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不想阅读、不会阅读历史教材的现象相当突出,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现状,笔者粗谈浅识,供同行商榷。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紧迫性
  ⒈学生不会阅读教材内容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智慧之星”。“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重要途径。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都有同感,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阅读教材,有时在阅读完教材后,竟然还是头脑一片空白,一无所知,就连一些简单的题目也是不着要领,更把握不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阅读能力是令人担忧的。
  2、学生不善阅读材料信息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观试题抑或客观题的情境化成为其显著的特点。但在试卷分析和平时作业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有不少学生做错的题目其实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和弄懂教材知识,而是由于不善于阅读材料,读不懂材料的意思,抓不住材料所提供的核心信息,分析不出材料设问的取向和角度,以致错误百出,这些不必要的失分相当可惜。有时,只要教师把材料给学生引导一遍,然后再让学生做,解答的“成功率”就会明显提高。显然,不善于阅读已经成为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学生阅读能力差的成因分析
  造成学生不会阅读、不善阅读、阅读能力差有其深刻的根源。既有教师的不作为,也有教育体制上的不合理,还有社会大背景的不良影响。
  ⒈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制约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照理说新编历史课教材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教材所引用的材料丰富翔实、图文并茂、文字生动活泼,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教材,并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历史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手段相对滞后,许多教师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一直把持着讲台,垄断着课堂,习惯于“就教材教教材”和“填鸭式”、“满堂灌”,喜欢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力每况愈下。这样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头脑、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弱化了学生的思维,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⒉考试升学压力紧张,限制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目前,由于应试教育还有较大的市场,“分数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紧张激烈的竞争气氛下,学生整天被教师和考试牵着鼻子走,在题山题海中遨游,在应试的战车上马不停蹄,没有时间和空间去阅读课外知识。无休止的作业和考试早已将学生累的身心疲惫,根本没有兴趣去阅读课外读物。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进反退。
  ⒊电视电脑媒体冲击,影响学生阅读时间分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和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学生即使有课余时间也会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电视、上网和游戏上,而且欲罢不能、欲止不住。由此也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时间,造成了学生没有习惯去阅读课外资料。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以自主学习、个体探究为前提,集体学习和思维必须以个体的学习和思考为基础,集体学习和思维的影响最终要通过个体的学习和思维起作用。而学生阅读能力偏低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的充分发挥。“文史不分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绝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教师的任务,也不是能立竿见影、简单奏效的,而是应多管齐下,循序渐进。
  ⒈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学会自学
  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课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现代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课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学历史不等于记历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人包括某些老师,错误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划划背背,而不理解学习历史的真谛----吸取历史营养,形成历史智慧。作为历史课教师要改变一直以来教师讲点点,学生划点点、背点点的弊端,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教材、领会教材、归纳教材、总结教材,在教师的引领下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阅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尝试着自主解决问题,在边阅读、边解疑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才能使阅读变成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阅读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指导阅读方法,改进学生阅读习惯
  历史课教师在鼓励学生阅读教材和其他课外资料时,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如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等。在阅读时也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其一,对照自习思考题逐段阅读,弄懂一个问题后再往下看;其二,在粗读时要注意认真浏览到每一个要点,包括课文中的小字或插图、脚注等边角料;其三,边阅读边圈点勾画,把概念和观点划出来,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或问号,等教师精讲时认真听讲或向教师提问;其四,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编写学习提纲,理清教材的脉络和线索,以及各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此外还可以使用选读法、精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多种手段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通过指导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改善和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⒊提供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仅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可供师生阅读的历史素材可谓汗牛充栋。“无史料的教学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学”,作为历史教师必须用好史料,还必须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如帮助他们选择教育性、知识性较强的读物——历史文学名著、人物传记与一些历史文化作品等读物,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学历史教学主要的使命不是教会学生历史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从历史知识中去认识、总结、归纳出对现实发展有帮助的智慧、启示、经验、教训。”作为历史课教师要有超前的胆识和勇气,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认识到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能唯分是从,整天将学生圈养在狭小的课堂内乐此不疲,而应让学生在经常性的阅读中也逐步培养了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既“服务考试”,又服务学生的人生。
  “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采用“读、写、练”一条龙竞赛等活动,并对优秀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读,而且通过读做到会写、会讲,以阅读为平台和抓手,促使学生“读、写、讲”齐步走。通过长期的磨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保靖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烧伤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38例,其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Set7在亚砷酸钠致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 Ca T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1977~2006年间先后8项大型临床试验证明,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中25%~60%可以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人生总有很多意外也许是命中注定的一件事,一个人,甚或一句话,都会改变你一生的方向所以,如果没有那次深秋的舞会,没有那个美丽端庄的金发姑娘和她的那句话,格利雅又会以什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自2004年秋季至今,小学音乐新教材已经试行五年,完成了一个周期。五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一主旋律,用好新教材,就能让音乐课堂生动起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个性化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使受教育者各得其所。新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凸现了音乐课程的特性。小学低年级即一至二年级,音乐课程名为“唱游”课,每学期四单元,每单元两
在数学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数学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做到点面兼顾,同时还要做到以点盖面,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具体问题时,这样学生的自身能力就得到升华。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方法呢?  主动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经过课堂学习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