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命,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并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只有将学生需要的对话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才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调动他们思维度,做到真正的为增进学生思维而对话。
【关键词】对话教学 误区 策略
一、什么是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对话,探讨并理解某一主题并获得新知,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活动和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命。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并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一种媒介,课堂的本质是以师生交流,互动,合作为基础的知识构建活动。课堂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和生我对话等多种形式,其中,师生对话是最常见的课堂对话形态。那么,课堂教学对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本文试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的理论视角,诠释与学生思维对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关于对话教学的误区
1.生词教学脱离对话情景。曾经在我区的一次教研活动研讨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平均20个教师中仅有四人会先上A部分的对话教学,其他教师都是将B,C部分的单词和句型先进行“扫盲”,而在’扫盲“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情景,只是为了教授单词而教授单词,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得到信息差,这样的对话教学就过于注重了词汇的处理,而忽视了情境。
2.整体感知支离破碎,对话语境遭到了分割。例如在一次区教研课上,学习内容是“Ben’s noisy day”,其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点是学习动词的过去式,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尽快掌握,讲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过去式全部归纳总结出来,然后用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用这些单词去造句。该教师为了解决文本中的“分支”,意图通过简单的造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耗尽了本该属于对话的时间分配。作为对话教学的语言要素,如果单独将单词语法给割裂出来,无疑是在破坏原有的语境,只注重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专项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输入的完整性。
3.句型使用缺乏真实的交际,意义操作停留于问答层面。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充满了伪交际,有的授课教师每次引出一个新的语言点就会创设一个情景,造成情景太散太乱,并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对话。有的课程关注学生的表演形式,而轻视了实际交流效果。很多教师认为交际法就是让学生去表演,所以每次教学对话时都会安排几组学生表演对话,进而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但殊不知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有关对话教学的有效呈现
1.用真人,实物巧设情景。《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李磊教师在教授《Healthy food》时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课程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实物,了解食物金字塔。教师先通过学生对自己判断,“I am very fat.””I don‘t like sports””I can eat ten hamburgers”,学生看着他胖胖的体型,最后一致推选他为“Big eater.”他的这个情景当场引来了掌声无数,学生也纷纷愿意和这位“吃货”探究美食。
2.利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景。对于那些无法真实展现的场景或者实物,我们可以采用图画,电视,录像等教学设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和交际场面。同样也是来自于《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张雪琦老师的一个案例,在授课中,她将一组来自于太原的美丽短片带给了北京的学生,并且配以合适的钢琴曲,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游览”了一次太原,从而学生情不自禁的用英语像张老师提问了很多关于太原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再课堂中用的最多的方式,通过电化教学来嫁接情景,在现时空对话,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然后很自然的过度到用英语交流。
3.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非语言手段丰富对话轮。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一书中阐述: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著名英语特级教师沈峰也多次在讲座中提出她的观点:对话教学不仅在于掌握信息(说了什么),更在于学习对话是怎么说的(学说话)。记得沈峰老师在一节三年级的示范课的Free talk中,她看到一个小男孩穿了件黄色的衣服,情不自禁的夸到“You are so handsome in yellow.”,三年级的学生自然无法理解“handsome”的意思,但沈老师通过一个夸张的肢体动作让学生一下明白了教师是在夸他长得帅。全场师生都被这一动作所深深折服,切实感受到任何语言的解释都不及这个肢体动作感受的更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以及借助于合适的动作,学生就可以理解教师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对话教学要获得成功,要吸引到学生,要能够切身增进学生的思维,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生活化”,要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开展对话学习。只有将学生需要的对话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才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调动他们思维度,做到真正的为增进学生思维而对话。
参考文献:
[1]裴利华.“对话—生成”:学校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对话教学 误区 策略
一、什么是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对话,探讨并理解某一主题并获得新知,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活动和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命。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并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一种媒介,课堂的本质是以师生交流,互动,合作为基础的知识构建活动。课堂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和生我对话等多种形式,其中,师生对话是最常见的课堂对话形态。那么,课堂教学对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本文试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的理论视角,诠释与学生思维对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关于对话教学的误区
1.生词教学脱离对话情景。曾经在我区的一次教研活动研讨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平均20个教师中仅有四人会先上A部分的对话教学,其他教师都是将B,C部分的单词和句型先进行“扫盲”,而在’扫盲“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情景,只是为了教授单词而教授单词,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得到信息差,这样的对话教学就过于注重了词汇的处理,而忽视了情境。
2.整体感知支离破碎,对话语境遭到了分割。例如在一次区教研课上,学习内容是“Ben’s noisy day”,其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点是学习动词的过去式,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尽快掌握,讲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过去式全部归纳总结出来,然后用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用这些单词去造句。该教师为了解决文本中的“分支”,意图通过简单的造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耗尽了本该属于对话的时间分配。作为对话教学的语言要素,如果单独将单词语法给割裂出来,无疑是在破坏原有的语境,只注重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专项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输入的完整性。
3.句型使用缺乏真实的交际,意义操作停留于问答层面。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充满了伪交际,有的授课教师每次引出一个新的语言点就会创设一个情景,造成情景太散太乱,并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对话。有的课程关注学生的表演形式,而轻视了实际交流效果。很多教师认为交际法就是让学生去表演,所以每次教学对话时都会安排几组学生表演对话,进而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但殊不知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有关对话教学的有效呈现
1.用真人,实物巧设情景。《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李磊教师在教授《Healthy food》时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课程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实物,了解食物金字塔。教师先通过学生对自己判断,“I am very fat.””I don‘t like sports””I can eat ten hamburgers”,学生看着他胖胖的体型,最后一致推选他为“Big eater.”他的这个情景当场引来了掌声无数,学生也纷纷愿意和这位“吃货”探究美食。
2.利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景。对于那些无法真实展现的场景或者实物,我们可以采用图画,电视,录像等教学设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和交际场面。同样也是来自于《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张雪琦老师的一个案例,在授课中,她将一组来自于太原的美丽短片带给了北京的学生,并且配以合适的钢琴曲,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游览”了一次太原,从而学生情不自禁的用英语像张老师提问了很多关于太原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再课堂中用的最多的方式,通过电化教学来嫁接情景,在现时空对话,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然后很自然的过度到用英语交流。
3.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非语言手段丰富对话轮。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一书中阐述: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著名英语特级教师沈峰也多次在讲座中提出她的观点:对话教学不仅在于掌握信息(说了什么),更在于学习对话是怎么说的(学说话)。记得沈峰老师在一节三年级的示范课的Free talk中,她看到一个小男孩穿了件黄色的衣服,情不自禁的夸到“You are so handsome in yellow.”,三年级的学生自然无法理解“handsome”的意思,但沈老师通过一个夸张的肢体动作让学生一下明白了教师是在夸他长得帅。全场师生都被这一动作所深深折服,切实感受到任何语言的解释都不及这个肢体动作感受的更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以及借助于合适的动作,学生就可以理解教师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对话教学要获得成功,要吸引到学生,要能够切身增进学生的思维,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生活化”,要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开展对话学习。只有将学生需要的对话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才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调动他们思维度,做到真正的为增进学生思维而对话。
参考文献:
[1]裴利华.“对话—生成”:学校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