导学生整理各种资料,并对比原文作者的观点,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拟写大纲,写下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创意写作活动将阅读、写作、思考整合在一起,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展开高阶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是否具有系统性,是否能合理搜索信息,整合信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展开创意写作活动,能促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获得更多的收获,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力学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