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商周、汉唐、明清直至如今历时3000余年。诗歌在文学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该文从诗歌的蕴藉、情感共鸣、物境之美等方面进行审美分析,品味诗歌的魅力艺术。
【关键词】 诗歌 审美蕴藉 情感共鸣 物境之美 品析
诗歌作为我国文学艺术中的奇葩,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还是发轫于“五四”大潮中的现代诗歌都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读者,以其令人眩目的美学之光在文坛熠熠生辉。本文就诗歌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品析,希望能从中品出诗歌的奥妙之所在。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蕴藉
一首意蕴深远的诗歌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一种高尚而美好的境界之中,品味诗歌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诗歌的境界是一种美,一首有品位的诗歌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蕴藉之美。著名诗人艾青说:“所有文学样式,和诗最容易混淆一致的是歌”,“诗是比歌容量更大,也更深沉。”的确,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语言无疑是最凝炼的,也更具艺术之美。诗歌以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魅力,为读者创造更深邃的艺术时空。《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诗人王维在天宝三年(公元744)闲居辋川时写予好友裴迪的山水田园诗: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歌开篇以“寒山”、“秋水”点明时令,用一“转”字,写山“苍翠”之色层层加深,点出了山景的“久雨乍晴”之美;用一“日”字,写水“潺湲”之声日日如一。寥寥十字,诗人已勾勒出一幅有色、有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自然工笔画。秋日秋景,自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后,在古往今来的不知多少诗人文士笔墨中,成为离伤感怀的意象;而此时,诗人王维笔下的秋日之景,已不是悲秋的情怀,更是“秋水日潺湲”的源远流长的生机。结合“依杖柴门外”一句,“寒山”、“秋水”、“暮蝉”、“落日”、“孤烟”在诗人的妙笔中更臻画境:苍翠的寒山,源远流长的秋水,浑圆的落日,悠然直上的一缕炊烟。这富有层次的夕阳晚景,使诗人长久的陶醉其中,如此美丽的秋景,诗人一边是“倚杖”尽情的欣赏,一边遥看朋友的到来。诗人妙用绘画的线条之美,用圆(落日)、横线(秋水)、垂线(孤烟)绘成一幅画面清晰,意境开阔的立体图画,每每读来,余味无穷。《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写香菱学诗,跟黛玉讲“领略”王摩诘诗的“滋味”时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香菱虽没有多少诗歌的修养,却能用通俗的语言说出诗的“滋味”,这时我不禁想起王维的另一首诗《塞上》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比较王维的这两首诗,意境有相通之处,细细品读,“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是“炊烟”一说,自然冰释。
诗歌之美于有“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蕴藉之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慢慢品味,才能从“言有尽”的诗歌中,走进一个“意无穷”的“极乐世界”。
二、“以情感人”的心灵共鸣
“根据情感和兴趣去描写,这就是诗人的才华。”(法国?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确实,诗歌的创作,是诗人情感体验的过程。我国清代伟大的作家曹雪芹也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创作情感体验,所以诗歌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自诗人人格与心灵的坦白。诗人通过“言有尽”的诗歌艺术,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真情,使读者在品味诗歌时,同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心灵体验。诗人的坦白与情真,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如果诗人的心灵在读者品味时,恰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碰撞,自会产生“一点通”的心灵共鸣。孟郊的《游子吟》,虽然写的是孟郊的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体贴、担忧的怜爱之情,然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温暖无不使每一个游子热泪盈眶。远离故乡、漂泊异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触也无不拨动着游子空寂的心弦;思念亲(情)人,遥望明月,又是“共看明月垂泪”时。
读诗歌时,“以情感人”的心灵共鸣,还来自读者在同诗歌的意象融合时所产生的想象和“顿悟”。诗人的诗歌创作,是情感蕴藉的过程;读者鉴赏诗歌,就是在诗歌中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情感交融过程。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诗人以“油纸伞”,“雨巷”,“丁香花”的意象,低诉他对“梦中女郎”不尽的情思。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的姑娘。诗人笔下的女郎顿时把读者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在一体,那“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无不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这时,丁香般的姑娘出现了,“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闭上眼睛: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太息一般的眼光”,这时,诗人即是读者,读者成为诗人,读来欣然陶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惋迷茫……他静静的远了、远了”,一个“梦”字使读者与诗人的情感更上一层,这时的诗人也顿悟了。
三、“物境”之美的惊喜
诗歌之美缘于诗人的情真,读一首好诗,如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欣赏一幅自然的美景,品一杯陈酿的美酒,余味幽远。在诗歌的长河中,那“香草美人”、春兰秋菊、日月星辰、山石流泉、酒乐歌舞……使读者与诗人陶醉在“物境”之美的惊喜之中。
明月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独特的月光世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举”、“低”二字用得极妙,明月当空,在凄冷的夜晚,只有明月相伴,诗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情只有明月能够体会。“举”字是诗人用目光与月交流,仿佛在明月中诗人重回故乡,亲人团聚。低下头来,诗人孤寂一人的思乡之情更添一分,月之“明”,更是情之切,情之深。“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情的月亮,陪伴着孤独的诗人,成为诗人真正的人生知己。诗人因“梦”,穿越时空,与月飞度,明清的月光把诗人与镜湖“物我合一”,诗人在镜湖上自在、自由,此时此情只有当年的谢公知道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挂空,清冽的月光轻柔地洒落于松林的幽径;泉水淙淙,淌过山溪的卧石。月、松、泉、石四个意象组合成空明的月光图,因“明月”,才见泉之“清”,王维“诗中有画”的自然之美,正是诗人恬静闲适心境的写照。
菊、酒是诗人笔下的特殊意象,寄托着诗人的无限情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是诗人归隐田园,安适生活的写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诗人以酒寻乐,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昔日的苦闷、悲愤在“美酒”中抛到了九霄云外。
物境之美的意象拨动着古人的心弦亦拨动着今人的心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寻常意象的“金柳”,“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写出康桥的秀丽风光,诗人正是透过秀丽的风光,笔锋一转,由“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喜悦,凸现出“夏虫也为我沉默”的悲伤之情,诗人此时眼中的“金柳”,“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成为“悲情之景”,诗人在悲情中“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以物境之美的意象来写“悲”的情感,正是诗人的“悲”震撼了读者的心灵,给了读者以心灵阅读上的“欣喜”。
诗歌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的蕴藉、情感共鸣、物境之美只是诗歌艺术魅力中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品味,不断地创新,才能使诗歌的艺术魅力永放光芒。
(作者联通:723000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诗歌 审美蕴藉 情感共鸣 物境之美 品析
诗歌作为我国文学艺术中的奇葩,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还是发轫于“五四”大潮中的现代诗歌都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读者,以其令人眩目的美学之光在文坛熠熠生辉。本文就诗歌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品析,希望能从中品出诗歌的奥妙之所在。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蕴藉
一首意蕴深远的诗歌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一种高尚而美好的境界之中,品味诗歌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诗歌的境界是一种美,一首有品位的诗歌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蕴藉之美。著名诗人艾青说:“所有文学样式,和诗最容易混淆一致的是歌”,“诗是比歌容量更大,也更深沉。”的确,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语言无疑是最凝炼的,也更具艺术之美。诗歌以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魅力,为读者创造更深邃的艺术时空。《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诗人王维在天宝三年(公元744)闲居辋川时写予好友裴迪的山水田园诗: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歌开篇以“寒山”、“秋水”点明时令,用一“转”字,写山“苍翠”之色层层加深,点出了山景的“久雨乍晴”之美;用一“日”字,写水“潺湲”之声日日如一。寥寥十字,诗人已勾勒出一幅有色、有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自然工笔画。秋日秋景,自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后,在古往今来的不知多少诗人文士笔墨中,成为离伤感怀的意象;而此时,诗人王维笔下的秋日之景,已不是悲秋的情怀,更是“秋水日潺湲”的源远流长的生机。结合“依杖柴门外”一句,“寒山”、“秋水”、“暮蝉”、“落日”、“孤烟”在诗人的妙笔中更臻画境:苍翠的寒山,源远流长的秋水,浑圆的落日,悠然直上的一缕炊烟。这富有层次的夕阳晚景,使诗人长久的陶醉其中,如此美丽的秋景,诗人一边是“倚杖”尽情的欣赏,一边遥看朋友的到来。诗人妙用绘画的线条之美,用圆(落日)、横线(秋水)、垂线(孤烟)绘成一幅画面清晰,意境开阔的立体图画,每每读来,余味无穷。《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写香菱学诗,跟黛玉讲“领略”王摩诘诗的“滋味”时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香菱虽没有多少诗歌的修养,却能用通俗的语言说出诗的“滋味”,这时我不禁想起王维的另一首诗《塞上》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比较王维的这两首诗,意境有相通之处,细细品读,“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是“炊烟”一说,自然冰释。
诗歌之美于有“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蕴藉之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慢慢品味,才能从“言有尽”的诗歌中,走进一个“意无穷”的“极乐世界”。
二、“以情感人”的心灵共鸣
“根据情感和兴趣去描写,这就是诗人的才华。”(法国?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确实,诗歌的创作,是诗人情感体验的过程。我国清代伟大的作家曹雪芹也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创作情感体验,所以诗歌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自诗人人格与心灵的坦白。诗人通过“言有尽”的诗歌艺术,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真情,使读者在品味诗歌时,同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心灵体验。诗人的坦白与情真,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如果诗人的心灵在读者品味时,恰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碰撞,自会产生“一点通”的心灵共鸣。孟郊的《游子吟》,虽然写的是孟郊的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体贴、担忧的怜爱之情,然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温暖无不使每一个游子热泪盈眶。远离故乡、漂泊异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触也无不拨动着游子空寂的心弦;思念亲(情)人,遥望明月,又是“共看明月垂泪”时。
读诗歌时,“以情感人”的心灵共鸣,还来自读者在同诗歌的意象融合时所产生的想象和“顿悟”。诗人的诗歌创作,是情感蕴藉的过程;读者鉴赏诗歌,就是在诗歌中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情感交融过程。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诗人以“油纸伞”,“雨巷”,“丁香花”的意象,低诉他对“梦中女郎”不尽的情思。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的姑娘。诗人笔下的女郎顿时把读者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在一体,那“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无不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这时,丁香般的姑娘出现了,“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闭上眼睛: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太息一般的眼光”,这时,诗人即是读者,读者成为诗人,读来欣然陶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惋迷茫……他静静的远了、远了”,一个“梦”字使读者与诗人的情感更上一层,这时的诗人也顿悟了。
三、“物境”之美的惊喜
诗歌之美缘于诗人的情真,读一首好诗,如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欣赏一幅自然的美景,品一杯陈酿的美酒,余味幽远。在诗歌的长河中,那“香草美人”、春兰秋菊、日月星辰、山石流泉、酒乐歌舞……使读者与诗人陶醉在“物境”之美的惊喜之中。
明月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独特的月光世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举”、“低”二字用得极妙,明月当空,在凄冷的夜晚,只有明月相伴,诗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情只有明月能够体会。“举”字是诗人用目光与月交流,仿佛在明月中诗人重回故乡,亲人团聚。低下头来,诗人孤寂一人的思乡之情更添一分,月之“明”,更是情之切,情之深。“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情的月亮,陪伴着孤独的诗人,成为诗人真正的人生知己。诗人因“梦”,穿越时空,与月飞度,明清的月光把诗人与镜湖“物我合一”,诗人在镜湖上自在、自由,此时此情只有当年的谢公知道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挂空,清冽的月光轻柔地洒落于松林的幽径;泉水淙淙,淌过山溪的卧石。月、松、泉、石四个意象组合成空明的月光图,因“明月”,才见泉之“清”,王维“诗中有画”的自然之美,正是诗人恬静闲适心境的写照。
菊、酒是诗人笔下的特殊意象,寄托着诗人的无限情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是诗人归隐田园,安适生活的写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诗人以酒寻乐,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昔日的苦闷、悲愤在“美酒”中抛到了九霄云外。
物境之美的意象拨动着古人的心弦亦拨动着今人的心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寻常意象的“金柳”,“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写出康桥的秀丽风光,诗人正是透过秀丽的风光,笔锋一转,由“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喜悦,凸现出“夏虫也为我沉默”的悲伤之情,诗人此时眼中的“金柳”,“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成为“悲情之景”,诗人在悲情中“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以物境之美的意象来写“悲”的情感,正是诗人的“悲”震撼了读者的心灵,给了读者以心灵阅读上的“欣喜”。
诗歌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的蕴藉、情感共鸣、物境之美只是诗歌艺术魅力中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品味,不断地创新,才能使诗歌的艺术魅力永放光芒。
(作者联通:723000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