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篆引是象形文字区别于它的母体图形文字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形成的书写方法,呈现为由粗到精、由杂到纯的总体发展趋向。“引”可以理解为篆体文字符号的笔画形态特征。从书写动作、书写方法的角度来看,“引”是一个牵动的动作,牵引的当然是笔,力量前引,笔毛随之拖动,就是顺锋运笔。“引书”作为书写方法的第一层含义,应当是顺锋行笔,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保笔画书写清晰所必须采用的笔法。
【关键词】文字形态;象形文字;篆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0-0024-03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青铜铭文和甲骨文,距今将近四千年。当然,商代的象形文字虽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几乎实现了符号化,但其中仍然残存着图形文字的痕迹。如果把汉字最初形成的时间大致定在五千年前的黄帝、仓颉时代,那么,从那时的图形文字到商代的象形文字,其间至少经历了一千年的进化过程。谁也不会相信,商代的汉字体系是突然形成的。商代之前有历时四百多年的夏朝,虽然今天人们无法看到夏朝的文字,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处于演进之中的象形文字。
谈论这些早已失传的文字有意义吗?有。文字形态的演变是与文字书写方法的研究紧密捆绑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文字虽然是用来记录和阅读的,需要有它的稳定性,但是,人们首先要把它书写出来。在文字书写中,一是虽然人们有意识地求准确、求清晰、求美观、求便利,这是主动研究书写方法,文字形态随之发生变化;一是人们只顾书写,不主动研究书写方法,但写多了会熟能生巧,久而久之,文字形态就自然发生变化了,就需要权威做出选择了。这两种情况自文字萌生起就存在,而书法最基础的含义就是文字形态及其书写方法的研究,那么,书法史应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不应当是商代才开始的吧?殷商人的文字书写已经很熟练、很精巧、很老到了,之前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先民们努力的结果,是文字与图画的分化。图画可以用线勾勒,也可以涂抹描绘,它的轮廓结构线可以简单概括,也可以详细复杂,绘画就是朝着涂抹描绘、详细复杂的方向发展的;并且绘画工作也被当成劳力活儿,交给社会下层的能工巧匠们去做了。文字呢,正好相反,尽可能用线而不涂抹,尽可能概括而不琐细;这项工作被牢牢控制在社会上层的劳心者手中。二者分道扬镳,独特的文字形态渐渐从原始的“书画同体”中显现出来,渐渐明晰起来(见表一)。
一般说来,文字形态至少要包括两大要素,一是它的构造形态,或者说文字字形,这方面的问题通常是文字学家考虑得比较多;另一是构造文字的笔画形态,或者说书写形态、笔法形态,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文字书写者(暂时不称其为书法家)来考虑的。这两个方面其实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上古时代,识字、写字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头领、贵族,没有像今天这样细的分工,他们研究文字的构造会顺带选择合适的笔画形态,琢磨文字的笔画必须要依据它的构造。笔者完全有理由推测,上古时期研究文字的与书写文字的是同一批人,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当时的文字学家与书法家是同一个人,文字学与书法合二为一。也就是说,书法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极为尊贵的地位,不仅掌握它、使用它的人地位尊贵,而且它与最基本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甚至是被神化了的)学问是一体的。
说到这里,不能不涉及一个在书法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概念——“篆引”。这个概念源自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引书”,它被用来解释什么是“篆”。“篆”是什么,是上古时期以象形文字为大宗和根基的具有明显的书写性的各种文字符号,“引书”实际上是对各种篆体文字笔画形态及其书写特征的形容和描述。现今的学者更直接地把“篆”和“引书”合并起来,提出“篆引”这一概念,“用来衡量古文字象形符号系统之内各种书体的样式特征、风格美感、彼此间的关联及发展变化等”。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啰嗦,我们可以把它说得更直白一些:
首先,篆引是象形文字区别于它的母体图形文字的一个基本特征。以象形为根基的篆体文字,字形是更加简省概括的图形文字(源于图形文字,又区别于图形文字),构架是以各种形态线段为“笔画”的组合(类似于绘画,又不同于绘画),造型是以“引”为特征符号性书写(区别于绘画,也区别于以涂抹描绘手法造型的图形文字)。
其次,篆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形成的书写方法,或者说,是最原初的笔法,它本身经历了由丰富多彩到不断提炼、提纯的过程,并且孕育着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实际上,篆引的多姿多彩不仅是上古篆体书艺种种风格的重要成因,对后世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也极为深广。
再者,基于象形的上古篆体文字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商代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之后,篆体文字还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代的演变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还经历了不同诸侯国之间的地域性变化,这体现在篆引上,呈现为由粗到精、由杂到纯的总体发展趋向。根据这一点,我们大致可以把看似凌乱的上古篆体书艺清理出一个头绪来。
那么,“篆引”究竟是什么?它在书法史中有什么意义?
大家已经知道,“篆引”是指篆体文字的引书。篆,不用多解释,它是上古时期各种汉字形态的统称,这些汉字形态具有显著或较为显著的“象形”性,体现出从图形文字演变而来的遗传基因,但已经充分符号化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许慎为什么用“引书”来形容呢?
首先,可以把“引”理解为篆体文字符号的笔画形态特征。在篆字中,“引”从弓,除了左上角一个短画是直线,总体上都是弯弯曲曲的线。这说明,象形文字从图形描绘中脱胎而来不久,轮廓线、结构线演变成笔画,直线型笔画较少,弧线形笔画占大多数,以弯弯曲曲的线作为笔画的基本形态。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社会上通行隶体文字,隶体文字的笔画形态直线多于弧线,相形之下,许夫子对篆字笔画多曲线的感觉会很强烈。大家还可以从造字的角度想象一下,是不是曲线的变化远远多于直线的变化呢? 有人要问了,你说“引”是形容篆字笔画形态,为什么当初许慎不直接叫“弓书”而用“引”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仅仅是描述篆字笔画形态,用“弓”的确更直接。但是,弓只是个名词,而“引”不仅可以作名词,更主要地还是一个动词,是拉弓,是牵引。可以想见,许夫子用“引书”更是要描述篆体文字书写的方法及其特征。
从书写动作、书写方法的角度来看,引是一个牵动的动作,牵引的当然是笔,力量前引,笔毛随之拖动,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顺锋运笔。这里要解释一下,后世的书家、特别是清代以来“碑派”书家写篆体书法,讲究用笔带涩势,力量推动,笔毛被顶着前行,也就是所谓逆锋运笔。在生宣上逆锋运笔可以增强行笔的阻力,使纸面充分接墨,所写的笔画看起来饱满厚实,这是写大字的要求,也是“碑派”崇尚金石气的追求,它依仗的是毛笔好。上古时期极少写大字,当时的毛笔不但小,而且没有柱心,不仅不需要涩势运笔,那种原始的毛笔也不可能逆锋使用。不信你回家试试,用一小撮带锋颖的短兽毛,捆绑固定在一根细细的树枝顶端,蘸墨在粗糙的纸上书写,能不能逆锋运笔?一逆行笔毛就会散开!你只能顺锋牵引,保持笔毛聚拢,拖出一道道清晰的笔画来。所以说,“引书”作为书写方法的第一层含义,应当是顺锋行笔,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保笔画书写清晰所必须采用的笔法。
大家知道,牵引的动作具有方向性,这一点极为重要。书法区别于绘画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书法的行笔不可以像绘画那样无一定方向地涂抹、反反复复地描画,而必须沿着一定的笔画方向、一字中的笔画顺序一次性完成书写,甚至字与字之间也要求连贯地一次性写成。上古时期篆体文字符号虽然还没有进化出单字的笔顺,但字中的每个笔画,无论它怎么曲曲弯弯,都得顺势拖刷出来,这正是后人所追求的书法的“书写”(而非描画)性的最基本含义。换句话说,具有方向性的一次性完成书写,才是适应符号记录要求的文字书写方法,才是书法从图画中走出来所必需的独立品格。由此可见,“引书”作为书写方法的深一层含义,乃是用笔书写的方向性。
如果把上面所说的顺锋行笔与笔画书写方向性综合起来考虑,“篆引”应当是怎样的一种用笔方法呢?这种方法书写出来的笔画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它就是后人所说的“倒薤”,也就是倒垂下来的韭菜叶子。倒薤既是指上古篆体文字书写的笔画形态,也被看成是一种笔法。黄惇先生曾提出,倒薤是原始笔法,并且贯穿于秦汉时期笔法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请大家仔细观看上古时期倒薤笔画的图片,揣摩一下倒薤的写法,是不是与我们前面分析的“篆引”书写方法一致呢?
【关键词】文字形态;象形文字;篆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0-0024-03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青铜铭文和甲骨文,距今将近四千年。当然,商代的象形文字虽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几乎实现了符号化,但其中仍然残存着图形文字的痕迹。如果把汉字最初形成的时间大致定在五千年前的黄帝、仓颉时代,那么,从那时的图形文字到商代的象形文字,其间至少经历了一千年的进化过程。谁也不会相信,商代的汉字体系是突然形成的。商代之前有历时四百多年的夏朝,虽然今天人们无法看到夏朝的文字,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处于演进之中的象形文字。
谈论这些早已失传的文字有意义吗?有。文字形态的演变是与文字书写方法的研究紧密捆绑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文字虽然是用来记录和阅读的,需要有它的稳定性,但是,人们首先要把它书写出来。在文字书写中,一是虽然人们有意识地求准确、求清晰、求美观、求便利,这是主动研究书写方法,文字形态随之发生变化;一是人们只顾书写,不主动研究书写方法,但写多了会熟能生巧,久而久之,文字形态就自然发生变化了,就需要权威做出选择了。这两种情况自文字萌生起就存在,而书法最基础的含义就是文字形态及其书写方法的研究,那么,书法史应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不应当是商代才开始的吧?殷商人的文字书写已经很熟练、很精巧、很老到了,之前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先民们努力的结果,是文字与图画的分化。图画可以用线勾勒,也可以涂抹描绘,它的轮廓结构线可以简单概括,也可以详细复杂,绘画就是朝着涂抹描绘、详细复杂的方向发展的;并且绘画工作也被当成劳力活儿,交给社会下层的能工巧匠们去做了。文字呢,正好相反,尽可能用线而不涂抹,尽可能概括而不琐细;这项工作被牢牢控制在社会上层的劳心者手中。二者分道扬镳,独特的文字形态渐渐从原始的“书画同体”中显现出来,渐渐明晰起来(见表一)。
一般说来,文字形态至少要包括两大要素,一是它的构造形态,或者说文字字形,这方面的问题通常是文字学家考虑得比较多;另一是构造文字的笔画形态,或者说书写形态、笔法形态,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文字书写者(暂时不称其为书法家)来考虑的。这两个方面其实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上古时代,识字、写字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头领、贵族,没有像今天这样细的分工,他们研究文字的构造会顺带选择合适的笔画形态,琢磨文字的笔画必须要依据它的构造。笔者完全有理由推测,上古时期研究文字的与书写文字的是同一批人,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当时的文字学家与书法家是同一个人,文字学与书法合二为一。也就是说,书法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极为尊贵的地位,不仅掌握它、使用它的人地位尊贵,而且它与最基本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甚至是被神化了的)学问是一体的。
说到这里,不能不涉及一个在书法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概念——“篆引”。这个概念源自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引书”,它被用来解释什么是“篆”。“篆”是什么,是上古时期以象形文字为大宗和根基的具有明显的书写性的各种文字符号,“引书”实际上是对各种篆体文字笔画形态及其书写特征的形容和描述。现今的学者更直接地把“篆”和“引书”合并起来,提出“篆引”这一概念,“用来衡量古文字象形符号系统之内各种书体的样式特征、风格美感、彼此间的关联及发展变化等”。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啰嗦,我们可以把它说得更直白一些:
首先,篆引是象形文字区别于它的母体图形文字的一个基本特征。以象形为根基的篆体文字,字形是更加简省概括的图形文字(源于图形文字,又区别于图形文字),构架是以各种形态线段为“笔画”的组合(类似于绘画,又不同于绘画),造型是以“引”为特征符号性书写(区别于绘画,也区别于以涂抹描绘手法造型的图形文字)。
其次,篆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形成的书写方法,或者说,是最原初的笔法,它本身经历了由丰富多彩到不断提炼、提纯的过程,并且孕育着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实际上,篆引的多姿多彩不仅是上古篆体书艺种种风格的重要成因,对后世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也极为深广。
再者,基于象形的上古篆体文字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商代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之后,篆体文字还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代的演变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还经历了不同诸侯国之间的地域性变化,这体现在篆引上,呈现为由粗到精、由杂到纯的总体发展趋向。根据这一点,我们大致可以把看似凌乱的上古篆体书艺清理出一个头绪来。
那么,“篆引”究竟是什么?它在书法史中有什么意义?
大家已经知道,“篆引”是指篆体文字的引书。篆,不用多解释,它是上古时期各种汉字形态的统称,这些汉字形态具有显著或较为显著的“象形”性,体现出从图形文字演变而来的遗传基因,但已经充分符号化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许慎为什么用“引书”来形容呢?
首先,可以把“引”理解为篆体文字符号的笔画形态特征。在篆字中,“引”从弓,除了左上角一个短画是直线,总体上都是弯弯曲曲的线。这说明,象形文字从图形描绘中脱胎而来不久,轮廓线、结构线演变成笔画,直线型笔画较少,弧线形笔画占大多数,以弯弯曲曲的线作为笔画的基本形态。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社会上通行隶体文字,隶体文字的笔画形态直线多于弧线,相形之下,许夫子对篆字笔画多曲线的感觉会很强烈。大家还可以从造字的角度想象一下,是不是曲线的变化远远多于直线的变化呢? 有人要问了,你说“引”是形容篆字笔画形态,为什么当初许慎不直接叫“弓书”而用“引”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仅仅是描述篆字笔画形态,用“弓”的确更直接。但是,弓只是个名词,而“引”不仅可以作名词,更主要地还是一个动词,是拉弓,是牵引。可以想见,许夫子用“引书”更是要描述篆体文字书写的方法及其特征。
从书写动作、书写方法的角度来看,引是一个牵动的动作,牵引的当然是笔,力量前引,笔毛随之拖动,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顺锋运笔。这里要解释一下,后世的书家、特别是清代以来“碑派”书家写篆体书法,讲究用笔带涩势,力量推动,笔毛被顶着前行,也就是所谓逆锋运笔。在生宣上逆锋运笔可以增强行笔的阻力,使纸面充分接墨,所写的笔画看起来饱满厚实,这是写大字的要求,也是“碑派”崇尚金石气的追求,它依仗的是毛笔好。上古时期极少写大字,当时的毛笔不但小,而且没有柱心,不仅不需要涩势运笔,那种原始的毛笔也不可能逆锋使用。不信你回家试试,用一小撮带锋颖的短兽毛,捆绑固定在一根细细的树枝顶端,蘸墨在粗糙的纸上书写,能不能逆锋运笔?一逆行笔毛就会散开!你只能顺锋牵引,保持笔毛聚拢,拖出一道道清晰的笔画来。所以说,“引书”作为书写方法的第一层含义,应当是顺锋行笔,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保笔画书写清晰所必须采用的笔法。
大家知道,牵引的动作具有方向性,这一点极为重要。书法区别于绘画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书法的行笔不可以像绘画那样无一定方向地涂抹、反反复复地描画,而必须沿着一定的笔画方向、一字中的笔画顺序一次性完成书写,甚至字与字之间也要求连贯地一次性写成。上古时期篆体文字符号虽然还没有进化出单字的笔顺,但字中的每个笔画,无论它怎么曲曲弯弯,都得顺势拖刷出来,这正是后人所追求的书法的“书写”(而非描画)性的最基本含义。换句话说,具有方向性的一次性完成书写,才是适应符号记录要求的文字书写方法,才是书法从图画中走出来所必需的独立品格。由此可见,“引书”作为书写方法的深一层含义,乃是用笔书写的方向性。
如果把上面所说的顺锋行笔与笔画书写方向性综合起来考虑,“篆引”应当是怎样的一种用笔方法呢?这种方法书写出来的笔画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它就是后人所说的“倒薤”,也就是倒垂下来的韭菜叶子。倒薤既是指上古篆体文字书写的笔画形态,也被看成是一种笔法。黄惇先生曾提出,倒薤是原始笔法,并且贯穿于秦汉时期笔法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请大家仔细观看上古时期倒薤笔画的图片,揣摩一下倒薤的写法,是不是与我们前面分析的“篆引”书写方法一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