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科学课堂,探究学习可谓是一枝独秀,关于科学探究的讨论也是铺天盖地,既有操作层面的摸索,也有对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分析。然而,在形形色色的科学探究中,是否都是真正的探而究呢?其实未必,很多的科学课看似热闹,却还只是停留在探的层面,探而不究,那就失去了科学课的魂——思考性。探究是学习的过程,没有思考的学习过程就不能称之为探究,甚至连学习都称不上。那么,如何凸显科学课中的思考性呢?下面以“杠杆”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一、关于科学问题
对于“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我们有了“足够”的认识。之所以在“足够”上加上引号,是我们还只是认识到了“问题”重要性,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意识,还在探索当中,或者说还只是一些浅表的认识。“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孩子第一次看到结满桃子的桃树,会问:“这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桃子。”然而他们会去摸摸树干,摘几片桃叶,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桃子。孩子不一定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关于桃树的问题,但他们会通过行动到来满足自己心中的好奇。我们倡导“做中学”,是因为在活动中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各种问题,即便他们不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他们在活动中自我思考的结果。就像玩杠杆尺,不需要教师说明如何玩,学生自己就会考虑如何保持尺的平衡。这远比根据教材提供的表格来完成操作要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正如杜威所说:“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问题是教学的纽带,科学问题的提出不能作为探究的起点,也不以提出类似“怎样使用杠杆才能省力?”这样的问题为标准。脱离了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即使由学生的嘴里说出这样的问题,那也是违心的,如果是在公开课上,就有造假的嫌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问题的前身,如能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解决好这些游戏问题,就能轻松地转化为科学问题。
“杠杆”一课的开始,我提出了如下几个关于游戏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你们小组保持杠杆尺平衡的摆法清楚地告诉大家?根据数据我们发现怎么玩,才能保持尺的平衡?所涉及的问题只能算是游戏问题,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乏思考的过程。
二、关于分析过程
维果茨基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提出了两条客观规律,其中第二条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这种从外部心理过程向内部心理过程的转化,实质上就是“内化”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游戏的过程就是外部活动,解决游戏问题所形成的认知可以看作是外部心理过程,那么中间问题的解决就是内化的过程。与外部心理过程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不再借助各种物质的和符号的手段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推理成为了主要手段。推理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科学探究不能缺失推理,否则就成了探而不究的花架子。
游戏过后,提出了需要根据游戏结论进行推理的中间问题:如果把钩码看作是重物,在尺左边距中点三格处挂4个钩码,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钩码把尺拉平?如果在尺右边距中点四格处挂钩码,需要几个才能把尺拉平?在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推理是重点,操作只是作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三、关于科学结论
今天我们看来是科学真理,在将来或许就成为了谬论。如没有氧气就没有燃烧,近年来发现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牛顿三大定律成为了近代力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因此,科学探究不能以获得结论为目标,而是化结果为过程。实际上,学生在经历了外部心理过程和内化过程之后,必然能得到一定的结论。结论的表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表述。
在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解决之后,再认识杠杆,提出科学问题:利用撬棒,在何处用力才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在何处用力就显得比较困难?此时,学生能从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然地答道:“手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石头到支点的距离就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虽然这样的回答比较生活化,却是学生自己在各阶段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自我体验,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更贴近学生。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任何学习的根本目的,科学教育之所以注重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所以一节合格的科学课,绝不能只探不究,那就又回到了原先的自然课。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圩角小学)
一、关于科学问题
对于“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我们有了“足够”的认识。之所以在“足够”上加上引号,是我们还只是认识到了“问题”重要性,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意识,还在探索当中,或者说还只是一些浅表的认识。“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孩子第一次看到结满桃子的桃树,会问:“这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桃子。”然而他们会去摸摸树干,摘几片桃叶,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桃子。孩子不一定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关于桃树的问题,但他们会通过行动到来满足自己心中的好奇。我们倡导“做中学”,是因为在活动中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各种问题,即便他们不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他们在活动中自我思考的结果。就像玩杠杆尺,不需要教师说明如何玩,学生自己就会考虑如何保持尺的平衡。这远比根据教材提供的表格来完成操作要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正如杜威所说:“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问题是教学的纽带,科学问题的提出不能作为探究的起点,也不以提出类似“怎样使用杠杆才能省力?”这样的问题为标准。脱离了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即使由学生的嘴里说出这样的问题,那也是违心的,如果是在公开课上,就有造假的嫌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问题的前身,如能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解决好这些游戏问题,就能轻松地转化为科学问题。
“杠杆”一课的开始,我提出了如下几个关于游戏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你们小组保持杠杆尺平衡的摆法清楚地告诉大家?根据数据我们发现怎么玩,才能保持尺的平衡?所涉及的问题只能算是游戏问题,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乏思考的过程。
二、关于分析过程
维果茨基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提出了两条客观规律,其中第二条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这种从外部心理过程向内部心理过程的转化,实质上就是“内化”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游戏的过程就是外部活动,解决游戏问题所形成的认知可以看作是外部心理过程,那么中间问题的解决就是内化的过程。与外部心理过程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不再借助各种物质的和符号的手段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推理成为了主要手段。推理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科学探究不能缺失推理,否则就成了探而不究的花架子。
游戏过后,提出了需要根据游戏结论进行推理的中间问题:如果把钩码看作是重物,在尺左边距中点三格处挂4个钩码,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钩码把尺拉平?如果在尺右边距中点四格处挂钩码,需要几个才能把尺拉平?在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推理是重点,操作只是作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三、关于科学结论
今天我们看来是科学真理,在将来或许就成为了谬论。如没有氧气就没有燃烧,近年来发现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牛顿三大定律成为了近代力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因此,科学探究不能以获得结论为目标,而是化结果为过程。实际上,学生在经历了外部心理过程和内化过程之后,必然能得到一定的结论。结论的表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表述。
在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解决之后,再认识杠杆,提出科学问题:利用撬棒,在何处用力才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在何处用力就显得比较困难?此时,学生能从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然地答道:“手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石头到支点的距离就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虽然这样的回答比较生活化,却是学生自己在各阶段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自我体验,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更贴近学生。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任何学习的根本目的,科学教育之所以注重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所以一节合格的科学课,绝不能只探不究,那就又回到了原先的自然课。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圩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