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7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我们从这一课程标准来审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发现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阅读训练少;死记硬背知识多,知识迁移运用少;对学生统一要求多,个性化感悟体验少。其原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被广大语文教师内化成日常教学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来实施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意识淡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活教法,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要遵循小学生认知活动规律,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活”的动态情境,使学生在特殊的情景中激活思维,在亲自参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1.参与社会调查,在实践操作中理解。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课文,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个社会实践调查实践活动:家乡的可再生资源有哪些?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目前人们利用资源的情况如何?对人类的生存有何影响?这样,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就无需过多地分析讲解,只要让学生把自己所调查得到的结果与课文联系起来进行交流学习,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地球资源是可贵的,从而感悟出合理使用地球资源,造福人类的道理。
2.参与课堂表演,在自导自演中深化。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有着鲜明的角色形象,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表演内容,让学生演一演,比教师唱独台戏效果好得多,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在初步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这一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举杯话别”“吟诗作别”内容演一演,学生通过角色的动作、神情、语言等表演,在浓浓的兴趣中对话,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3.参与创作应用,在轻松自信中提高。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可设计迁移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参与创作,如教学《水乡歌》一课时,教师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的风光后,要求学生用同样的句式来唱响家乡的新生活:侗乡的什么多?鼓楼多;百座楼,千座楼;村村寨寨有鼓楼;楼里飘出幸福歌。侗乡什么多?水果多;橘子园,柚子园;果园一个连一个,秋天收获千万箩。侗乡什么多?油茶多;苦油茶,甜油茶;油茶花样多又多。喝了油茶乐呵呵。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所见所闻,畅所欲言,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有条理地表达对家乡的赞美,这样,每个学生都找到成功的自信,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二、评价法,提高学生参与效率
阅读教学效果如何,评价是关键,教师及时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进程与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效率。
1.诊断性评价。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时吸收信息,因势利导,调控教学。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在未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就让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而后对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作出价值诊断,让学生选取“双方的战马情况如何?赛马取胜用什么妙计?”等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一步学习。
2.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所得外,更要关注部分学困生参与学习的情况,鼓励这些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中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例如,课堂提问时,要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再说一遍”的特权,在阅读训练中,要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扮演角色、个性朗读、操作演示等。教师及时赞扬优秀生的独到见解,肯定中等生或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并给予他们技巧上的点拨,知识点拓展引领,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三、交互法,增强学生参与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要参与学习,而且要参与教,只有在“教与学”不断变换角色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如阅读教学中的词语理解教学,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告诉同学。帮助同学分析词义及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也可以让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疑问。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并在交互式的教与学的活动中提高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我们从这一课程标准来审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发现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阅读训练少;死记硬背知识多,知识迁移运用少;对学生统一要求多,个性化感悟体验少。其原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被广大语文教师内化成日常教学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来实施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意识淡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活教法,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要遵循小学生认知活动规律,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活”的动态情境,使学生在特殊的情景中激活思维,在亲自参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1.参与社会调查,在实践操作中理解。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课文,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个社会实践调查实践活动:家乡的可再生资源有哪些?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目前人们利用资源的情况如何?对人类的生存有何影响?这样,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就无需过多地分析讲解,只要让学生把自己所调查得到的结果与课文联系起来进行交流学习,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地球资源是可贵的,从而感悟出合理使用地球资源,造福人类的道理。
2.参与课堂表演,在自导自演中深化。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有着鲜明的角色形象,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表演内容,让学生演一演,比教师唱独台戏效果好得多,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在初步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这一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举杯话别”“吟诗作别”内容演一演,学生通过角色的动作、神情、语言等表演,在浓浓的兴趣中对话,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3.参与创作应用,在轻松自信中提高。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可设计迁移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参与创作,如教学《水乡歌》一课时,教师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的风光后,要求学生用同样的句式来唱响家乡的新生活:侗乡的什么多?鼓楼多;百座楼,千座楼;村村寨寨有鼓楼;楼里飘出幸福歌。侗乡什么多?水果多;橘子园,柚子园;果园一个连一个,秋天收获千万箩。侗乡什么多?油茶多;苦油茶,甜油茶;油茶花样多又多。喝了油茶乐呵呵。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所见所闻,畅所欲言,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有条理地表达对家乡的赞美,这样,每个学生都找到成功的自信,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二、评价法,提高学生参与效率
阅读教学效果如何,评价是关键,教师及时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进程与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效率。
1.诊断性评价。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时吸收信息,因势利导,调控教学。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在未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就让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而后对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作出价值诊断,让学生选取“双方的战马情况如何?赛马取胜用什么妙计?”等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一步学习。
2.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所得外,更要关注部分学困生参与学习的情况,鼓励这些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中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例如,课堂提问时,要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再说一遍”的特权,在阅读训练中,要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扮演角色、个性朗读、操作演示等。教师及时赞扬优秀生的独到见解,肯定中等生或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并给予他们技巧上的点拨,知识点拓展引领,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三、交互法,增强学生参与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要参与学习,而且要参与教,只有在“教与学”不断变换角色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如阅读教学中的词语理解教学,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告诉同学。帮助同学分析词义及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也可以让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疑问。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并在交互式的教与学的活动中提高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