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才建设模式、人才使用、人才考核以及党组织对人才建设的领导等方面阐述了高校人才建设的内容,说明了在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下,要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总结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这是当前高等院校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党组织;特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8-02
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学校特色、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今后任何一所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最重要战略措施。
一、人才建设模式
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学校的工作始终以人才工作为中心,不断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在全校上下进一步强化“人才强校”的理念,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中的战略核心。
1.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顺应人才国际化趋势,重点引进有国际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优秀人才。重视吸引留学回国人员到学校任教,重点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形成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地改善人才队伍结构,迅速促进人才国际化构成的有效途径。
2.吸纳国内顶尖人才。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强国内顶尖人才吸纳工作。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规律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适应社会大环境需要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引进教师时,既要补充普通教师队伍,也要注重引进人才的质量;既要引进学科急需的优秀科研人才,也要引进高水平的教学名师。
3.重视校内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是有效方式,但培养校内人才是根本。学校应该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在做好学位和学历继续提高的同时,更要注意完善以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的继续教育制度。
二、人才使用
培养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人才较密集,如何使人才对高校的发展相比对人才建设更为重要呢?
1.针对不同年龄阶梯,合理使用人才。高校在人才建设过程中,针对刚刚步入高校任教的青年教师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无从入手等特点,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教育心理、教学理论方法等的学习和教育。
2.量才施用。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从心理学方面看有性格的差异、气质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从用人方面看,有专业知识的差异、专业特长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气质存在差异等。既然人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那么他与其任职的工作岗位就要相互匹配,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才大用。
3.扬长避短。高等学校是人才密集的地方,所从事的专业有许多,所处岗位也大不相同,如科研、教学、管理等。一个知识渊博、学历高、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他从事科研工作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超过从事教学工作,同理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从事管理工作并不一定适合。
三、人才考核
高等学校不仅要在生活、工作上严格管理,还要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进行管理约束,量化人才教学与科研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发挥人才作用。
1.人才考核工作要定期定量。人才考核工作,首先需要对教学与科研工作量进行规定。根据不同的岗位制订不同的量化标准,明确人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同时,人才考核工作必须定期,定期考核不仅可以使人才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规划,而且可以适当增进人才压力,促进人才不断努力。
2.人才考核工作要奖惩分明。对于成绩突出的、超额完成任务的人才,高校应该进行奖励;而对于成绩不佳、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人,学校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果没有奖惩措施,工作好坏没有差别,那么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就会更加懒得,得过且过,另一方面也会打击成绩突出者的工作积极性,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加强党组织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领导
高等学校一定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党组织对人才建设的领导,为人才把握好方向,突出学校的特色,才能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规模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1.党组织加强师德建设。人才必须以德为先,再好的人才道德不行,也为社会做不出贡献。人才能力强,干违法乱纪事情社会危害更大,有高校教师运用掌握知识制造毒品,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就是明显实例。高校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用高要求师德标准规范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师德作为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教师在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把师德作为评定职称、晋级提干的重要依据和人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以特色为目标为人才建设把握方向。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多,高校的内涵、办学形式以及人才质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愈显突出,高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生存与发展,特色已成为各类高校当前以及未来竞争的焦点。所以,高校只有凝练特色,以特色求质量,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展示高校存在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科研与教学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谈得上发展和强大。
3.引导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高校科研团队应该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为依托,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研究为内容,由技能互补、知识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相互承担责任的高校教师组成的合作群体,这样可以引导团队更好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今后任何一所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最重要战略措施。为此,作为高校党组织必须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规模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高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炳红,傅庆林.科研团队建设与党组织的推动作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353-355.
[2]陈新.探索新世纪高校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5):27-30.
[3]彭先桃.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J].东南亚纵横,2006,(6):73-75.
[4]陈开燕.浅论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途径[J].福建高教研究,2007,(4):39-41.
[5]陆雪梅,秦洁.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人才使用策略[J].高校教育研究,2004,(3):134-134.
[6]祁予.略论高校中的人才使用方略[J].同济高教研究,2001,(3):74-76.
[7]马筱聪.从院系人才引进谈高校师资引进机制的逐步完善[J].教学研究,2009,(5):26-28.
[8]胡洁.普通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0,(1):6-9.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资助项目(2010006)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党组织;特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8-02
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学校特色、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今后任何一所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最重要战略措施。
一、人才建设模式
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学校的工作始终以人才工作为中心,不断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在全校上下进一步强化“人才强校”的理念,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中的战略核心。
1.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顺应人才国际化趋势,重点引进有国际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优秀人才。重视吸引留学回国人员到学校任教,重点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形成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地改善人才队伍结构,迅速促进人才国际化构成的有效途径。
2.吸纳国内顶尖人才。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强国内顶尖人才吸纳工作。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规律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适应社会大环境需要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引进教师时,既要补充普通教师队伍,也要注重引进人才的质量;既要引进学科急需的优秀科研人才,也要引进高水平的教学名师。
3.重视校内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是有效方式,但培养校内人才是根本。学校应该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在做好学位和学历继续提高的同时,更要注意完善以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的继续教育制度。
二、人才使用
培养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人才较密集,如何使人才对高校的发展相比对人才建设更为重要呢?
1.针对不同年龄阶梯,合理使用人才。高校在人才建设过程中,针对刚刚步入高校任教的青年教师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无从入手等特点,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教育心理、教学理论方法等的学习和教育。
2.量才施用。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从心理学方面看有性格的差异、气质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从用人方面看,有专业知识的差异、专业特长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气质存在差异等。既然人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那么他与其任职的工作岗位就要相互匹配,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才大用。
3.扬长避短。高等学校是人才密集的地方,所从事的专业有许多,所处岗位也大不相同,如科研、教学、管理等。一个知识渊博、学历高、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他从事科研工作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超过从事教学工作,同理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从事管理工作并不一定适合。
三、人才考核
高等学校不仅要在生活、工作上严格管理,还要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进行管理约束,量化人才教学与科研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发挥人才作用。
1.人才考核工作要定期定量。人才考核工作,首先需要对教学与科研工作量进行规定。根据不同的岗位制订不同的量化标准,明确人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同时,人才考核工作必须定期,定期考核不仅可以使人才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规划,而且可以适当增进人才压力,促进人才不断努力。
2.人才考核工作要奖惩分明。对于成绩突出的、超额完成任务的人才,高校应该进行奖励;而对于成绩不佳、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人,学校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果没有奖惩措施,工作好坏没有差别,那么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就会更加懒得,得过且过,另一方面也会打击成绩突出者的工作积极性,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加强党组织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领导
高等学校一定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党组织对人才建设的领导,为人才把握好方向,突出学校的特色,才能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规模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1.党组织加强师德建设。人才必须以德为先,再好的人才道德不行,也为社会做不出贡献。人才能力强,干违法乱纪事情社会危害更大,有高校教师运用掌握知识制造毒品,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就是明显实例。高校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用高要求师德标准规范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师德作为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教师在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把师德作为评定职称、晋级提干的重要依据和人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以特色为目标为人才建设把握方向。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多,高校的内涵、办学形式以及人才质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愈显突出,高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生存与发展,特色已成为各类高校当前以及未来竞争的焦点。所以,高校只有凝练特色,以特色求质量,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展示高校存在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科研与教学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谈得上发展和强大。
3.引导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高校科研团队应该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为依托,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研究为内容,由技能互补、知识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相互承担责任的高校教师组成的合作群体,这样可以引导团队更好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今后任何一所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最重要战略措施。为此,作为高校党组织必须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规模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高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炳红,傅庆林.科研团队建设与党组织的推动作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353-355.
[2]陈新.探索新世纪高校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5):27-30.
[3]彭先桃.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J].东南亚纵横,2006,(6):73-75.
[4]陈开燕.浅论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途径[J].福建高教研究,2007,(4):39-41.
[5]陆雪梅,秦洁.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人才使用策略[J].高校教育研究,2004,(3):134-134.
[6]祁予.略论高校中的人才使用方略[J].同济高教研究,2001,(3):74-76.
[7]马筱聪.从院系人才引进谈高校师资引进机制的逐步完善[J].教学研究,2009,(5):26-28.
[8]胡洁.普通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0,(1):6-9.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资助项目(20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