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最近听了两组相同的课例,现以捕捉到的镜头分析解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视角”。
镜头1
今天,我们开始听写本课的十个生字词。教师开始报词语,学生写词语。老师将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报完,学生将词语写完。这是我们教师常规的报听写的方式。学生的生词掌握的正确率在老师一遍遍的听写中,以及自己的订正中得以提高。
……
镜头2
一日,听某位老师上课,课始检查环节,只见班上学生认真地写着词语,而报词的不是老师,是学生,一个又一个学生从不同的角落里报出词语。课后与老师交流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该班听写的词语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规定类词语,二是自选类词语。所有的词语都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报出,其他同学来写。比如:今天所学的课文有15个词语,按照学号的次序依次(按顺序或反序)进行。这样一来,班上的学生在听写之前,都能熟记本课所要掌握的词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一次的听写报词,都成了孩子一次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报出,后面的学生就会跟上,其中充满了挑战。那洪亮的声音,自信的诵词,让人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在学生报词结束的环节有个30秒钟的反思环节,在这环节里,学生要将最近常会写错的词语,一一反思性地写下。该教师无不自豪地对我说:自从实行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听写方式,学生特别喜爱听写这样的活动,对生字词能熟练地掌握,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机械性的抄写。
解析:同样的教学内容。镜头1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教师用自己的视角看课堂。镜头2的主角变成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教师用儿童的视角去看课堂。我们发现原来平常的听写中包含这样大的学问。看来,创新真的是无处不在。从儿童的视角去审视儿童和我们的课堂,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以上的听写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做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在这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自主成长所带来的幸福。
镜头3
课始,教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声母b、p、m。教师让学生猜谜语,教师在讲台上大声地说着:像一个6字的是什么?见学生没有举手,老师又说:右下半圆是什么?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这时有两三个学生举手发言。紧接着,教师又说:右上半圆是什么?小猴推车是什么?又是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
(旁边一听课教师对我说:一年级真是难教,真正听讲没有几个,你看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不会。)
……
可同样的一节课,另一位老师是这样上的。
镜头4
该教师课始部分也是复习检查学习昨天学过的声母b、p、m。但此时老师已经不是主角,老师说:我们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检查大家有没有掌握,好不好?一个学生出谜,一个学生来猜。到时我们请最遵守纪律的同学来说。老师先来个示范,两扇小门像我们学的什么声母?
接着便是学生照老师的样子的出题,其他的学生答题,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跃跃欲试,一个个俨然成了小老师,参与的激情高涨,不时有学生创造性地出题,学生间积极互动,完全忘记了教师的存在。
(这个班的学生真不错,你看回答得多好!旁边的一位教师小声地说。)
……
同样教学内容的两节课,一节有点死气沉沉,唯有教师在激情讲解,学生在应声附和;另一节生动有序,只见学生激情高涨,教师在组织引导。
解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节只见教师,而不见学生;一节只见学生,而不见教师。课堂是孩子的,空间也是孩子的,孩子是红花,老师是绿叶。老师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孩子学习语文服务的,切不可角色错位、本末倒置。意大利著名的光头足球裁判科里纳,因执法公正高效、处置果断而闻名世界足坛。当有记者请他介绍执法经验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让观众忘却我的存在吧。”是啊,绿茵场上运动员才是主角,绿茵场是运动员激情表演的场所,裁判只需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地进行。同样,课堂上作为教师要关注的是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老师是怎样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引导孩子们进行高效的学习的。
相同的案例,不一样的视角,折射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儿童视角的缺失。让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小学语文的课堂,期待春天的到来!
镜头1
今天,我们开始听写本课的十个生字词。教师开始报词语,学生写词语。老师将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报完,学生将词语写完。这是我们教师常规的报听写的方式。学生的生词掌握的正确率在老师一遍遍的听写中,以及自己的订正中得以提高。
……
镜头2
一日,听某位老师上课,课始检查环节,只见班上学生认真地写着词语,而报词的不是老师,是学生,一个又一个学生从不同的角落里报出词语。课后与老师交流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该班听写的词语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规定类词语,二是自选类词语。所有的词语都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报出,其他同学来写。比如:今天所学的课文有15个词语,按照学号的次序依次(按顺序或反序)进行。这样一来,班上的学生在听写之前,都能熟记本课所要掌握的词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一次的听写报词,都成了孩子一次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报出,后面的学生就会跟上,其中充满了挑战。那洪亮的声音,自信的诵词,让人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在学生报词结束的环节有个30秒钟的反思环节,在这环节里,学生要将最近常会写错的词语,一一反思性地写下。该教师无不自豪地对我说:自从实行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听写方式,学生特别喜爱听写这样的活动,对生字词能熟练地掌握,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机械性的抄写。
解析:同样的教学内容。镜头1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教师用自己的视角看课堂。镜头2的主角变成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教师用儿童的视角去看课堂。我们发现原来平常的听写中包含这样大的学问。看来,创新真的是无处不在。从儿童的视角去审视儿童和我们的课堂,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以上的听写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做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在这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自主成长所带来的幸福。
镜头3
课始,教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声母b、p、m。教师让学生猜谜语,教师在讲台上大声地说着:像一个6字的是什么?见学生没有举手,老师又说:右下半圆是什么?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这时有两三个学生举手发言。紧接着,教师又说:右上半圆是什么?小猴推车是什么?又是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
(旁边一听课教师对我说:一年级真是难教,真正听讲没有几个,你看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不会。)
……
可同样的一节课,另一位老师是这样上的。
镜头4
该教师课始部分也是复习检查学习昨天学过的声母b、p、m。但此时老师已经不是主角,老师说:我们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检查大家有没有掌握,好不好?一个学生出谜,一个学生来猜。到时我们请最遵守纪律的同学来说。老师先来个示范,两扇小门像我们学的什么声母?
接着便是学生照老师的样子的出题,其他的学生答题,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跃跃欲试,一个个俨然成了小老师,参与的激情高涨,不时有学生创造性地出题,学生间积极互动,完全忘记了教师的存在。
(这个班的学生真不错,你看回答得多好!旁边的一位教师小声地说。)
……
同样教学内容的两节课,一节有点死气沉沉,唯有教师在激情讲解,学生在应声附和;另一节生动有序,只见学生激情高涨,教师在组织引导。
解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节只见教师,而不见学生;一节只见学生,而不见教师。课堂是孩子的,空间也是孩子的,孩子是红花,老师是绿叶。老师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孩子学习语文服务的,切不可角色错位、本末倒置。意大利著名的光头足球裁判科里纳,因执法公正高效、处置果断而闻名世界足坛。当有记者请他介绍执法经验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让观众忘却我的存在吧。”是啊,绿茵场上运动员才是主角,绿茵场是运动员激情表演的场所,裁判只需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地进行。同样,课堂上作为教师要关注的是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老师是怎样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引导孩子们进行高效的学习的。
相同的案例,不一样的视角,折射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儿童视角的缺失。让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小学语文的课堂,期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