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知识也具有综合性,那么对于语文的学习也要求运用综合性的学习方法,要求学习方法、手段、技巧多样性、丰富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综合性学习方法,提升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 方法
语文本身就有综合性。它与工具性、人文性一样,应是语文的基本特点。没有综合,就没有语文。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存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综合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具有综合性,综合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有以下原因:语文知识本身就综合了语言、文字、逻辑、修辞、文学、阅读、写作等多种内容。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它综合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各方面的知识,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综合学习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具体表现为:一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学习目标的综合;二是听、说、读、写相关知识及能力等学习内容的综合;三是包括自评、他评、互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各种评价方式的综合。只要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语文学习,都应属于综合性学习范畴。作为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只要有以上要素的加入,都应是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体现。语文的综合性、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决定了在语文学习的任何学习过程中时时都要综合性地学习。没有综合,语文学习就会陷入片面。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应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应尽可能地存现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与“自主、合作、探究”一样,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在写作教学,或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都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有所获?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情趣一旦被吸引,才能自主进入文本的解读和作者的心灵碰撞,产生共鸣。主动从课文的研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二、构建适合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实现教学主体化
学习是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解放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研究,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应由依赖教师到依靠教师,由独立学习到对学习有所独创;老师由保姆式到师傅式,再到导师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水平,增强学习能力。
三、教师应适度介入,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
尽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但在如何确定研究的方向、如何选题,如何把握课题研究的尺度、进度、深度等等,必须适度地介入。一是指导方法,让教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一般写法,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等。二是正确引导。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巧妙引导、鼓励指导,帮助他们构建研究体系。三是适度指导。对学进行有效、适度的指导,而不是大包大揽,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四是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更有利于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人格建立和发展。
四、建立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估体系
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的评估体系,这将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可以通过这些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知识整理与综合的能力,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的能力。评价应针对学生实际,简明、直观、公正,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完善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总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也是语文综合性活动的主人。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培养自主探究學习和创新的品格,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肥西农兴中学 231201)
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 方法
语文本身就有综合性。它与工具性、人文性一样,应是语文的基本特点。没有综合,就没有语文。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存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综合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具有综合性,综合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有以下原因:语文知识本身就综合了语言、文字、逻辑、修辞、文学、阅读、写作等多种内容。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它综合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各方面的知识,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综合学习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具体表现为:一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学习目标的综合;二是听、说、读、写相关知识及能力等学习内容的综合;三是包括自评、他评、互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各种评价方式的综合。只要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语文学习,都应属于综合性学习范畴。作为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只要有以上要素的加入,都应是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体现。语文的综合性、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决定了在语文学习的任何学习过程中时时都要综合性地学习。没有综合,语文学习就会陷入片面。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应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应尽可能地存现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与“自主、合作、探究”一样,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在写作教学,或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都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有所获?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情趣一旦被吸引,才能自主进入文本的解读和作者的心灵碰撞,产生共鸣。主动从课文的研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二、构建适合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实现教学主体化
学习是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解放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研究,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应由依赖教师到依靠教师,由独立学习到对学习有所独创;老师由保姆式到师傅式,再到导师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水平,增强学习能力。
三、教师应适度介入,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
尽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但在如何确定研究的方向、如何选题,如何把握课题研究的尺度、进度、深度等等,必须适度地介入。一是指导方法,让教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一般写法,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等。二是正确引导。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巧妙引导、鼓励指导,帮助他们构建研究体系。三是适度指导。对学进行有效、适度的指导,而不是大包大揽,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四是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更有利于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人格建立和发展。
四、建立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估体系
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的评估体系,这将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可以通过这些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知识整理与综合的能力,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的能力。评价应针对学生实际,简明、直观、公正,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完善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总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也是语文综合性活动的主人。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培养自主探究學习和创新的品格,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肥西农兴中学 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