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都周刊:今年7月26日,是天则经济研究所成立20周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间智库,天则经济研究所20年的发展沉浮与中国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你怎么看待天则所和中国这二十年发展的关系呢?如何评价这二十年?
茅于轼:天则所的过去二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二十年。在这一过程中,天则所并不是旁观者,而且是尽全力在推进这个过程。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走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人,往往冒了很大的风险,相反拖后腿阻碍改革的人,往往有保险箱保护的。
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并不求什么奖励,也没有任何个人的目标,相反倒是冒了很大的风险。我们只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一些,减少一些障碍。这也是一切追求变化,希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人的共同愿望。
南都周刊:当初筹备天则所的初衷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我看了咱们《天则2012年鉴》,里面还列出了财务报告,去年收入504万元,对于一个民间智库来说,公益和盈利该如何协调?
茅于轼:20年前,是盛洪、唐寿宁等邀请我加入天则所。当时我还没有从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退休,虽然年龄到了(64岁),但精力还不错,还能够继续工作。本来想退休后,总算静下心来写几本书。由于天则所缺人,我就正式办了退休手续,加入了天则所。
当时盛洪是天则所的负责人,但后来他应芝加哥大学的邀请去了美国,我不得已就担起天则所负责人的责任。我这辈子就没当过领导,更没有承担一个单位财务自力更生的能力。因此,当时筹款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当时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十分活跃。我们本来以为做学问应该能在市场上赚钱。没想到知识这种产品是公共消费品,众多的人可以重复使用,它是没有产权的,很难卖钱。
经过两三年的摸索,逐渐确立了天则所的定位。我们是一个研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的机构,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可是在中国政府不会购买独立研究所的服务,政府未必喜欢听不同的声音。所以天则所经费的来源只能靠募捐。去年我自己也捐了130多万,盛洪大概是7万多。
南都周刊:我们也知道,《2030年的中国》,是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项目。但实际上天则所也有不少参与,作为民间智库,如何能够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你觉得天则所做到这一点了吗?
茅于轼:天则所在这20年中经历的种种挑战,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个记号。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努力推进以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解释何以市场能够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同时,我们又积极主张引进民营经济。
我们学习哈耶克和科斯,去解释经济自由主义是什么,为何社会需要它。我们也更主张保护人权取消特权。可以说很多研究,天则所都走在社会的前沿,同时不可避免地冒了很大的风险。
南都周刊:那么,你因为感到很多困难和困惑吗?天则所这20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立发声和研究,对此你怎么评价?
茅于轼:天则所一共也才20多人,我们想保持自己的独立,但是毫不隐瞒地说,很困难。我们说话,很多人不愿意听,但加以限制。独立的声音更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我们做华南研究中心,也是想回到改革开放最初的前沿阵地。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这方面并不是没有进步,而是在方向上缺失了科学和逻辑。我们呼吁民主和科学,我们不需要没有科学的民主,没有逻辑的革命。至今相当多的中国人不愿意接受历史事实,不肯用理性思考,偏执地固执己见。这一状况不改变,要让中国进步实在是很难改变。
科学就是追求真理,一个是“真”、一个是“理”。“真”就是事实,“理”就是逻辑。科学第一步要了解事实,不能用自己想象的东西代替事实,不承认事实。中国人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要有追求科学的态度,要能求真、求理。
每个人都生存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因为主观上的不同,不能完整地了解世界,戴着有色眼镜。我们要不断地将颜色降低,很多事情有事实依据但没逻辑,我们应该恢复我们的科学性。重新提倡科学思维,这比民主和革命更重要。接受不同的意见,才能发现更好的道路,规范我们的行为。
南都周刊:我们也知道,天则所的20年,也是承前启后的20年,如今有了新鲜血液加入,你对他们和天则所,有何期许?
茅于轼:在纪念天则所成立20周年的时候,展望未来我充满着乐观的情绪。不过对于民间智库的作用,确实起到了一些,但是很小。我们在国企、税收、资源、价格、特权和土地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的研究,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反响。
我们坚持了20年,还将坚持下去。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民间智库,我们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从善意出发,我们的常务理事也不断在讨论,看看路有没有走偏,大家一定要多谅解,多支持。
茅于轼:天则所的过去二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二十年。在这一过程中,天则所并不是旁观者,而且是尽全力在推进这个过程。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走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人,往往冒了很大的风险,相反拖后腿阻碍改革的人,往往有保险箱保护的。
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并不求什么奖励,也没有任何个人的目标,相反倒是冒了很大的风险。我们只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一些,减少一些障碍。这也是一切追求变化,希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人的共同愿望。
南都周刊:当初筹备天则所的初衷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我看了咱们《天则2012年鉴》,里面还列出了财务报告,去年收入504万元,对于一个民间智库来说,公益和盈利该如何协调?
茅于轼:20年前,是盛洪、唐寿宁等邀请我加入天则所。当时我还没有从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退休,虽然年龄到了(64岁),但精力还不错,还能够继续工作。本来想退休后,总算静下心来写几本书。由于天则所缺人,我就正式办了退休手续,加入了天则所。
当时盛洪是天则所的负责人,但后来他应芝加哥大学的邀请去了美国,我不得已就担起天则所负责人的责任。我这辈子就没当过领导,更没有承担一个单位财务自力更生的能力。因此,当时筹款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当时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十分活跃。我们本来以为做学问应该能在市场上赚钱。没想到知识这种产品是公共消费品,众多的人可以重复使用,它是没有产权的,很难卖钱。
经过两三年的摸索,逐渐确立了天则所的定位。我们是一个研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的机构,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可是在中国政府不会购买独立研究所的服务,政府未必喜欢听不同的声音。所以天则所经费的来源只能靠募捐。去年我自己也捐了130多万,盛洪大概是7万多。
南都周刊:我们也知道,《2030年的中国》,是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项目。但实际上天则所也有不少参与,作为民间智库,如何能够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你觉得天则所做到这一点了吗?
茅于轼:天则所在这20年中经历的种种挑战,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个记号。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努力推进以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解释何以市场能够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同时,我们又积极主张引进民营经济。
我们学习哈耶克和科斯,去解释经济自由主义是什么,为何社会需要它。我们也更主张保护人权取消特权。可以说很多研究,天则所都走在社会的前沿,同时不可避免地冒了很大的风险。
南都周刊:那么,你因为感到很多困难和困惑吗?天则所这20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立发声和研究,对此你怎么评价?
茅于轼:天则所一共也才20多人,我们想保持自己的独立,但是毫不隐瞒地说,很困难。我们说话,很多人不愿意听,但加以限制。独立的声音更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我们做华南研究中心,也是想回到改革开放最初的前沿阵地。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这方面并不是没有进步,而是在方向上缺失了科学和逻辑。我们呼吁民主和科学,我们不需要没有科学的民主,没有逻辑的革命。至今相当多的中国人不愿意接受历史事实,不肯用理性思考,偏执地固执己见。这一状况不改变,要让中国进步实在是很难改变。
科学就是追求真理,一个是“真”、一个是“理”。“真”就是事实,“理”就是逻辑。科学第一步要了解事实,不能用自己想象的东西代替事实,不承认事实。中国人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要有追求科学的态度,要能求真、求理。
每个人都生存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因为主观上的不同,不能完整地了解世界,戴着有色眼镜。我们要不断地将颜色降低,很多事情有事实依据但没逻辑,我们应该恢复我们的科学性。重新提倡科学思维,这比民主和革命更重要。接受不同的意见,才能发现更好的道路,规范我们的行为。
南都周刊:我们也知道,天则所的20年,也是承前启后的20年,如今有了新鲜血液加入,你对他们和天则所,有何期许?
茅于轼:在纪念天则所成立20周年的时候,展望未来我充满着乐观的情绪。不过对于民间智库的作用,确实起到了一些,但是很小。我们在国企、税收、资源、价格、特权和土地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的研究,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反响。
我们坚持了20年,还将坚持下去。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民间智库,我们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从善意出发,我们的常务理事也不断在讨论,看看路有没有走偏,大家一定要多谅解,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