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上课并不像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①当代学生思维尤其活跃、想象尤其丰富。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课堂“插话”现象也随之增多,语文课堂上更不例外。
在国外,“插话”被认为是一种互动沟通,他们认为在前进的道路上,学生过于含蓄反是一块绊脚石。但在国内,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往往武断地认定上课插话是一种违反纪律的不好品行。
确实,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自制力也不够好,难免会出现错误,而且往往会对课堂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可能扰乱教师的教学预设,但是假如老师一味粗暴否定的话,不单以后再难听到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被打击。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在愤怒之际失手打了一个男孩的耳光,后来他感叹自己“从教育绳索上失足跌落下来”②。对待插话也是如此,所谓“高压之下,草木难萌”,学生插话被抑制了,但思维火花也被阻遏了。这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
既然插话是不可避免的,语文教师何不化不利为有利,善待学生的课堂“插话”,把它变成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让插话成为自己更好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收到更好教学实效的武器,让插话脱去丑陋的外衣,变得美丽起来呢?
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第一,从思想上肯定学生插话的合理合情,这是真正做到善待插话的前提。
生命生长,固然需要一定的纪律和秩序作为前提和保障,但生命活力的展现则更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特别尊重个体体验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去思考。”③我们讲究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了给孩子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如果学生经过教育变成了只会倾听作者言说只会接受教师思想的“储蓄罐”,那中国的未来真是不堪设想。
江泽民曾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④只有教师从思想上肯定插话的学生,才可能慎重对待插话,才是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才能真正让学生逐步迈向自主、自强、自信、自立。
第二,因类而异合情合理引导插话,把插话转化为有利的教学契机,借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提高学生“插话”的水平,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笔者仔细回顾这些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插话大概是以下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上课好表现,或出于渴望引起老师的注意,不懂约束自己,随心所欲,有些时候就表现为胡乱插话;更多是第二类,上课确实认真听讲着,因为老师提出的话题他十分熟悉,或者对某些问题有困惑或者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课堂中控制不住喊了出来。
对待不同的插话,切忌一味简单对待。一味廉价赞颂或一味粗暴指责都是浮光掠影,对于教学教育没有一点益处。
对第一类学生,教师上课可以用善意的嗔怪或者温和的暗示警醒他约束好自己,也可以采用多提问的方式让他集中注意方向。课后的工作更重要,教师及时找他谈话,推心置腹地提醒他,不认真听课会导致的后果。然后明确告诉他,老师一直很重视他,并且提示他如何正确展示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行动让他感受到被关注。有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学生心底都渴望老师能喜欢他,自然会自觉主动地要求上进,更好的约束自己,以期得到更多的赞赏。笔者曾经遇见过一些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因为成绩差,不受重视,常遭批评,所以走到了教师的对立面,他们上课常开小差常捣乱。但是当我采用上述方式诚心对待他们之后,他们变了,我的语文课总是学得津津有味,不管是预习复习,总是很主动不拖拉,语文考试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他们也让我相信,学生内心深处都是要求上进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把这种内心激发出来。当我们把插话当做师生沟通的契机,就营造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切入。借插话之后的促膝详谈,了解学生所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真心的关爱去感染学生,用出色的课堂教学去征服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自己尊敬自己,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听课,就不会再是头疼的问题。
胡乱插话本不是好事,现在却成了促进学生爱老师爱语文的契机,这叫“化丑为美”。
第二类学生,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类。对他们,因为并非是纯粹的扰乱纪律,所以不仅不能随意批评导致课堂积极性降低,也不能听之任之或者简单处理,以致插话仅仅只停留在插话阶段。
这类插话分成两种情况,一是跟课堂内容相关的无意义插话,这类插话上课时可以采用蜻蜓点水幽默化解法,不着痕迹地把思维收拢。比如教授七年级上册的古文《幼时记趣》⑤,这是一篇很贴近学生童年生活的文言短文。教学时,每个学生都兴致高昂,整个课堂气氛非常好。在讲解到庞然大物之趣时,突然有一个学生插话扯到了他自己小时候做的糗事,教室里哄堂大笑,学生也都看着他,没人听我继续讲下去。我没有发怒,而是幽默评价糗事中展现出来的学生的童年的天真无邪,以此让他们与作者形成了共鸣,更深刻体会到作者的“童趣”,然后再顺势引回到课堂正题其他的幼时记“趣”,收回了过分发散的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课后,我又寻找机会与学生们讨论上课插话的问题,让他们认识到上课插话应该注意有所约束。上课的幽默化解和课后的延伸教育,双管齐下,巧妙的将插话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既维护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挫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使学生产生回忆、想象,“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同时又让学生自省到了积极发言不是信口开河而慎重选择自己插话时的内容。
另一情况是学生提出文本中自己的困惑或者对问题的不同见解,针对这一类插话,教师要适时抓住契机生成课堂教学新的灿烂。比如开始教授《社戏》⑥“偷豆”这个情节时,有学生突然打断了我的讲课,质疑道:“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怎么在文中却变成了值得津津乐道的趣事,迅哥儿还说,再也没吃过那晚那么好的豆。难道鲁迅先生是在提倡偷盗么?”我一愣,备课过程中,这个问题我忽略了,但学生提问了,我就不能置之不顾。况且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表明的正是他有强烈的道德感。他的插话也提醒我,也许还有很多学生对此心存困惑。必须对这一情节进行分析,不然会误导学生。于是我冷静下来,先表扬了他的敢于质疑,然后引导学生仔细研读分析文本,看看文章中有没有能解释这个疑问的。学生陆续找到了偷豆的动机是为了“请客迅哥儿”,然后又找到决定偷豆偷哪家的要素是“大的多呢”,及至文章后来与六一公公的交谈,让学生慢慢总结出,文中的“偷豆”行为不属于偷的性质,仅仅是表现孩子们的热情好客,“偷”豆不在于豆的归属,只在于择优取豆,是农家子弟要把最好的成果贡献给朋友的那种淳朴。当看到学生热烈的探索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时,我庆幸,我抓住了学生的疑问,不仅巧妙地化解了插话,还把插话变成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更深刻理解了知识点,还掌握了阅读文本走进作者的方法——仔细研读文本才能得出真正的内涵。
更让我高兴的一层收获是,这类巧妙地引导插话,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发展了学生质疑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⑦,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⑧。讲堂变成了学堂,一言变成了群言,学生各抒己见,做到不唯书,不唯师,积极探索、大胆质疑,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开阔活跃,并逐步形成一种以质疑精神创新思维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积极认真地理解教育新理念,从根本上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与插话,无论是幼稚的还是成熟的,都要慎重对待,耐心引导,让插话不再只是扰乱纪律的插话,而是能生发更美丽教学实效的契机,让语文课堂成为让学生学会展翅翱翔的平台。
同时,语文教师可以把引导学生插话当成一项挑战,促使自己经常反思教学从而完善自己,也可以训练自己课堂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教育教學方向和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使教学更出彩更生机勃勃。
没有教师喜欢课堂上如处无人旷野般的独自呐喊,也没有教师愿意培养出只会唯唯诺诺的学生,那么请睿智地善待语文课堂上的插话,培养学生成才,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双赢,何乐而不为呢?让“插话”变得美丽起来吧!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②郝经春主编《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③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④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6-15。)
⑤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第一册。
⑥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
⑦张楠主编《杏坛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0-12。)
⑧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1998-4。)
钱志萍,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无锡,浙江师范大学2009级在职教育硕士。责任编校:剑 男
在国外,“插话”被认为是一种互动沟通,他们认为在前进的道路上,学生过于含蓄反是一块绊脚石。但在国内,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往往武断地认定上课插话是一种违反纪律的不好品行。
确实,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自制力也不够好,难免会出现错误,而且往往会对课堂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可能扰乱教师的教学预设,但是假如老师一味粗暴否定的话,不单以后再难听到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被打击。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在愤怒之际失手打了一个男孩的耳光,后来他感叹自己“从教育绳索上失足跌落下来”②。对待插话也是如此,所谓“高压之下,草木难萌”,学生插话被抑制了,但思维火花也被阻遏了。这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
既然插话是不可避免的,语文教师何不化不利为有利,善待学生的课堂“插话”,把它变成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让插话成为自己更好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收到更好教学实效的武器,让插话脱去丑陋的外衣,变得美丽起来呢?
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第一,从思想上肯定学生插话的合理合情,这是真正做到善待插话的前提。
生命生长,固然需要一定的纪律和秩序作为前提和保障,但生命活力的展现则更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特别尊重个体体验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去思考。”③我们讲究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了给孩子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如果学生经过教育变成了只会倾听作者言说只会接受教师思想的“储蓄罐”,那中国的未来真是不堪设想。
江泽民曾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④只有教师从思想上肯定插话的学生,才可能慎重对待插话,才是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才能真正让学生逐步迈向自主、自强、自信、自立。
第二,因类而异合情合理引导插话,把插话转化为有利的教学契机,借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提高学生“插话”的水平,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笔者仔细回顾这些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插话大概是以下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上课好表现,或出于渴望引起老师的注意,不懂约束自己,随心所欲,有些时候就表现为胡乱插话;更多是第二类,上课确实认真听讲着,因为老师提出的话题他十分熟悉,或者对某些问题有困惑或者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课堂中控制不住喊了出来。
对待不同的插话,切忌一味简单对待。一味廉价赞颂或一味粗暴指责都是浮光掠影,对于教学教育没有一点益处。
对第一类学生,教师上课可以用善意的嗔怪或者温和的暗示警醒他约束好自己,也可以采用多提问的方式让他集中注意方向。课后的工作更重要,教师及时找他谈话,推心置腹地提醒他,不认真听课会导致的后果。然后明确告诉他,老师一直很重视他,并且提示他如何正确展示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行动让他感受到被关注。有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学生心底都渴望老师能喜欢他,自然会自觉主动地要求上进,更好的约束自己,以期得到更多的赞赏。笔者曾经遇见过一些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因为成绩差,不受重视,常遭批评,所以走到了教师的对立面,他们上课常开小差常捣乱。但是当我采用上述方式诚心对待他们之后,他们变了,我的语文课总是学得津津有味,不管是预习复习,总是很主动不拖拉,语文考试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他们也让我相信,学生内心深处都是要求上进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把这种内心激发出来。当我们把插话当做师生沟通的契机,就营造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切入。借插话之后的促膝详谈,了解学生所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真心的关爱去感染学生,用出色的课堂教学去征服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自己尊敬自己,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听课,就不会再是头疼的问题。
胡乱插话本不是好事,现在却成了促进学生爱老师爱语文的契机,这叫“化丑为美”。
第二类学生,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类。对他们,因为并非是纯粹的扰乱纪律,所以不仅不能随意批评导致课堂积极性降低,也不能听之任之或者简单处理,以致插话仅仅只停留在插话阶段。
这类插话分成两种情况,一是跟课堂内容相关的无意义插话,这类插话上课时可以采用蜻蜓点水幽默化解法,不着痕迹地把思维收拢。比如教授七年级上册的古文《幼时记趣》⑤,这是一篇很贴近学生童年生活的文言短文。教学时,每个学生都兴致高昂,整个课堂气氛非常好。在讲解到庞然大物之趣时,突然有一个学生插话扯到了他自己小时候做的糗事,教室里哄堂大笑,学生也都看着他,没人听我继续讲下去。我没有发怒,而是幽默评价糗事中展现出来的学生的童年的天真无邪,以此让他们与作者形成了共鸣,更深刻体会到作者的“童趣”,然后再顺势引回到课堂正题其他的幼时记“趣”,收回了过分发散的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课后,我又寻找机会与学生们讨论上课插话的问题,让他们认识到上课插话应该注意有所约束。上课的幽默化解和课后的延伸教育,双管齐下,巧妙的将插话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既维护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挫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使学生产生回忆、想象,“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同时又让学生自省到了积极发言不是信口开河而慎重选择自己插话时的内容。
另一情况是学生提出文本中自己的困惑或者对问题的不同见解,针对这一类插话,教师要适时抓住契机生成课堂教学新的灿烂。比如开始教授《社戏》⑥“偷豆”这个情节时,有学生突然打断了我的讲课,质疑道:“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怎么在文中却变成了值得津津乐道的趣事,迅哥儿还说,再也没吃过那晚那么好的豆。难道鲁迅先生是在提倡偷盗么?”我一愣,备课过程中,这个问题我忽略了,但学生提问了,我就不能置之不顾。况且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表明的正是他有强烈的道德感。他的插话也提醒我,也许还有很多学生对此心存困惑。必须对这一情节进行分析,不然会误导学生。于是我冷静下来,先表扬了他的敢于质疑,然后引导学生仔细研读分析文本,看看文章中有没有能解释这个疑问的。学生陆续找到了偷豆的动机是为了“请客迅哥儿”,然后又找到决定偷豆偷哪家的要素是“大的多呢”,及至文章后来与六一公公的交谈,让学生慢慢总结出,文中的“偷豆”行为不属于偷的性质,仅仅是表现孩子们的热情好客,“偷”豆不在于豆的归属,只在于择优取豆,是农家子弟要把最好的成果贡献给朋友的那种淳朴。当看到学生热烈的探索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时,我庆幸,我抓住了学生的疑问,不仅巧妙地化解了插话,还把插话变成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更深刻理解了知识点,还掌握了阅读文本走进作者的方法——仔细研读文本才能得出真正的内涵。
更让我高兴的一层收获是,这类巧妙地引导插话,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发展了学生质疑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⑦,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⑧。讲堂变成了学堂,一言变成了群言,学生各抒己见,做到不唯书,不唯师,积极探索、大胆质疑,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开阔活跃,并逐步形成一种以质疑精神创新思维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积极认真地理解教育新理念,从根本上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与插话,无论是幼稚的还是成熟的,都要慎重对待,耐心引导,让插话不再只是扰乱纪律的插话,而是能生发更美丽教学实效的契机,让语文课堂成为让学生学会展翅翱翔的平台。
同时,语文教师可以把引导学生插话当成一项挑战,促使自己经常反思教学从而完善自己,也可以训练自己课堂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教育教學方向和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使教学更出彩更生机勃勃。
没有教师喜欢课堂上如处无人旷野般的独自呐喊,也没有教师愿意培养出只会唯唯诺诺的学生,那么请睿智地善待语文课堂上的插话,培养学生成才,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双赢,何乐而不为呢?让“插话”变得美丽起来吧!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②郝经春主编《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③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④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6-15。)
⑤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第一册。
⑥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
⑦张楠主编《杏坛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0-12。)
⑧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1998-4。)
钱志萍,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无锡,浙江师范大学2009级在职教育硕士。责任编校:剑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