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资本逻辑全球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帝国主义”为分析视角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逻辑全球化构成了理解和把握现代世界秩序与国际关系本质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以民族国家中心为视角、基于竞争性国家资本分析框架勾画了20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矛盾及其转化趋势.21世纪帝国主义理论的不同阐释路径进一步揭示了金融资本霸权主导下世界体系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与权力主体分化,从不同角度呈现出隐匿于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权利体系表象之下的实际权力冲突.本文将20世纪以来帝国主义性质及其演化置于资本逻辑全球化的动态结构之中,以"世界市场构成资本运动的前提和结果"为出发点,揭示超越资本逻辑全球化的可能趋势如何从自身内在冲突中产生出来,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形态,阐明以和平主义为前提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与新型国际关系的世界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淡化和边缘化,形式主义现象颇为严重。《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鉴于此,教师应基于真实情境,组织真实练习,开展真实评价,使劳动教育深度有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得以培养,劳动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劳动教育;真实情境;深度实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摘要:好的课堂教学应表现为材简而意赅,在“留白”的意境中通透知识、建立联结、感受应用。比如,《倍的认识》一课用一幅情境图贯穿,《圆的面积》一课用一张图形纸串联,《比萨的故事》一课用一个生活故事引领。这样的课堂,具有“走向兒童”“朝向审美”的特点。  关键词:教学素材;留白;核心素养;倍的认识;圆的面积  相传,宋徽宗设立国画博士院后,常以考画取士。一次,他出了一道“竹锁桥边卖酒家”的考题,不少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