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它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使语文课堂呈现出思维积极深刻、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的喜人场景。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注重“百花齐放”,避免“一花独放”
开放的课堂应该是对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励与唤醒。创造开放的课堂热闹气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总是那些外向开朗、乐于表达的学生,他们热情高涨,争取每次发言的机会。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主角,即使他们有话想说。当课堂话题难度稍大时,整个课堂更成了少数人的舞台。笔者以为,这种热闹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和唤醒,至多是残缺的激励和唤醒,因为这样的课堂很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的“言语霸权”地位,滋生他们自大骄傲的心理,并无形地将大多数学生拒于课堂的中心舞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点燃学生生命的灵性,目光不能只关注于“一花”、“数花”,而应面向全体,求得“百花齐放”。教育承认差异,但拒绝“选择”与“淘汰”,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的素质提高。
例如在讲授《狼》一课时,教师请三位学生出来表演“前狼”、“后狼”和“屠夫”,我发现一个平时比较内向、胆怯的学生也举了手,但举得很低。我就请他表演“后狼”,在教师的亲切鼓励下,他表演得很成功,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于以爱满天下之精神,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有的放矢”,避免“无的空放”
一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力有没有进步或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惟一目标。课堂上的热闹与活跃只能为这一目标服务,“效”是前提,“活”是表现,切不可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精心设计活动,课堂气氛不可谓不活跃,但究其实质,课堂只是流于肤浅的形式。有时,在学生受年龄、阅历等局限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应立足于教育资源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等,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如在教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教师先就韩愈和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文褒贬不一的评价请学生讨论哪一个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接着让学生对大科学家丁肇中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观点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作者所说的,毕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对现在也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良药。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创新求知精神。
这节课,教师通过“放”达到了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凭借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同化知识、运用知识,展现创意、张扬个性的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回归文本,正确定位作品的价值意义。
三、注重“适时收放”避免“只放不收”
如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体验的大门。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的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社会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因而,对文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面对这样的多元体验,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姑息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随声附和。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应该适时适当地将学生的不够正确的多元体验引入主流价值观。
在教说明文《北京故宫》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要是你身处在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宫中,会有什么感叹呢?”有个学生说:“皇帝在这皇宫中吃喝玩乐,多么舒服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指出:“皇宫凝聚着亿万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却成了皇亲国戚们挥霍享乐之地,这样的皇帝应该经受道德和历史的拷问。”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没有错,但不能由此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职能而偏离教学目标,最终还是需要将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纳入正确轨道,使他们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靠拢主流价值观,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与放任自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课堂上的开放话题,应是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渗透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价值引导应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科学求真。
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独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谐民主的教学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结构处处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面对课堂上涌现出的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去重组,促使学生进入更臻完善的课堂境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谭绍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http//www.chinese163.com/Html/Article/3789.html.
一、注重“百花齐放”,避免“一花独放”
开放的课堂应该是对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励与唤醒。创造开放的课堂热闹气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总是那些外向开朗、乐于表达的学生,他们热情高涨,争取每次发言的机会。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主角,即使他们有话想说。当课堂话题难度稍大时,整个课堂更成了少数人的舞台。笔者以为,这种热闹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和唤醒,至多是残缺的激励和唤醒,因为这样的课堂很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的“言语霸权”地位,滋生他们自大骄傲的心理,并无形地将大多数学生拒于课堂的中心舞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点燃学生生命的灵性,目光不能只关注于“一花”、“数花”,而应面向全体,求得“百花齐放”。教育承认差异,但拒绝“选择”与“淘汰”,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的素质提高。
例如在讲授《狼》一课时,教师请三位学生出来表演“前狼”、“后狼”和“屠夫”,我发现一个平时比较内向、胆怯的学生也举了手,但举得很低。我就请他表演“后狼”,在教师的亲切鼓励下,他表演得很成功,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于以爱满天下之精神,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有的放矢”,避免“无的空放”
一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力有没有进步或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惟一目标。课堂上的热闹与活跃只能为这一目标服务,“效”是前提,“活”是表现,切不可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精心设计活动,课堂气氛不可谓不活跃,但究其实质,课堂只是流于肤浅的形式。有时,在学生受年龄、阅历等局限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应立足于教育资源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等,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如在教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教师先就韩愈和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文褒贬不一的评价请学生讨论哪一个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接着让学生对大科学家丁肇中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观点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作者所说的,毕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对现在也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良药。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创新求知精神。
这节课,教师通过“放”达到了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凭借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同化知识、运用知识,展现创意、张扬个性的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回归文本,正确定位作品的价值意义。
三、注重“适时收放”避免“只放不收”
如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体验的大门。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的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社会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因而,对文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面对这样的多元体验,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姑息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随声附和。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应该适时适当地将学生的不够正确的多元体验引入主流价值观。
在教说明文《北京故宫》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要是你身处在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宫中,会有什么感叹呢?”有个学生说:“皇帝在这皇宫中吃喝玩乐,多么舒服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指出:“皇宫凝聚着亿万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却成了皇亲国戚们挥霍享乐之地,这样的皇帝应该经受道德和历史的拷问。”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没有错,但不能由此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职能而偏离教学目标,最终还是需要将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纳入正确轨道,使他们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靠拢主流价值观,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与放任自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课堂上的开放话题,应是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渗透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价值引导应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科学求真。
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独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谐民主的教学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结构处处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面对课堂上涌现出的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去重组,促使学生进入更臻完善的课堂境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谭绍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http//www.chinese163.com/Html/Article/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