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其基础是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等。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力方法和技巧,了解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一) 以信息技术课为主阵地,开展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如果从一般使用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说,那么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能力则包括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与安装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技术系统,如何启动、运行与结束一个信息技术系统的工作,如何对于一个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等等。在信息技术课中从使用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1) 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尽管现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越来越简单,但是还必须人们自己去操作,包括启动信息系统进行工作,在任务完成以后关闭信息系统,选择所要使用的软件并且运行它,正确地进行人机会话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该学会一些安装、测试等简单操作。
( 2)信息系统的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
信息系统由软、硬件与人组成,硬件提供了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软件起着控制硬件系统工作、发挥信息系统性能的作用。一个信息系统使用的软件不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人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般信息系统制作者在同样的硬件系统上提供了大量适合小同需要的软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小同的软硬件组合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许多软件是通用的,可以从事某一个类别的工作,例如用来进行文字处理的软件有WPS 、WORD等,用来进行远程通讯与查询的有Outlook .Internet Explorer等。各种软件的使用力一法与信息的组织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在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软件工具这一点上,应该是信息能力力一面的一个共同要求。
( 3)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日的是获取信息与利用信息来改善工作与生活,因此,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人们需要的信息能力的一部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查找,以比较少的时间发现自己有用的信息。因特网是一个联结有数以于计个计算机的庞大信息资源,人们不可能把所有信息全部下载到自己使用的本地信息系统中来,此外现在的光盘品种很多,每一个光盘的信息容量也很大,也难以查找其中的信息,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刁能发挥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益。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在获取了信息以后,还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通过适当的分析与认识,使得它们能对自己的工作发挥作用。这些都属于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力一面。
当然,在信息技术课中如果把信息素养教育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上,那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就可能会成为电脑、网络的奴隶。真门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通过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有道德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导引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探究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导航和帮助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教师首先要充分备课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使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方法,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校进行的“我家的空气为什么清新”的研究性课题中,指导教师首先给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激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明确“主要研究的问题”、“学习目标”、“主要任务及完成任务的途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地进行问题探究。
②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作的作用
众所周知,网络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的师生关系中,网络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但网络也有不利于学生的特点:一、网络资源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堕入其中无法自拔;二、网络资源的信息内容大而泛,查找到的信息与要找的内容相关性小,学生很难一下子进入主题,容易产生迷茫;三、面对没有情感的机器,容易感到孤独或者形成对人际交往的障碍;四、网络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容易给人造成不真实感。
(一) 以信息技术课为主阵地,开展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如果从一般使用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说,那么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能力则包括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与安装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技术系统,如何启动、运行与结束一个信息技术系统的工作,如何对于一个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等等。在信息技术课中从使用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1) 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尽管现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越来越简单,但是还必须人们自己去操作,包括启动信息系统进行工作,在任务完成以后关闭信息系统,选择所要使用的软件并且运行它,正确地进行人机会话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该学会一些安装、测试等简单操作。
( 2)信息系统的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
信息系统由软、硬件与人组成,硬件提供了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软件起着控制硬件系统工作、发挥信息系统性能的作用。一个信息系统使用的软件不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人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般信息系统制作者在同样的硬件系统上提供了大量适合小同需要的软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小同的软硬件组合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许多软件是通用的,可以从事某一个类别的工作,例如用来进行文字处理的软件有WPS 、WORD等,用来进行远程通讯与查询的有Outlook .Internet Explorer等。各种软件的使用力一法与信息的组织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在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软件工具这一点上,应该是信息能力力一面的一个共同要求。
( 3)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日的是获取信息与利用信息来改善工作与生活,因此,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人们需要的信息能力的一部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查找,以比较少的时间发现自己有用的信息。因特网是一个联结有数以于计个计算机的庞大信息资源,人们不可能把所有信息全部下载到自己使用的本地信息系统中来,此外现在的光盘品种很多,每一个光盘的信息容量也很大,也难以查找其中的信息,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刁能发挥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益。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在获取了信息以后,还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通过适当的分析与认识,使得它们能对自己的工作发挥作用。这些都属于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力一面。
当然,在信息技术课中如果把信息素养教育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上,那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就可能会成为电脑、网络的奴隶。真门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通过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有道德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导引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探究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导航和帮助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教师首先要充分备课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使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方法,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校进行的“我家的空气为什么清新”的研究性课题中,指导教师首先给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激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明确“主要研究的问题”、“学习目标”、“主要任务及完成任务的途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地进行问题探究。
②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作的作用
众所周知,网络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的师生关系中,网络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但网络也有不利于学生的特点:一、网络资源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堕入其中无法自拔;二、网络资源的信息内容大而泛,查找到的信息与要找的内容相关性小,学生很难一下子进入主题,容易产生迷茫;三、面对没有情感的机器,容易感到孤独或者形成对人际交往的障碍;四、网络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容易给人造成不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