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犯罪普遍存在侥幸心理
四川省农业厅原巡视员胡相全,2013年12月落马时已年届花甲,1996年至2013年,胡相全在担任四川省简阳市委副书记、书记,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收受下属单位和个人、企业负责人等所送礼金,涉案总金额折合人民币一千零六十七万元。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称,“在胡相全的自我反省与检查材料中,其曾提到自己在与下级干部交往过程中,大肆收受红包礼金,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十余万元不等,涉及人数众多,收受金额之大,连他自己本人事后都不敢相信。”而胡相全在悔过书中反思说:“对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最初阶段,我是不情愿也是反对的,当面拒绝、退还过,甚至还给予批评。”“到后来,随着岗位权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奉承话、恭维话听多了,就飘飘然了,对接收红包礼金的行为慢慢放松警惕,总觉得红包是人家主动送来的,收下好像也没亏欠别人,久而久之,送礼的人多,收的钱也越多。”
“收受红包礼金行为比较隐蔽,你知我知,成本低、风险小,一般会抱以侥幸心理,如东窗事发怪运气不好,如幸运过关,则名利双收。”胡相全这样总结自己的心态。
心理“不平衡”以腐败弥补失落
2016年5月,《忏悔与剖析》栏目披露了重庆市城口县人大原党组书记、主任于少东案件警示录。
幼年时期,于少东曾饱尝食不果腹之苦,他至今仍然记得在庄稼地捡拾粮食和用野菜杂粮充饥的情形。
1978年,于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于少东主动要求回到偏远的城口县工作。踏上仕途之后,他用二十年的时间从县医院院长升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几乎每隔四年左右就获得一次提拔。
于少东在悔过书中说:“2003年担任政府常务副县长之后,随着我县锰矿开发的不断升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很快腰缠万贯发了迹。”
在长期交往中,于少东与这些发了财的锰矿老板们逐渐成了“兄弟伙”,喝酒、打牌,看别人一顿饭就消费几千上万元,而自己辛苦一年的工资还抵不了几顿饭钱。
“我的心理也就渐渐失去了平衡。”于少东说,渐生了追求额外金钱的欲望。
心存贪念是腐败产生根本原因
2011年11月的一天,徐州市泉山区某街道办事处魏某来到了时任泉山区区委书记张引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张五万元的银行存单:“张书记,这是我们街道给您发的拆迁项目的奖金,密码和以前一样,就是存款日期。”张引很自然地收下了。
案发后统计,2007年9月至2012年10月,张引先后收受八个街道和两个单位所送的“拆迁奖金”等四十次,共计人民币一百三十九万七千元,平均每个月收到两三万元。
张引在悔过书中说:“由于我利欲熏心,自私和贪婪不断升级。”“我拿‘奖金’是公开的,特别是担任书记后,‘奖金’一年比一年多,这还不够,我甚至巧立名目私分公款,表面上把奖金作为鼓励先进,实则是为了个人敛财的方便。”张引说,“有时长时间拿不到‘奖金’,我还会主动打电话‘询问’,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加快进度啊,大家都比较辛苦,该鼓励的要鼓励啊!得到了这种暗示,他们也就心领神会。”
2014年5月,张引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分析认为,腐败官员这种贪念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收受第一笔贿赂时,心里是不安的,但是过了一段時间,没人发现,组织也没找他谈话,最后演变成更大的贪念,“当他们内心被金钱所诱惑,就难以控制,从而走向腐败的深渊”。
【选自网易新闻】
插图 / 一念之差 / 张书信
四川省农业厅原巡视员胡相全,2013年12月落马时已年届花甲,1996年至2013年,胡相全在担任四川省简阳市委副书记、书记,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收受下属单位和个人、企业负责人等所送礼金,涉案总金额折合人民币一千零六十七万元。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称,“在胡相全的自我反省与检查材料中,其曾提到自己在与下级干部交往过程中,大肆收受红包礼金,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十余万元不等,涉及人数众多,收受金额之大,连他自己本人事后都不敢相信。”而胡相全在悔过书中反思说:“对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最初阶段,我是不情愿也是反对的,当面拒绝、退还过,甚至还给予批评。”“到后来,随着岗位权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奉承话、恭维话听多了,就飘飘然了,对接收红包礼金的行为慢慢放松警惕,总觉得红包是人家主动送来的,收下好像也没亏欠别人,久而久之,送礼的人多,收的钱也越多。”
“收受红包礼金行为比较隐蔽,你知我知,成本低、风险小,一般会抱以侥幸心理,如东窗事发怪运气不好,如幸运过关,则名利双收。”胡相全这样总结自己的心态。
心理“不平衡”以腐败弥补失落
2016年5月,《忏悔与剖析》栏目披露了重庆市城口县人大原党组书记、主任于少东案件警示录。
幼年时期,于少东曾饱尝食不果腹之苦,他至今仍然记得在庄稼地捡拾粮食和用野菜杂粮充饥的情形。
1978年,于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于少东主动要求回到偏远的城口县工作。踏上仕途之后,他用二十年的时间从县医院院长升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几乎每隔四年左右就获得一次提拔。
于少东在悔过书中说:“2003年担任政府常务副县长之后,随着我县锰矿开发的不断升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很快腰缠万贯发了迹。”
在长期交往中,于少东与这些发了财的锰矿老板们逐渐成了“兄弟伙”,喝酒、打牌,看别人一顿饭就消费几千上万元,而自己辛苦一年的工资还抵不了几顿饭钱。
“我的心理也就渐渐失去了平衡。”于少东说,渐生了追求额外金钱的欲望。
心存贪念是腐败产生根本原因
2011年11月的一天,徐州市泉山区某街道办事处魏某来到了时任泉山区区委书记张引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张五万元的银行存单:“张书记,这是我们街道给您发的拆迁项目的奖金,密码和以前一样,就是存款日期。”张引很自然地收下了。
案发后统计,2007年9月至2012年10月,张引先后收受八个街道和两个单位所送的“拆迁奖金”等四十次,共计人民币一百三十九万七千元,平均每个月收到两三万元。
张引在悔过书中说:“由于我利欲熏心,自私和贪婪不断升级。”“我拿‘奖金’是公开的,特别是担任书记后,‘奖金’一年比一年多,这还不够,我甚至巧立名目私分公款,表面上把奖金作为鼓励先进,实则是为了个人敛财的方便。”张引说,“有时长时间拿不到‘奖金’,我还会主动打电话‘询问’,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加快进度啊,大家都比较辛苦,该鼓励的要鼓励啊!得到了这种暗示,他们也就心领神会。”
2014年5月,张引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分析认为,腐败官员这种贪念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收受第一笔贿赂时,心里是不安的,但是过了一段時间,没人发现,组织也没找他谈话,最后演变成更大的贪念,“当他们内心被金钱所诱惑,就难以控制,从而走向腐败的深渊”。
【选自网易新闻】
插图 / 一念之差 / 张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