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盐源县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法对盐源县2012年的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SUSS20.0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疫情波及全县30个乡镇,占总数的68.8%;集中于15-49岁,占95%;男女比例为3.81:1;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占68.8%;彝族232例,占83%;感染以农村、青壮年、男性及低文化者为主。结论:强化政府职责;全面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治中,预防艾滋病疫情蔓延。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艾滋病 防控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5.4;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253-0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细胞,进而使人逐步丧失免疫能力。据数据不完全统计[1],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约65万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位置较偏僻,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慢,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卫生意识薄弱,加之毒品蔓延比較猖獗等因素,导致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及发病率,其艾滋病感染例数远超过汉族地区人数。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本文特以盐源县艾滋病感染者为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县辖34个乡(镇),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7.5万人,有彝、藏、蒙、汉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5.65%。截止2012年6月30日,对该地区历年的艾滋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排除地址不详或者留下虚假地址病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所在地、民族、性别、年龄等。采用软件SPSS20.0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例数
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艾滋病感染总例279例,其中50例艾滋病病人,32例查无此人,30例艾滋病感染及患者死亡。随访217例,本县监测发现157例。
2.2 地域分布
疫情波及全县30个乡(镇),104个行政村。其中:盐井镇52例、棉桠乡31例、白乌镇31例、黄草镇25例、平川镇15例、梅雨镇14例、金河乡10例,盐塘乡9例,泸沽湖镇5例,占总数的68.8%。
2.3 人群分布
279例艾滋病感染者中,集中于男性(79.21%)、15-49岁(95.34%)及彝族(83.1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人群分布[N/%]
2.4 传播途径
279例艾滋病感染者中主要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占68.10%,其次为异性传播(25.09%)。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传播途径分布[N/%]
3 讨论
3.1 盐源县艾滋病流行特点
自1998年,盐源县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直至2012年增至279例。从上述研究表明:艾滋病疫情地域分布较广,且还有部分乡镇的疫情极为严重。人群中主要集中于男性,且年龄分布于15-49岁,彝族为主,传播途径以注射毒品为主。以上流行特点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毒品注射大多为男性,造成男性艾滋病者感染较多。另一方面,该地区的感染者大多为农民,且已婚,加上缺乏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在性伴间发生性行为时无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导致艾滋病感染传播较广。
3.2盐源县下一步防控对策
一方面,由于盐源县幅员辽阔,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人口流动性较大,增加了艾滋病防控难度。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语言不通,存在部分人员拒绝检测及治疗。另一方面,艾滋病防控属于高风险工作,但缺乏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激励政策保障,使得艾滋防控人员对工作有所顾虑,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防控中,影响艾滋病的防控效果。针对盐源县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下一步防控工作:(1)强化政府职责。应加大艾滋病防控的投入,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将艾滋病防控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2-3];并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制定相关制度,确保艾滋病防控人员的合法利益,提高待遇,使其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2)落实 “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农村及城市低收入的经济困难的艾滋病人实施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展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开展免费咨询和检测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传播的措施和药物;对艾滋病患者家庭的子女免收学费;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生活救助。(3)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艾滋病防控工作中。若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社会其他团体加入到艾滋病防治中,可成立艾滋病项目基金,发挥其大众性、公益性及其独立性[5],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及社会团体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玉.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防控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900-2901.
[2]卡马力提.新疆少数民族MSM艾滋病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10):293-294.
[3]木沙·买买提,张梦莲,哈力木江?阿肯木等.昭苏县少数民族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2):579-579.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艾滋病 防控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5.4;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253-0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细胞,进而使人逐步丧失免疫能力。据数据不完全统计[1],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约65万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位置较偏僻,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慢,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卫生意识薄弱,加之毒品蔓延比較猖獗等因素,导致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及发病率,其艾滋病感染例数远超过汉族地区人数。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本文特以盐源县艾滋病感染者为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县辖34个乡(镇),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7.5万人,有彝、藏、蒙、汉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5.65%。截止2012年6月30日,对该地区历年的艾滋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排除地址不详或者留下虚假地址病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所在地、民族、性别、年龄等。采用软件SPSS20.0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例数
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艾滋病感染总例279例,其中50例艾滋病病人,32例查无此人,30例艾滋病感染及患者死亡。随访217例,本县监测发现157例。
2.2 地域分布
疫情波及全县30个乡(镇),104个行政村。其中:盐井镇52例、棉桠乡31例、白乌镇31例、黄草镇25例、平川镇15例、梅雨镇14例、金河乡10例,盐塘乡9例,泸沽湖镇5例,占总数的68.8%。
2.3 人群分布
279例艾滋病感染者中,集中于男性(79.21%)、15-49岁(95.34%)及彝族(83.1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人群分布[N/%]
2.4 传播途径
279例艾滋病感染者中主要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占68.10%,其次为异性传播(25.09%)。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传播途径分布[N/%]
3 讨论
3.1 盐源县艾滋病流行特点
自1998年,盐源县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直至2012年增至279例。从上述研究表明:艾滋病疫情地域分布较广,且还有部分乡镇的疫情极为严重。人群中主要集中于男性,且年龄分布于15-49岁,彝族为主,传播途径以注射毒品为主。以上流行特点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毒品注射大多为男性,造成男性艾滋病者感染较多。另一方面,该地区的感染者大多为农民,且已婚,加上缺乏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在性伴间发生性行为时无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导致艾滋病感染传播较广。
3.2盐源县下一步防控对策
一方面,由于盐源县幅员辽阔,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人口流动性较大,增加了艾滋病防控难度。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语言不通,存在部分人员拒绝检测及治疗。另一方面,艾滋病防控属于高风险工作,但缺乏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激励政策保障,使得艾滋防控人员对工作有所顾虑,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防控中,影响艾滋病的防控效果。针对盐源县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下一步防控工作:(1)强化政府职责。应加大艾滋病防控的投入,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将艾滋病防控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2-3];并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制定相关制度,确保艾滋病防控人员的合法利益,提高待遇,使其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2)落实 “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农村及城市低收入的经济困难的艾滋病人实施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展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开展免费咨询和检测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传播的措施和药物;对艾滋病患者家庭的子女免收学费;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生活救助。(3)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艾滋病防控工作中。若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社会其他团体加入到艾滋病防治中,可成立艾滋病项目基金,发挥其大众性、公益性及其独立性[5],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及社会团体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玉.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防控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900-2901.
[2]卡马力提.新疆少数民族MSM艾滋病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10):293-294.
[3]木沙·买买提,张梦莲,哈力木江?阿肯木等.昭苏县少数民族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2):57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