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静止的语言文字跳动起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说:“语言训练的关键是把语文静态的语言文字变成动态的语言文字,也就是活化语言。”想一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常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将无声的文字变为学生有声的语言,将静止不动的语言变为跳动的变化的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文字描述的情景等,这不都是在活化语言吗?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具体的图画来活化和理解课文语言。
  在讲《趵突泉》一文时,其中写小泉优美姿态的一段,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课文语言,把各种姿态的小泉画出来。先全班学生自己画,然后让画得好的学生到黑板上画,并把自己所画的用语言说明。运用这种文画结合的方法,学生们兴趣很大,积极性高涨,争先恐后地来展示,而且画得栩栩如生,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文语言。
  二、将课文无声的静止的语言转化为学生有声的优美的语言(即朗读)。
  学好语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尤其是有感情的读,入情入境的读,让学生通过自己优美动听的声音来展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教师采用各种方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黄河颂》一文,成语较多,语言优美、含蓄,不易理解,是教学难点之一。但语句生动形象,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很强,于是我在教学中,采取反复诵读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重点读、整段读等等。学生在读中感受瀑布的气势,品味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活化课文语言,提高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黄河颂》的第三、四、五自然段中,学生们通过朗读、想象来理解黄河所向披靡的气势和它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精神,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了现代化手段,播放了《黄河大合唱》的录像,课文中描写的黄河壶口大瀑布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课文语言被活化了,学生看完录像,再读课文,理解课文语言就容易多了。
  四、将课文语言加以增、删、调、改,以此活化语言,品味语言的精美。
  在讲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时,我采用这种方法,把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要求学生听听有什么不同,然后进行比较、体会,加深对原语句的理解。《麻雀》一文中的一句“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我先读原句,然后把原句中的“顺着林阴路、呆呆地、无可奈何地”去掉读,让学生比较体会原句的优美与具体形象。这种方法不仅活化语言,便于理解,而且是对学生听辨能力的训练。
  五、适时地将理解的语言加以运用,活学活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最终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能连贯地说,准确地说,概括地说的能力,这是教师阅读教学的一个训练重点。仿说、仿写课文语言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最好的方法。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基础上,让学生仿说仿写一句话,这样加深课文语言的理解,又验证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其他文献
正确分析当前永州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找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破解永州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关键,探索相应对策与措施是走永州农村
为继续降低高炉渣铁沟耐材维护原料成本,充分利用回收主沟浇注料用后耐材,通过对去除假颗粒工艺流程进行改进,提高拣选、筛分的效率及原料纯净度,并通过对骨料颗粒级配的调整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空间里飞扬自主学习的热情,享受自我表现的喜悦,创造多姿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但一直以来,教师往往忽略阅读教学策略,盲目地传授知识,在阅读中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学生很难“获得审美”,久而久之,就产生阅读和解读的惰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应深化课堂改革阅读教学形式,让阅读教学充分体现出光彩和灵性!  首先,要摆正思想。一方
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地域闭锁,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严酷,许多地方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贫困地区.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西部地区诸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提出组建富有地
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蕴藉丰富、朗朗上口的古诗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应对当前快餐文化充斥视听、使学生语言贫乏空洞的有效措施之一。那么初中阶段如何实施有效的古诗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一、解词译句,使学生读得懂    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中生,尚缺乏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积累。而初中阶段的古诗,并非都像小学阶段的《静夜
[摘 要] 高校作为公立非营利组织,其内控管理长期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手工核算体制下,很多财务控制机制还能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系统的运用和普及,高校的会计运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平衡被打破,新的运行模式带来很多变化。一方面,提高了财务工作者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运算及校对数据的时间;另一方面,提升了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要求更高层次的知识应用和更为实用有效的内控方式。本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