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谈到代表性的中国动画,没有人不会想到《大闹天宫》,它是中国动画艺术最高成就的指向标,这部动画精品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它从基本内容到全部形象都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对其人物造型的影响,并将创新精神恰如其分地渗透其中,形成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角色造型;成就
中国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49-1
在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人会怀疑《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和世界性的历史地位,它超越影像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质的艺术神韵。《大闹天宫》中人物造型在传统神佛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夸张处理,着重于刻画性格的典型性和形象的装饰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的集中体现。
《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张光宇,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创作过有关孙悟空题材的漫画《西游漫记》,他设计的角色造型以“古雅”和“神奇”取胜,这是美术家在传统艺术中提炼和升华从而进行再创作的结果。影片的主角孙悟空从整个形象来看,他的样貌、衣着、性格和动作是与人们心目中那个了不起的英雄相吻合的。孙悟空是猴,具有猴子活泼机灵的特征;他同时又是神,具有凡人没有的变幻身形的本领;他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高贵品质。在兼具这三种特征的交融下,成功塑造了一个伟大英雄的形象。
孙悟空的形象借鉴了戏剧脸谱、民间皮影、民间版画和年画等传统艺术作为参考,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了简化、整合,着重于色彩的表现和面部表情的刻画。最终创造出头戴软帽、脸谱像一个倒置的仙桃、尖嘴、长着一双锐利的金睛火眼、长腿蜂腰、腰围虎皮、手大胳膊细的孙悟空形象,而且在色彩、线条的处理上充分保持与人物的装饰性形象相吻合,参考了民间绘画和木刻的特点,线条精准简练,以红、黄、绿这样装饰性浓重鲜明的色彩作为孙悟空形象设色的主要成分,使孙悟空兼具传统的视觉美感和现代的简洁风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光明磊落、坦率爽朗、神通广大、英勇无畏”的孙悟空形象。
在设计其他人物形象时,也参照了传统民间艺术与角色性格的结合。设计的其他几个反面人物的造型也颇具特色。比如玉帝的形象就被设计者构思得极为巧妙。玉帝取自民间年画中天神、财神、文武门神、灶王等形象加以变化而来,低垂慵懒的眼皮、白胖雍容的脸庞、精致修长的手指,在鼻梁上还有一快淡淡的脂粉,一看便知是一个无所用心、养尊处优之人。脸部的下垂和额间的纹路,表现了人物的年纪。柳叶眉还有他的五缕胡子呈对称分布,突出人物表面祥和、严肃,实则骨子里昏庸、空虚的本质的反差,更加增强了他平日里端庄与情绪激动时眉间暴露出凶恶本质的强烈反差,生动直接地描绘出玉皇大帝奸刁和伪善的性格。
在塑造太白金星形象时,设计者让观众粗看时觉得也貌似是一个温和忠厚、仙风道骨的长者形象,尤其是他胸前那一缕长长的白胡子给人一种很仁厚、慈祥的假象,但是当我们仔细看到他脸上那一双三角眼时,一个精于权术、谄媚的弄臣形象便十分鲜明,这也正是祥和的老者外表和奸诈狡猾的丑恶本质的统一,正是我国民间文化中奸诈、阴险小人的典型形象。他两次去花果山对孙悟空招安,表面谦和有礼,在背后却不屑地拂袖离去,鲜活地揭示了他心怀叵测的特点。太白金星帽子的两条带子,设计者在影片中别具匠心地作了一段艺术处理:他得意时带子随风舞动,而失意时带子也随之变得垂落无力,这个带子看似很简单,却能够跟随人物情绪随风摆动,被赋予了浓重的隐喻色彩,不得不说这一笔真是精彩绝伦。
而三太子哪吒与我们熟知的《哪吒闹海》中正直善良的小英雄截然不同,他在本片中仗势欺人、刁蛮无理,是统治阶级的爪牙,他虽是一副粉嫩圆润的小孩模样,脸上充满着娇气和嫩气,却配了一双三角眼和竖立的眉毛,嘴巴下撇透露出一丝凶气,再加上背上挂着乾坤圈,腰上系着红肚兜,脚上踏着风火轮,寥寥几笔一个活脱脱的仗势欺人、骄横、暴戾的小无赖形象就被勾勒出来了。李天王更是霸气十足,他手托宝塔,肩膀被高高架起,一副盛气凌人、庄重威严的样子一览无遗,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最后在土地公的形象创造上也很值得一说:一个圆圆的脑袋和五短的身材配上一顶可爱的帽子,眉毛鼻子和胡子几乎都挤在一起,憨态可掬。他还不时地打个喷嚏,更是将滑稽可爱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大闹天宫》中的形象都蕴含了传统艺术中丰富的内涵,片中人物形象古朴厚重,动态生动有力。无论总的造型刻画,还是一举手、一投足的设计,都是颇具匠心的。追求的是一种“容纳百川而独树一帜”的风格,影片想象力丰富,表现手法大胆夸张,做到了寄深意于幻想的形式之中,寓褒贬于形象的刻画之中,取得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丰饶.中国动画:路慢慢其修远兮[J].传媒,2008,(09).
[2]耿兰峰.试论当代中国动画发展中的民族性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8,(01).
[3]张松林.追寻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J].当代电影,1985,(02).
[4]李雷.我国动画艺术中装饰性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9,(03).
[5]张松林.寻觅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王思涵,女,宁夏银川人,硕士学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动画设计)。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角色造型;成就
中国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49-1
在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人会怀疑《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和世界性的历史地位,它超越影像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质的艺术神韵。《大闹天宫》中人物造型在传统神佛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夸张处理,着重于刻画性格的典型性和形象的装饰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的集中体现。
《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张光宇,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创作过有关孙悟空题材的漫画《西游漫记》,他设计的角色造型以“古雅”和“神奇”取胜,这是美术家在传统艺术中提炼和升华从而进行再创作的结果。影片的主角孙悟空从整个形象来看,他的样貌、衣着、性格和动作是与人们心目中那个了不起的英雄相吻合的。孙悟空是猴,具有猴子活泼机灵的特征;他同时又是神,具有凡人没有的变幻身形的本领;他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高贵品质。在兼具这三种特征的交融下,成功塑造了一个伟大英雄的形象。
孙悟空的形象借鉴了戏剧脸谱、民间皮影、民间版画和年画等传统艺术作为参考,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了简化、整合,着重于色彩的表现和面部表情的刻画。最终创造出头戴软帽、脸谱像一个倒置的仙桃、尖嘴、长着一双锐利的金睛火眼、长腿蜂腰、腰围虎皮、手大胳膊细的孙悟空形象,而且在色彩、线条的处理上充分保持与人物的装饰性形象相吻合,参考了民间绘画和木刻的特点,线条精准简练,以红、黄、绿这样装饰性浓重鲜明的色彩作为孙悟空形象设色的主要成分,使孙悟空兼具传统的视觉美感和现代的简洁风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光明磊落、坦率爽朗、神通广大、英勇无畏”的孙悟空形象。
在设计其他人物形象时,也参照了传统民间艺术与角色性格的结合。设计的其他几个反面人物的造型也颇具特色。比如玉帝的形象就被设计者构思得极为巧妙。玉帝取自民间年画中天神、财神、文武门神、灶王等形象加以变化而来,低垂慵懒的眼皮、白胖雍容的脸庞、精致修长的手指,在鼻梁上还有一快淡淡的脂粉,一看便知是一个无所用心、养尊处优之人。脸部的下垂和额间的纹路,表现了人物的年纪。柳叶眉还有他的五缕胡子呈对称分布,突出人物表面祥和、严肃,实则骨子里昏庸、空虚的本质的反差,更加增强了他平日里端庄与情绪激动时眉间暴露出凶恶本质的强烈反差,生动直接地描绘出玉皇大帝奸刁和伪善的性格。
在塑造太白金星形象时,设计者让观众粗看时觉得也貌似是一个温和忠厚、仙风道骨的长者形象,尤其是他胸前那一缕长长的白胡子给人一种很仁厚、慈祥的假象,但是当我们仔细看到他脸上那一双三角眼时,一个精于权术、谄媚的弄臣形象便十分鲜明,这也正是祥和的老者外表和奸诈狡猾的丑恶本质的统一,正是我国民间文化中奸诈、阴险小人的典型形象。他两次去花果山对孙悟空招安,表面谦和有礼,在背后却不屑地拂袖离去,鲜活地揭示了他心怀叵测的特点。太白金星帽子的两条带子,设计者在影片中别具匠心地作了一段艺术处理:他得意时带子随风舞动,而失意时带子也随之变得垂落无力,这个带子看似很简单,却能够跟随人物情绪随风摆动,被赋予了浓重的隐喻色彩,不得不说这一笔真是精彩绝伦。
而三太子哪吒与我们熟知的《哪吒闹海》中正直善良的小英雄截然不同,他在本片中仗势欺人、刁蛮无理,是统治阶级的爪牙,他虽是一副粉嫩圆润的小孩模样,脸上充满着娇气和嫩气,却配了一双三角眼和竖立的眉毛,嘴巴下撇透露出一丝凶气,再加上背上挂着乾坤圈,腰上系着红肚兜,脚上踏着风火轮,寥寥几笔一个活脱脱的仗势欺人、骄横、暴戾的小无赖形象就被勾勒出来了。李天王更是霸气十足,他手托宝塔,肩膀被高高架起,一副盛气凌人、庄重威严的样子一览无遗,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最后在土地公的形象创造上也很值得一说:一个圆圆的脑袋和五短的身材配上一顶可爱的帽子,眉毛鼻子和胡子几乎都挤在一起,憨态可掬。他还不时地打个喷嚏,更是将滑稽可爱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大闹天宫》中的形象都蕴含了传统艺术中丰富的内涵,片中人物形象古朴厚重,动态生动有力。无论总的造型刻画,还是一举手、一投足的设计,都是颇具匠心的。追求的是一种“容纳百川而独树一帜”的风格,影片想象力丰富,表现手法大胆夸张,做到了寄深意于幻想的形式之中,寓褒贬于形象的刻画之中,取得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丰饶.中国动画:路慢慢其修远兮[J].传媒,2008,(09).
[2]耿兰峰.试论当代中国动画发展中的民族性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8,(01).
[3]张松林.追寻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J].当代电影,1985,(02).
[4]李雷.我国动画艺术中装饰性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9,(03).
[5]张松林.寻觅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王思涵,女,宁夏银川人,硕士学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动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