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課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教给学生阅读中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问
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下面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方法。
1.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文章的主旨内容作质疑提问,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如阅读教学《<呐喊>自序》,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来。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表迅速整理了鲁迅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追梦行动”,随后花大力气和学生一起研讨了文章的7、8、9、10四段,就作者在文学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态、情感以及反思重点进行了质疑提问。通过对这几个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的交流研讨,学生能有效突破本文的难点,从而很好地理解鲁迅这一次次痛苦的选择,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取更高的地位,而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2.就文章反复处提问。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总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在文章多次反复处提问往往能挖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问。穆旦的《赞美》一诗在每一个小节的末尾反复吟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种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细心品味,不难读出诗人表达的深意。
3.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按照常理,面对“一沟绝望的死水”,人们不会产生美感,但是诗人闻一多却在这种审美反常中写出了抒发其强烈爱国情感的《死水》一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独具的匠心。
4.就文章矛盾处提问。
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祝福》叙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大半生经历,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黑暗现实。但是文章的题目却和内容相矛盾。能不能就用主人公的姓名“祥林嫂”作为小说的标题?主人公的姓名究竟应不应该是“祥林嫂”?由于抓住了这个大矛盾,整个文章主题的解读进行得十分轻松,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5.通过变换角度提问。
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点──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运用替换比较法提问。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替换课文中的某个词语、某一句话,来比较其中的优劣。这是一种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如《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第三题的设计: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里的词语作比较,说明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其中的第2个句子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含苞待放)的”。替换比较可以选择的对象很多,如替换一种说法,替换一种思路,替换一种文体。在诗歌阅读鉴赏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大胆使用。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诚如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问题意识的指导,学生阅读的世界也就异彩纷呈。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教给学生阅读中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问
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下面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方法。
1.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文章的主旨内容作质疑提问,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如阅读教学《<呐喊>自序》,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来。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表迅速整理了鲁迅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追梦行动”,随后花大力气和学生一起研讨了文章的7、8、9、10四段,就作者在文学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态、情感以及反思重点进行了质疑提问。通过对这几个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的交流研讨,学生能有效突破本文的难点,从而很好地理解鲁迅这一次次痛苦的选择,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取更高的地位,而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2.就文章反复处提问。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总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在文章多次反复处提问往往能挖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问。穆旦的《赞美》一诗在每一个小节的末尾反复吟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种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细心品味,不难读出诗人表达的深意。
3.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按照常理,面对“一沟绝望的死水”,人们不会产生美感,但是诗人闻一多却在这种审美反常中写出了抒发其强烈爱国情感的《死水》一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独具的匠心。
4.就文章矛盾处提问。
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祝福》叙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大半生经历,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黑暗现实。但是文章的题目却和内容相矛盾。能不能就用主人公的姓名“祥林嫂”作为小说的标题?主人公的姓名究竟应不应该是“祥林嫂”?由于抓住了这个大矛盾,整个文章主题的解读进行得十分轻松,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5.通过变换角度提问。
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点──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运用替换比较法提问。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替换课文中的某个词语、某一句话,来比较其中的优劣。这是一种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如《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第三题的设计: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里的词语作比较,说明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其中的第2个句子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含苞待放)的”。替换比较可以选择的对象很多,如替换一种说法,替换一种思路,替换一种文体。在诗歌阅读鉴赏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大胆使用。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诚如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问题意识的指导,学生阅读的世界也就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