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考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高考命题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大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和力度,试卷中旨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强调知识更新,打破了中学课本的“绝对权威”,试题设计和答案拟定不再拘泥于教材,无论史实的表述还是观点的分析,都力求更科学;三是反映学科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和内部联系,即侧重于对知识结构、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考查,尤其注重体现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相关性比较强的重点内容的考查,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更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定势。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定势
  1.变换历史思维的角度。
  学生在从常识性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之后,尝试着从其它角度去思考,既体现事物的多元性又体现了思维的多维性。在教学中,尝试换角度去思考。在讲“隋朝大运河”一课时,一般常规思维会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分析。一是它的开凿是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的结果,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它的开凿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为此乘机勒索百姓,民怨沸腾,而且炀帝为此河也极尽奢华,确是其政治腐败的表现。但我们还可以反问学生:这样一条跨六省五大水系的人工河是不是需要花费巨额财力、物力?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又问学生:如果隋朝经济不繁荣,一贫如洗,是否可以修成这样一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呢?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原来隋朝运河的开凿反过来又正是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明证。
  再如:我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对殖民主义的深恶痛绝可以理解,是从正面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无可厚非。但深恶痛绝绝不能代表对殖民主义的完全评价,充其量只能算一方面而已,此时我们又可以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如果殖民主义者没有强大的实力,它能轻易征服其他地区吗?学生否定回答后,再问学生,那么强大的实力表现是什么?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强大的实力表现往往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人文观念等。然后又提问学生:这种先进进攻落后,以强攻弱,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学生此时恍然大悟:殖民主义可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等等,也破坏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具有建设性作用。原来殖民主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这个从反面得到的十分宝贵的结论,进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当然,殖民主义者对殖民者来说,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市场甚至劳动力,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一结论又是从另一角度思考得来的。另外我还给学生举美中关系的例子来说明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历史的换位思考。
  即对历史事件正反两方面所具有的历史特质全部或部分地换过来,然后再进行归纳推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符合思维的可变换性特征。就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其一是根本原因如书中所说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所致,为加深印象,促进理解,我们可以设问:如果南北双方换位过来,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方是否能容许北方黑人奴隶制度存在呢?让学生思考、对比,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原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劳动力。其二是北方取胜的原因主要是北方实力的强大及广大人民的支持。为强调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我们仍可设问:如北弱南强,结果还会是北方获取胜利吗?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开始议论纷纷,但慢慢地会达到共识:情况可能会复杂些,但最终得胜的仍然将是北方。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16世纪以来的历史潮流,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的。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如此两次换位思考后,学生自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北方的取胜也是必然的。
  3.历史的发散性逆向思考。
  历史思维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所谓发散性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逆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加强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着重理解和分析,加深印象。如我在讲淝水之战时,先交给学生淝水之战的结果:前秦失败,北方重新陷入分裂之中。复习时,要求学生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学生充分思考后,再给出几道供选择的答案:①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尚未出现民族融合趋势,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②前秦发动战争违背历史潮流。③前秦军队不得人心。④黄河流域处于分裂状态,前秦不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对此四项结论,学生很快可以排除④,因为4世纪中期,前秦已经统一北方。对于①、③两项,很多同学可以选对。但对②项,很多同学概念模糊,犹豫不定。这项不能选,原因很简单:淝水之战是长期分裂之中的统一战争,符合人民愿望,符合历史潮流。但,符合潮流的统一战争的主动者并不一定得人心。可以为样说:统一是人民欢迎的,但由前秦来号令统一,人们不一定欢迎,特别是其军队内部。两者统一又对立,进一步明确淝水之战是一场符合潮流的战争。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特别是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初中物理教育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这就为物理教学规定了一种必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改进 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  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
摘要: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在此形势下,如何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扭转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之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一、更新旧的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
提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需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政治 教学 反思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初中《思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过分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倾向,而忽视了形式教学。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要牢牢把握好形式数学和生活数学的度,就能够避免走向极端,进而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极端化  新课改实施前,数学教学存在过分注重数学形式化的倾向。新课改实施以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强化,数学教材的编写体现
教育学是教育理论的基础学科,这样的一个学科定位,给教育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多少年来教育学教学总是“很理论(理论性强)”,对于还没有登上三尺讲台的“未来的人民教师
目的: 现已公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失控性发展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直接原因。在目前MODS还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及时有效地控制SIRS,预防MOD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颇具魅力的自然科学,因其知识点多,并且具有繁、乱、难的特点,常有“第二外语”之称。如何使职高化学课堂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是摆在每个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简要阐述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职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希望文中的论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
随着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数量的增多,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使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合理的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期刊
提要: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老年合唱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日益受到各地老年群体的热爱。本文将阐释如何组建社区老年合唱团、以及老年合唱团对繁荣社区群众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等。  关键词:老龄社会 老年文化活动 合唱 老年合唱团 和谐社会  一、老龄社会的来临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我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