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以载道北雁南飞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相信缘分。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云:“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余老家本是川西望县“仁者安仁”的,十年前即与“蓉漂”的陇中军旅书法家毛志康先生“因缘和合”相认相认识,那是缘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一次金沙笔会。依稀记得当时的志康君“客串”书画沙龙还有点“腼腆”,但下笔大胆放得开,每有佳构呈现,令观者为之动容。十年沧海桑田,如今山河巨变,天府风彩依然。大浪淘沙,志康君“十年磨一剑”,书法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
  近日拜读志康君新作,如楷书《师说》《岳阳楼记》,行书《前赤壁赋》,草书《爱莲说》和行草书《滕王阁序》等,一股清秀之气扑面而来。有感而发,追根溯源,志康书法阶段性嬗变三级跳,感悟有三∶
  书法有根,志康书法有慧根。
  志康君本是秦岭以北陇中黄土高原人,因为家教与书法结缘, 因为志向对书法执着,北雁南飞,定居天府成都。1965年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毛家湾村,家乡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地区,也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县。儿时的志康常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生活极度艰难,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物什,唯有堂屋墙面上挂满的明清字画诉说着曾今的辉煌和富有。长大懂事以后,才知道毛家祖祖辈辈都有读书人,家父也是秀才,毛家崇尚“忠孝传家”与“诗书继世”,是当地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一方青砖,一碗泡红土,一支磨秃的毛笔,是志康家四十多年前堂屋地板上的全部家当,那时候他每天都能看到家父在青砖上笔走龙蛇的身影。父亲常说:字是门面,是立身之本,几十年来这句话刻入志康的心中,也开启了志康学习书法的漫长历程。
  此其一也。
  书法有法,志康书法守正法。
  1972年上小学后,志康家父开始对他进行启蒙书法教育。起初只讲一些笔划的写法,或者写一篇字,让志康跟着临。后来要求每天临一篇帖。从此,志康走上正规的学书之路。颜真卿的《多宝塔》是志康临习的第一本入门法帖,他先摹后临,从不间断,十分用功。到了中学时代,临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柳、欧诸体。那时候为了用小楷写好日记、周记,办好学校的墙报和墙报,特别钟情赵孟俯的小楷《道德经》、《汲黯传》。上学的十年,是志康书法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跟着古今名家的字帖走,专心临摹,孜孜不倦,平静而踏实,扎实而细腻。十年磨一剑,入门摹唐法。
  1983年入伍到部队,作为基建工程兵,长期奋战在“过了五道梁,见不到爹和娘”的青藏公路。但是,志康从边远落后的农村到繁华的都市,眼界变得宽阔了,学书的心境也变得远大了。由于长期从事文秘工作,钻研书法的意愿尤为迫切。他以三尺办公桌为练功台,以废旧报纸当演练场。亦隶亦楷,亦行亦草,由帖既碑,由临而创;从王羲之神品《兰亭序》、王献之法书《洛神赋》,到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乃至颜真卿《祭侄文稿》、赵孟俯《胆巴碑》,然后上追汉隶、魏碑,尤喜《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石门铭》等名碑,系统涉猎,领略要义。这是志康书法学习的第二个阶段。軍营磨炼二十年,心摹手追承正法。期间,志康书法荣获武警交通部队书画展二等奖,初见成效。
  此其二也。
  书法有道,志康书法在路上。
  2004年,志康转业回到地方,转战四川甘孜藏区。继而北雁南飞,回归“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艺术成都。他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把晚上和周末挤出来学习书法。由于社会接触面渐宽,有幸结识了许多书法名家,经常参加一些书法交流活动,观摹各类书画展,绝不放过任何学书良机。对自己创作比较满意的作品,会请书法名家赐教,曾得到代跃、刘新德、潘锡仁、赵安如等名家的指点。每经过一次指点,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地方工作十五年,是志康书法学习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让他充分体会到了王羲之的灵气、颜真卿的雄气、柳公权的骨气、怀素的大气。志康书法道路越来越长,可纵横开阖,直抒胸臆,进入了新的境界。期间,先后参加了成都市第十四届扇面小品书画展,成都市农业系统书画摄影展,成都市廉政文化书画大赛邀请展等。
  北雁南飞,崭露头角。
  明朝《警世贤文》警句云∶“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志康君一路走来,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 不断磨练自己,丰收在望。
   “书以载道” 是中国书法的传统源流。笔尖艺术永无止境,书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如志康君所言,学习书法是其毕生的追求。书法人永远在路上。
  此其三也。
   “书以载道” 是中国书法的正道和主流传统,其背后是深厚的文化积淀。 中国书法之儒释道思想给书法以传承与发展,儒家给书法中正平和,道家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书法空灵意远。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也是世界的人类的艺术形式和精神载体。作为新时代书法人,只有不断继承和创新,并以其更高的造诣,才能把中国书法推进新的艺术境界。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
  志康君书法正在路上。目标高远,方向明确,步子坚定。值得期待!
  最后,愿以吴丈蜀写谢无量的一首诗与志康君共勉:
  突破藩篱迈旧踪,
  师承汉魏善融通。
  成家岂是临摹得,
  造诣全凭字外功。
其他文献
问冷暖,听民声,谋发展,看变化。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曾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了党中央的浓浓祝福。万水千山,记录着总书记的春节脚步。欢声笑语,奔涌着人民对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又是一年新春,春寒料峭的巴蜀大地上,蕴含着勃勃生机。总书记深一脚浅一脚踩过的三河村山间小路,改造
入围作品  作者简介  作 词:何 伟  南部县桐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音乐高级教师,南部县音乐家协会会员,南部县合唱协会会员。热爱民间音乐,长期深入民间采风,收集整理了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店垭花灯”和南部地方特色民歌“吼拐”及其他民歌一百余首,盐亭、剑阁、梓潼等县民歌若干首,喜欢音乐文学和诗歌创作。  作 曲:张 亮  著名音乐人,作曲家。长期活跃于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民族音乐及电子音乐领域并得
民间年画有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遍布中华广袤土地上的民间年画数不胜数,其中以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山东杨家埠最為有名。民间年画在中华大地上曾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近现代却逐渐没落。建国以后,虽然党和中央从不同角度恢复和振兴民间年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代变迁,民间年画单一的传播途径以及内容形式不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需求,民间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省,古今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佳作更是汗牛充栋,文坛风生水起,艺界峰峦起伏,万千文人试比高。然而,千百年来四川却没有一部完整的文艺史或艺术人物类的典籍。令人欣喜的是,四川省社科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史研究专家唐林先生历经八年艰辛编著的史籍经典《四川美术史》(上中下三卷本)已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发行,弥补了四川美术界的一大遗憾,受到社会各界的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是由著名青年画家、唐卡研究学者刘忠俊先生倾力编著、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唐卡精品画册。  该书由郑晓幸、李兵、刘建刚、阿鸽、梁时民、马晓峰、杨梁相等担任顾问;由“十世班禅画师”洛松向秋、著名学者康·格桑益西、以及颜登泽仁、陈百忠(台北)、布根、于小冬、乔国金等唐卡专家担任本书学术指导,以及由韩书力、梁时民、余友心三位著名画家为本书作序。该书观点新颖,既有理论分析、又有
《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出世的大事因缘是什么?经中说是为了让一切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那就是“觉悟”。不仅自己要觉悟,更要觉悟他人,最终实现觉悟圆满。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最初并没有特定的佛造像,因为佛教是以启迪智慧和践行慈悲为宗旨的人文型宗教。佛教主张开启个体生命“无我”智慧的觉性,并在“无我”智慧的同时,以“无缘大慈,同体大
201 8年5月,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受“写生新汶川”活动主办方的邀请,蒋悦先生从广东来到了汶川,与十几位广州和汶川的艺术家一起,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新汶川”写生之旅。因为展期的原因,这批作品没有随广东的艺术家一同回家。今天,整理打包这些作品时再次细细品味,欣赏蒋悦先生的纸本水墨写生作品,睹画思人,颇有感触。  当笔墨成为一种生活,“写意性”的图像记录如日记般呈现心跳的脉动,带给我们的,是不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曾先后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等荣誉。其大熊猫摄影作品多次应邀赴美、日、德、俄、英、法、瑞、比利时等国巡展,受到普遍欢迎。  迄今已在国内外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摄影作品、文章共5000多幅(篇),并先后出版多部个人摄影集与邮品。400多幅作品入选省、全国和国际影展;大熊猫作品《哥俩》获迎C20全球摄影
2019年,央視戏曲春晚首次在四川设立分会场,地点选在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央视戏曲春晚同为央视的大型春节文艺晚会,以梨园名家汇聚一堂的形式为全国人民送去经典难忘的文化盛宴,已经举办了20多届。这次作为三大分会场之一,《2019春节戏曲晚会》成都分会场的演出十分盛大和成功,川人川音叙川情,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也许你曾欣赏了这场晚会,但却不知道,它的现场执行总导演正是新编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简称:全国美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是检阅近年来我国美术创作成果的一次艺术盛会。全国美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与新中国同龄,已经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它见证了新中国历史变迁的进程,反映了新中国各个阶段美术事业发展的成就,成为“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