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时代教育的主题,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对人的终身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也需要改变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科学有序地开展德育教育,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健全的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将围绕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展开分析探讨,希望能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农村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带动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稳定,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步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获得知识技能的培养,还需要获得正确的思想品格渗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更好地融入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当中。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德育培养的建议。
一、强化教师的德育建设,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重智育轻德育”的风气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并不重视学生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个人言行举止的“不拘小节”也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基于此,首先要强化教师的德育建设,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引导,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理论性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学习,从而明确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培养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向。还有,教师要树立以身作则的意识,不仅要引导规范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个人的言行举止,展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貌。另外,学校也需要充分发挥对教师专业提升的培养工作。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交流座谈会,思想工作学习会议等,强化教师对德育建设的认知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一定的考核标准,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提高师德素养。
二、结合学科的德育内涵,进行思想品质的渗透
德育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共通之处。在传统的认知中,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还有语文学科的思想引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他学科好似与此无关。其实,每个学科的内涵都和德育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数学学科中,数学家在研究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堅持真理的精神,严谨细致的求证过程等等,都是重要的德育素材,也是学生应该培养的优秀品质。基于此,各学科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展开全面的渗透引导活动。
比如,在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在铁路距离问题的解答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扩展我国铁路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又比如,在涉及到植树的相关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保护环境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尺度,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出现。另外,德育特征鲜明的语文和思想品质学科,教师更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
三、组织综合的实践活动,开展实践行为的引导
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不仅需要外在的说教和渗透,更需要在实践参与中得到提升和熏陶。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少,认知能力也不够完善,间接的观念引导效果有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的全面参与,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提升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期,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综合的实践活动,也是教育大纲的明确要求。基于此,教师要积极组织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德育素养水平。
比如,随着外出务工人群的增加以及异地定居情况的普及,农村存在大量的留守老人,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条件。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大自然,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感受自热神奇的同时,进行保护环境的观念渗透。还有,现代农村学生参与田间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影响他们对节约、勤奋等优秀品质的继承和培养。教师也可以组织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四、借助家庭的配合作用,构建和谐统一的环境
学生品德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且家庭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理念更是具有长时间的渗透效果。家庭环境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普遍停留在“重智力轻德育”的观念上,一味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优秀品德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渗透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交流群等方式,向家长讲授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环境中进行德育引导的注意事项。另外,针对特殊的学生个体,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等深入交流的方式,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德育引导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总之,教师要充分借助家长等力量共同努力,为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刘璐. 教育革新. 2011(03)
[2]德育工作要从孩子抓起——浅谈小学德育工作[J]. 张银珍. 教育革新. 2011(05)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的课题《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B1308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张陶乡中心学校 段慧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农村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带动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稳定,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步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获得知识技能的培养,还需要获得正确的思想品格渗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更好地融入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当中。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德育培养的建议。
一、强化教师的德育建设,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重智育轻德育”的风气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并不重视学生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个人言行举止的“不拘小节”也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基于此,首先要强化教师的德育建设,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引导,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理论性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学习,从而明确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培养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向。还有,教师要树立以身作则的意识,不仅要引导规范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个人的言行举止,展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貌。另外,学校也需要充分发挥对教师专业提升的培养工作。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交流座谈会,思想工作学习会议等,强化教师对德育建设的认知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一定的考核标准,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提高师德素养。
二、结合学科的德育内涵,进行思想品质的渗透
德育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共通之处。在传统的认知中,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还有语文学科的思想引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他学科好似与此无关。其实,每个学科的内涵都和德育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数学学科中,数学家在研究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堅持真理的精神,严谨细致的求证过程等等,都是重要的德育素材,也是学生应该培养的优秀品质。基于此,各学科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展开全面的渗透引导活动。
比如,在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在铁路距离问题的解答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扩展我国铁路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又比如,在涉及到植树的相关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保护环境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尺度,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出现。另外,德育特征鲜明的语文和思想品质学科,教师更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
三、组织综合的实践活动,开展实践行为的引导
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不仅需要外在的说教和渗透,更需要在实践参与中得到提升和熏陶。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少,认知能力也不够完善,间接的观念引导效果有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的全面参与,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提升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期,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综合的实践活动,也是教育大纲的明确要求。基于此,教师要积极组织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德育素养水平。
比如,随着外出务工人群的增加以及异地定居情况的普及,农村存在大量的留守老人,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条件。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大自然,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感受自热神奇的同时,进行保护环境的观念渗透。还有,现代农村学生参与田间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影响他们对节约、勤奋等优秀品质的继承和培养。教师也可以组织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四、借助家庭的配合作用,构建和谐统一的环境
学生品德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且家庭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理念更是具有长时间的渗透效果。家庭环境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普遍停留在“重智力轻德育”的观念上,一味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优秀品德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渗透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交流群等方式,向家长讲授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环境中进行德育引导的注意事项。另外,针对特殊的学生个体,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等深入交流的方式,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德育引导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总之,教师要充分借助家长等力量共同努力,为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刘璐. 教育革新. 2011(03)
[2]德育工作要从孩子抓起——浅谈小学德育工作[J]. 张银珍. 教育革新. 2011(05)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的课题《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B1308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张陶乡中心学校 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