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外教课引发的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德育有效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德育内容
  德育不能是空洞说教,而应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笔者在兰州一中任教期间,听过外教Tomas的一节写作课,他在授课时始终面带微笑,对每一个学生都使用 “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Good job!”“Very Good!”“Not bad!”等“漂亮词”和“I’m proud of you!”“Give me five!”“Take it easy!”“Thank you for your answer!”等激励性语言以表达肯定和尊重。有同事总结道,老外捡着学生哪怕一丁点儿优点,都能使劲儿夸,而我们中国教师却往往抓住学生的一个缺点一拍子打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所产生的人际交往情景,看似平常不过,却最能直接体现德育行为,而这一点往往在传统教学中被忽视。将德育贯彻于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实自然、肯定关怀的情景下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其效果肯定会比单纯死板的道德说教有效地多。
  二、在教材内容中充分挖掘德育内容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涉及的题材较为广泛,有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涵盖音乐、体育、自然灾害、人际关系、名人传记等,无一不渗透德育因素。教师可认真发掘这些因素,创设相应场景,自然启发教学。比如:选修七Unit 4 Sharing,以帮助弱者、志愿服务、合作共享为主题。其“热身”部分是一个调查,分为三步骤,首先让学生回顾助人为乐做过的事;然后根据调查内容列举其中有代表性的,最后讨论volunteer(志愿者)的内涵。我当时结合“7.22”甘肃岷县6.6级地震后学生参与的献爱心活动,深入引导他们理解volunteer的意义,并让学生比较自己和灾区学生的校舍、生活和学习环境,设置如下问题:Q.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hool you go to and the one in Minxian? Q.2 Would you like to work as a volunteer in a poor area? 在讨论中引发学生对志愿者活动和学习生活环境的换位思考,让他们用心体会灾区学生的艰难,培养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在课外阅读及活动中不断添加德育内容
  1.加强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提高道德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以适应高考对阅读理解的考查,另一方面阅读理解材料本身涵盖面广,有更新更丰富的德育内容。比如,有一篇主题为“爱要说出来”的学生教辅文章,反映了父子之间爱和亲情永恒不变的主题。教学中多让学生接触这样的文章,做到寓教于德,对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大有裨益。
  2.在课外活动中丰富充实德育内容。最近在一次写作课上,笔者给学生一首小诗“If all were rain and never sun, no bow could span the hill; If all were sun and never rain, there’d be no rainbow still.”,要求他们欣赏并写出读后感,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When I read this poem, I felt so bored. In fact, I don’t want to read poems, especially in English. I always think these poets use fewer words to write poems because of their laziness. Even if I read The Lord of the Ring written by J.R.R. Tolkien, I still think English poems are boring. Mrs. Rpssetti’s poem has a moral; everything will be changed.”她在习作中表现出的对诗歌和美好事物的厌恶在使我感到震惊的同时,引发了我对现行英语教学的反思。我们目前教育的状况使老师和学生都在成绩的重压下疲于奔命、不能自拔,老师们除了正常教学无暇开展德育,学生们对与考试无关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变得功利冷漠,心中无爱无美。对此状况,笔者深感担忧。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课前演讲、微话剧表演、一周新闻播报、辩论赛、单词拼写竞赛等活动。比如,马航飞机失联后,笔者组织学生认真做了一期以祈福为主题的英文播报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结论
  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学生形成高尚人格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不再全盘接受教师的观点。这就需要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自然地与知识融于一体,做到点到为止,切勿矫揉造作,牵强附会。总之,将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坚定信心,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根荣.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因素渗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2]陈莉.浅谈高中英语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新課程·中学, 2015(06).
其他文献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its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particularl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area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overall English level. Despi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和英语语言的广泛应用,在小学阶段就开设有英语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英语。小学与初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大阶段,彼此独立又相互衔接,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做好衔接工作,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作着重解析和研究,并制定部分适当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教学衔接 问题 对策  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中小学衔接的关键
【摘要】翻译转换理论最早是由卡特福德提出的,并由包振南先生引进到国内,该理论建立在韩礼德阶和功能语法理论之上并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浅析其翻译理论优势,并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后来研究者及对翻译实践有所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转换 层次转移 范畴转移 英汉译本  一、引言  1965年卡特福德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转换这一术语,这
【摘要】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口译学员期末测试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基于地方性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发展需要和现实局限,本文提出应自建口译课程期末考试测评口译学员平行语料库,结合已有的口译相关研究的研究成果,讨论从信息完整度、语言争取度和语言流利度三个维度对口译质量进行分级,探索建设符合地方性院校实际的、旨在提高口译学员自学自评、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综合性分层级口译平行语料库。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行,其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新要求,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写作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以阅读文本为基础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文本 写作教学 策略分析  在初中阶段,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既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同时又是教学的难点环节。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译林新版《英语》中的Story time是单元核心板块。它借助活泼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对话或短文的形式呈现词汇、句型、日常用语和语言功能。所以笔者尝试在采取语巧用“Story Time”情境,挖掘课程资源;活用“Story Time”文本,进行感情铺垫;精设“Story Time”表演,感受英语魅力等策略最大化的发挥此板块的功效。  【关键词】教材 Story time版块 教学
【摘要】绿色作为基本颜色词之一,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一定的文化相似性,又有明显不同的引申意义。本文从圣帕特里克节谈起,对颜色词“绿”在中英文化的不同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和比较。  【关键词】绿色 文化内涵 差异  一、圣帕特里克节与绿色  每年3月17日的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是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如今已成为爱尔兰的国庆节。
【摘要】口语教学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和实施,对口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过在广大农村地区受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导致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陷入困境。笔者通过对农村中小学口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认真试论和分析,并制定一些恰當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英语 口语教学 现状 对策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
【摘要】初高中衔接阶段是学生步入理想高中的重要时期,而英语作为主要的考试科目,一直都是学生努力提分的关键点,本文浅谈初高中英语衔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策略,以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 英语衔接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英语应用的实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在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各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应用技巧,其中就包括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培养。但是,初中生仍处于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而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对简单,对语言的理解不尽相同,除了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环境等一系列的配合。任何基础性的教学都是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写作打基础的。那么对于初中英语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