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诗词吟唱与古典诗词教学有效融合的方式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闽南语是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古汉语的活化石,吟唱艺术与古典诗词一直相生相伴,为此,我们尝试将闽南语诗词吟唱艺术与古典诗词的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促进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关键词:闽南语诗词吟唱; 古典诗词教学; 有效融合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是艺术的瑰宝。
  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闽南语是我国汉民族语言的“活化石”,它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原貌,用闽南语吟唱古诗词,就可还原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吟诗的情景。近几年来,我校结合地方特色,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将闽南语诗词吟唱引进中学校园,与古典诗词教学有机融合。其原因有三:
  第一,吟唱艺术濒危,抢救迫在眉睫。吟唱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与古典诗词相伴而生。无论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是乐府、古诗、唐诗、宋词等,都可以采用吟唱方式,以声传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说到:“声画妍媸,寄在吟咏。”又说:“声转於吻,玲玲如振玉;辞靡於耳,累累如贯珠。”这几句话道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吟唱艺术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古典诗词在吟唱艺术的以声传情下所展现的无穷魅力!
  然而,可惜的是,吟唱乐谱鲜少留存于世,资料甚为匮乏。而今,会吟唱者少之又少,并且大多年逾古稀,吟唱艺术陷入了濒危的困境。抢救任务迫在眉睫。
  第二,中原文化沿袭,传承得天独厚。据资料记载,晋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衣冠仕族被迫南渡,因怀念晋朝故土,将居住地的河流命名为“晋江”,后来也就把沿江地区统称为“晋江”。独特的历史渊源不仅为晋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而闽南语更是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古汉语的活化石。
  古汉语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经过历史的传承和演变,时至今日,其声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可归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八字。即古汉语“平声”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入声在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只在南方方言中还有保存,而闽南语便是那为数不多的仍保留着古汉语声调的一种方言。
  因此,研究古代汉语,吟唱古典诗词,进而了解古代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会说闽南话的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家乡诗风鼎盛,前辈热心传承。晋江是著名侨乡,人文荟萃,历代吟咏不绝,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是成立了晋江诗词学会,后来几个文化氛围浓厚的乡镇也纷纷成立自己的诗联社,借此团结广大诗词爱好者,继承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詩词文化,反映时代风貌。
  家乡诗风鼎盛,前辈们也热心传承,不遗余力。他们注意培养中青年诗词爱好者,定期编订诗刊、诗报。积极开展诗词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在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免费授课,为传承中华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广博的胸襟,感召了我们,推动了我们课题的研究。
  那么如何将闽南语诗词吟唱与古典诗词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呢?我们课题组做出了如下的尝试:
  一、吟唱为主,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可是现实是,中考只考诗词的背诵默写,所谓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本无从考查。所以受此影响,语文课上古诗词教法单一,乏善可陈。这样的课实在难以激起学生学诗、吟诗的兴趣,更不用说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了。
  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他们多数仍保留着小学时爱唱爱跳、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基础年段以吟唱为主,通过吟唱来带动他们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他们读诗、吟诗的兴趣。
  首先选取课本中出现的古诗词,初一以绝句、律诗为主,我们便以最朗朗上口的《夜雨寄北》开始,用闽南语带读,让学生跟读。因为闽南语有文读、白读之分,所以当学生读到与我们平时的读法不一样的地方,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继而反复诵读,直至能流畅地用闽南语诵读出来。接着老师再一句一句教唱,学生一句一句跟唱。伴以丰富多彩的吟唱形式,如男生独唱,女生独唱,小组竞唱,全班齐唱……不多久,学生便多能流利吟唱。
  几首诗教下来,他们发现绝句、律诗的吟唱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时再顺势引入《平仄歌》,让学生有“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的成就感,那么,激发他们对吟诗、学诗的兴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成立社团,开展活动
  在新课程形势下,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机会,那么就能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而社团无疑是最好的平台。
  于是,我们以高一高二能听、会讲闽南话的学生为主,从中挑选了近百名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了毓秀诗社。同时,经过一个阶段的精心策划和排练,我校成功举办了晋江市首届校园诗歌节活动。在诗歌节晚会上,诗社成员表演了形式多样的闽南语诗词吟唱节目,获得了与会专家及诗词爱好者的好评。学生们在社团中不仅锻炼了能力,而且更加坚定了对闽南语诗词吟唱艺术的热爱。
  我们还挑选诗社中优秀的成员进行集训,再讓他们回去教班上的同学吟唱,“老兵带新兵”,慢慢地扩大诗词吟唱艺术的影响力,在班级形成自觉的吟唱之风。通过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闽南语诗词吟唱活动,回过头来促进古典诗词的教学,提高诗词教学的质量。   三、广结诗缘,创造平台
  闽南语诗词吟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引进“活水”,所以我们走出去,到素有“中华第一诗村”美誉的南安贵峰诗村,与他们成为校外活动共建单位。每年暑假,我们毓秀诗社的成员去参加他们的公益课——贵峰读诗班。
  通过10多天的系统学习,学生掌握了近百首诗词的闽南语吟唱腔调,学习了诗词、联律的创作,真正体会到,诗词是集格律美、意境美、辞采美和含蓄美为一身的中国古代文学之瑰宝,感受到,原来吟唱这种我国传统的读诗方法,可以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将诗词中的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丰富发展。
  同时,我们将本地有影响力的吟唱专家、诗词爱好者请进来,为学生开讲座及学生诗作评析会。南安贵峰诗社也派出最优秀的师资,定期到我校开班授课,讲授吟唱艺术和格律诗的创作,提高师生的古诗词理论素养。
  此外,课题组还极力为师生创造发表平台,例如在校园内的多个醒目地带,展示师生的大量的优秀格律诗作;每学期收录并编订《毓秀诗集》;为颇具影响力的《晋江经济报》五里桥栏目供稿(截止目前已超过300首);鼓励同学用闽南语来吟唱自己的诗作,在校园广播站中播放。
  多渠道的展示平台,增强了学生吟诗、作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反过来,推动了古典诗词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通過一年多来的活动,实践证明,用闽南语吟唱古典诗词,既使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声韵和谐的特点,又使他们领略了优秀传统诗词文化深远的意境。这样的尝试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大有裨益,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总之,时代发展要求我们:传承闽南语诗词吟唱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而需要创新和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继续探寻,让“闽南语诗词吟唱”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传承、发扬和光大。
  参考文献:
  [1]古诗吟诵:返璞歸真的天籁[J]. 徐卫东.语文建设. 2015(16)
  [2]闽南童谣纵横谈[M]. 鹭江出版社 , 陈耕, 2008
  [3]诗词格律[M]. 中华书局 , 王力著, 2009
  [4]闽南方言大词典[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周长楫主编, 2006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 362200)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学校体育课的育人工作以德为出发点,分析了学校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简要阐明了学校体育育人的特殊优势.
摘要:美丽课堂来自于准确把握课堂,是处理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丽课堂的完美实施应从理解和尊重学生开始。理解和尊重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的明灯,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心。课堂教学之美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美丽课堂”之花才会越开越美! 课堂教学之美才会令人陶醉。  关键词:美丽课堂;理解;尊重;自信;赏识  美丽课堂来自于准确把握课堂,是处理课堂教学的艺术,
摘要: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贡献。本文将对校外教育的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及提升校外教育功能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校外教育;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功能提升  《中国教育改革和發展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教育事业的总目标是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指出: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全面
摘要:新课改以来,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有效实现学生素养的捷径。  关键词:语文能力;有效阅读;多媒体教学;课外活动;学生语文素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到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快速发展的科技力量为教学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多媒体的出现突破了初中语文教学受到空间和时
摘要: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阶层和老师们的重视,名校靠名师支撑,名师靠学校培训。本文就我们学校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课改;构建;促进成长  我们学校是一所课改名校,发展到今天仍然处于不败之地,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说是名优教师聚集的地方。为什么能造就这么多名师呢?我们主要是将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融为一体。如何实施校本“读—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
摘要:情感目标是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学生的兴趣、动机、自信力、意志力与合作精神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持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物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这就需要教师在物理课堂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长期激发过程中,会使学生形成长期稳定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较高的学习成绩。也对学生乐观向上、顽强坚韧性格的形成也有极大的帮助。在物理教
有人曾悲观地说,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现在的年轻人,精神缺钙,我们似乎正处在一个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的时代,生活在一个耻谈理想、自我至上的社会.也许这种论调太消极,然而,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发展。  关键词: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思维;发展  在新课程倡导“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把知识直接塞进学生的大脑中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构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华英学校导学课堂遵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通过制度引领提升课堂,校本教研丰富课堂,创设情
政治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刻板的的原理、理论,有没有一种善巧方便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形象直观、简单易学呢?教学教学就是学生越学越觉得容易、上瘾,越学越智慧。教者越教越觉得轻松、有趣,越教越智慧。  现代脑科学也逐步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一个人的左右半脑存在明显分工。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逻辑推理、数字符号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事物形象、音乐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