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育小学生们的抽象性思维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难题的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一直是一个值得教师们去探讨研究的难题。思维得到了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才能因兴趣而热爱,敢于大胆创新,以下将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一、 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这门学科当中,就学习方法而言,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更注重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光靠死记硬背毫无意义,理解与分析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如果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多抛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话题,例如“一个6岁的小孩如果要变成8岁的小孩,那他需要经过多少年,需要多少天呢”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们对“年、月、日”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又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關,定当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得不促使他们去思考这个问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思维得到了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在数学学习当中,思维能力分为逻辑与推理能力、直觉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同一个题目当中,可能有很多个答案,这就要求学生们具有一种创新与探索精神。像“小明的班级组织学生们去进行划船活动,现在有两种类型的船只可供选择,一种是可以乘坐3人的船只,需要缴纳费用100元钱;另一种是可以乘坐5人的船只,但是需要缴纳费用200元钱,小明的班上有40人,问哪种分配方案能使花费最少”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学生对不同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能充分的考察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当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 缺少思维能力导致的问题
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便会让学生们养成思维定势,容易养成机械性的学习方法,认为每个问题只有一个固有的答案。当面对新颖而特别的数学题型时,则想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还是用原先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能力就大打折扣。例如“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同时组织学生去距学校3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一班先出发,每小时走5千米,二班比一班晚2小时出发,每小时走8千米,问需要多长时间二班才能追上一班”这一道例题,它与“一列火车和一列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题的解题思路应该是相同的,而没有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生则难以应对这个变化。
三、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 结合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抽象的、复杂的,学生可能由于年龄较小,平时在生活当中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数学在他心中留下了恐惧的阴影。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得让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手头的教学资源,把抽象化的数学变为具体化的数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些用纸条做成的教学工具,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大小,去验证这个结论,如此一来,数学便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能指导实践了。
2. 教学善用生活实例
学生们学习数学,最终还是需要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施工问题、路程问题等。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多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发学生思考,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可以锻炼学生把数学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比如买卖问题,像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肯定会喜欢买一些小玩偶、学习用品之类的,教师可以以这个作为思考设计一些小题目。例如“小明同学买了2支铅笔和3根皮筋,铅笔每支2元钱,皮筋每根5毛钱,问小明同学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这样的题目,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自然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3. 扩展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不单要抓住现成的教学题目,还应该对题目进行一定的修改,以此来扩展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与思考能力。如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小红和小明共有故事书30本,小明给小红3本,则两人的故事书本数相同,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书”这样的题目时,教师讲完原题,可以略微把数据变动一下,再让学生思考此题,如果学生依旧能够解答此题,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四、 总结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毫无疑问的是,要善于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去启发与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思维能力一旦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就提升了,学生们便能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振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浅谈》.会议论文,2004-08-10.
[2]谭延灵.《论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术期刊,《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3期.
[3]王现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罗炳胜,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弄洞九年一贯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一、 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这门学科当中,就学习方法而言,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更注重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光靠死记硬背毫无意义,理解与分析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如果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多抛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话题,例如“一个6岁的小孩如果要变成8岁的小孩,那他需要经过多少年,需要多少天呢”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们对“年、月、日”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又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關,定当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得不促使他们去思考这个问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思维得到了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在数学学习当中,思维能力分为逻辑与推理能力、直觉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同一个题目当中,可能有很多个答案,这就要求学生们具有一种创新与探索精神。像“小明的班级组织学生们去进行划船活动,现在有两种类型的船只可供选择,一种是可以乘坐3人的船只,需要缴纳费用100元钱;另一种是可以乘坐5人的船只,但是需要缴纳费用200元钱,小明的班上有40人,问哪种分配方案能使花费最少”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学生对不同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能充分的考察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当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 缺少思维能力导致的问题
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便会让学生们养成思维定势,容易养成机械性的学习方法,认为每个问题只有一个固有的答案。当面对新颖而特别的数学题型时,则想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还是用原先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能力就大打折扣。例如“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同时组织学生去距学校3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一班先出发,每小时走5千米,二班比一班晚2小时出发,每小时走8千米,问需要多长时间二班才能追上一班”这一道例题,它与“一列火车和一列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题的解题思路应该是相同的,而没有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生则难以应对这个变化。
三、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 结合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抽象的、复杂的,学生可能由于年龄较小,平时在生活当中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数学在他心中留下了恐惧的阴影。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得让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手头的教学资源,把抽象化的数学变为具体化的数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些用纸条做成的教学工具,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大小,去验证这个结论,如此一来,数学便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能指导实践了。
2. 教学善用生活实例
学生们学习数学,最终还是需要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施工问题、路程问题等。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多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发学生思考,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可以锻炼学生把数学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比如买卖问题,像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肯定会喜欢买一些小玩偶、学习用品之类的,教师可以以这个作为思考设计一些小题目。例如“小明同学买了2支铅笔和3根皮筋,铅笔每支2元钱,皮筋每根5毛钱,问小明同学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这样的题目,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自然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3. 扩展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不单要抓住现成的教学题目,还应该对题目进行一定的修改,以此来扩展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与思考能力。如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小红和小明共有故事书30本,小明给小红3本,则两人的故事书本数相同,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书”这样的题目时,教师讲完原题,可以略微把数据变动一下,再让学生思考此题,如果学生依旧能够解答此题,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四、 总结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毫无疑问的是,要善于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去启发与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思维能力一旦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就提升了,学生们便能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振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浅谈》.会议论文,2004-08-10.
[2]谭延灵.《论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术期刊,《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3期.
[3]王现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罗炳胜,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弄洞九年一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