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改,不少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觉得书越来越难教了,历史史实与学生诸多实际相距甚远。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务必要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确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新理念。为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务必要在精心备课方面下一番苦功。
一、初中历史生本教育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生活即教育”,生本教育备课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生活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去挖掘,为此,教师备课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趣味。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比如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单元内容时,可以联系发生在学生所生活的城市、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家乡的昨天与今天,使学生真切地感到,家乡的变化就是祖国变化的缩影。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历史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外,还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我所用,突破原有独立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历史教学中的挂图运用,可以利用地理知识,在教学新航路开辟内容时,可以抛出一个话题:哥伦布为什么坚信向西航行仍然能到达东方这一观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一基本的地理事实。
3.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学的起点、接受新知的快慢等等。生本教育的备课,应该在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的情况下,制订符合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案。这样的备课才能保证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提高课堂实效。在教学历史知识时,一旦遇到需要记忆较多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把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予相应的背诵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将记忆内容分层要求,容易记忆的基础知识,如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时间,必须让学生第一时间记牢记准确;对于跨度较大较散的知识,则先教会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进行记忆,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历史生本教育备课的一般策略
针对生本教育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本教育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换位思考,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生本教育备课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策略。
1.预设性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可能达到的程度有一个预期的展望,并将这种预期的展望通过假设的情况蕴涵在教案中,使教师能够随时把握和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教师的备课、上课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土地改革》时,教师可以先抛出这样的话题: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是哪一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一体制的实行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呢?学生们利用身边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教师以此为契机,话锋一转,立刻引出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改革,学生们势必还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这样进行新课学习学生就有了积极性,也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开放性策略
开放性策略,首先指教师的思想开放。教师从教育理念、课堂活动安排到与学生的互动,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其次,教师备课应该加强备课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教师备课时应该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单干,转变为教师之间,尤其是备课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充分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再次,打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开放通道。生本教育下备课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提出的一些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设计进教案中来。例如,在进行“新中国的外交”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历史纪实大家谈”这样一个活动:教师先将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脉络作一说明之后,让学生自己搜集具体外交活动资料,确定各小组搜集资料的主题,以“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形式充分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历史,为学生了解和探索历史营造出另一种学习情境。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初中历史生本教育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生活即教育”,生本教育备课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生活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去挖掘,为此,教师备课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趣味。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比如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单元内容时,可以联系发生在学生所生活的城市、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家乡的昨天与今天,使学生真切地感到,家乡的变化就是祖国变化的缩影。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历史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外,还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我所用,突破原有独立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历史教学中的挂图运用,可以利用地理知识,在教学新航路开辟内容时,可以抛出一个话题:哥伦布为什么坚信向西航行仍然能到达东方这一观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一基本的地理事实。
3.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学的起点、接受新知的快慢等等。生本教育的备课,应该在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的情况下,制订符合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案。这样的备课才能保证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提高课堂实效。在教学历史知识时,一旦遇到需要记忆较多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把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予相应的背诵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将记忆内容分层要求,容易记忆的基础知识,如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时间,必须让学生第一时间记牢记准确;对于跨度较大较散的知识,则先教会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进行记忆,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历史生本教育备课的一般策略
针对生本教育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本教育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换位思考,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生本教育备课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策略。
1.预设性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可能达到的程度有一个预期的展望,并将这种预期的展望通过假设的情况蕴涵在教案中,使教师能够随时把握和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教师的备课、上课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土地改革》时,教师可以先抛出这样的话题: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是哪一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一体制的实行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呢?学生们利用身边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教师以此为契机,话锋一转,立刻引出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改革,学生们势必还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这样进行新课学习学生就有了积极性,也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开放性策略
开放性策略,首先指教师的思想开放。教师从教育理念、课堂活动安排到与学生的互动,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其次,教师备课应该加强备课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教师备课时应该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单干,转变为教师之间,尤其是备课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充分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再次,打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开放通道。生本教育下备课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提出的一些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设计进教案中来。例如,在进行“新中国的外交”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历史纪实大家谈”这样一个活动:教师先将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脉络作一说明之后,让学生自己搜集具体外交活动资料,确定各小组搜集资料的主题,以“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形式充分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历史,为学生了解和探索历史营造出另一种学习情境。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