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渠道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其基础是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等。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力方法和技巧,了解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一) 以信息技术课为主阵地,开展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如果从一般使用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说,那么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能力则包括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与安装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技术系统,如何启动、运行与结束一个信息技术系统的工作,如何对于一个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等等。在信息技术课中从使用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1) 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尽管现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越来越简单,但是还必须人们自己去操作,包括启动信息系统进行工作,在任务完成以后关闭信息系统,选择所要使用的软件并且运行它,正确地进行人机会话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该学会一些安装、测试等简单操作。
  ( 2)信息系统的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
  信息系统由软、硬件与人组成,硬件提供了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软件起着控制硬件系统工作、发挥信息系统性能的作用。一个信息系统使用的软件不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人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般信息系统制作者在同样的硬件系统上提供了大量适合小同需要的软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小同的软硬件组合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许多软件是通用的,可以从事某一个类别的工作,例如用来进行文字处理的软件有WPS 、WORD等,用来进行远程通讯与查询的有Outlook .Internet Explorer等。各种软件的使用力一法与信息的组织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在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软件工具这一点上,应该是信息能力力一面的一个共同要求。
  ( 3)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日的是获取信息与利用信息来改善工作与生活,因此,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人们需要的信息能力的一部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查找,以比较少的时间发现自己有用的信息。因特网是一个联结有数以于计个计算机的庞大信息资源,人们不可能把所有信息全部下载到自己使用的本地信息系统中来,此外现在的光盘品种很多,每一个光盘的信息容量也很大,也难以查找其中的信息,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刁能发挥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益。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在获取了信息以后,还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通过适当的分析与认识,使得它们能对自己的工作发挥作用。这些都属于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力一面。
  当然,在信息技术课中如果把信息素养教育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上,那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就可能会成为电脑、网络的奴隶。真门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通过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有道德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导引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探究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导航和帮助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教师首先要充分备课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使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方法,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校进行的“我家的空气为什么清新”的研究性课题中,指导教师首先给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激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明确“主要研究的问题”、“学习目标”、“主要任务及完成任务的途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地进行问题探究。
  ②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作的作用
  众所周知,网络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的师生关系中,网络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但网络也有不利于学生的特点:一、网络资源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堕入其中无法自拔;二、网络资源的信息内容大而泛,查找到的信息与要找的内容相关性小,学生很难一下子进入主题,容易产生迷茫;三、面对没有情感的机器,容易感到孤独或者形成对人际交往的障碍;四、网络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容易给人造成不真实感。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评价是一个关乎成败的因素,可以说,建立明确的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评价体系是语文情感教育实现的保障。重视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不仅是因为语文情感领域的评价可以和其他领域的评价一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监督、导向、改进教学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等情感领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内容摘要:怀古诗是古代诗歌中一个最大的抒情主题,怎样掌握这类诗歌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而方法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  关键词: 怀古诗 情感 方法  导语: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蜀相》,一起去感受一下作者的这种情怀。  师:首先大家看题目,咏怀古迹是什么意思?  生:歌咏怀念古迹
目的:  观察燔针劫刺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为进一步推广本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将符合标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许多语文老师也把作文教学视为苦差使,费时费力,收效却不大。其实,教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加强语言和生活的积累,就能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写作也并非难事。  关键词:写作 兴趣 积累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优秀的;相反,我们也很少看到作文得心应手而语文成绩却不令
“从学会到会学”“从教到不需要教”, 这就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终生教育”,说白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自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觉得阅读是自学的重要渠道,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只有让学生学会了阅读,学生才能在学习知识时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单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是会学知识。这样就必须时刻
期刊
摘要: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对作文感兴趣,才会乐意去写,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本人认为应该从重视积累、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注重鼓励等方面抓起,从而调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关键词:开展活动 激发兴趣 重视积累 注重鼓励  提起作文,有些学生叫苦不迭,感到作文难,无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作
介绍了菱锰矿表面电性质的研究结果,研究目的是在选别复杂成分的细粒浸染难选锰矿石时提高菱锰矿的回收率.研究了各种药剂对菱锰矿动电位的影响.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时至今日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为当前的教学服务。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况且当今初中生的个人素质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着非常活跃的思维性和创造性。在语文课堂中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使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呢?我校语文教研组精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运用洋思教学模式,有意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建立新型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努力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最终 “发展学生”。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  我校在借鉴魏书生的教学模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喜欢把自己的课堂搞得热热闹闹的。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上,老师们会使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利用游戏活动、语言激励等方式,让学生课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并很快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对一些学生是否参与却管之甚少。有些老师甚至把学生“牵”得很紧,生怕学生说出与自己预设的问题不相符的答案来,害怕学生的疑问打乱自己的教学程序。我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能完成预设,而且更应该设计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