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基于地方性院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期末教学测评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o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口译学员期末测试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基于地方性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发展需要和现实局限,本文提出应自建口译课程期末考试测评口译学员平行语料库,结合已有的口译相关研究的研究成果,讨论从信息完整度、语言争取度和语言流利度三个维度对口译质量进行分级,探索建设符合地方性院校实际的、旨在提高口译学员自学自评、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综合性分层级口译平行语料库。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 英语专业 口译课程 教学测评
  口译课程是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如何提升口译教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英语专业口译学员在校期间一般需经历几次重要测评环节,如期末考试、口译比赛和口译证书考试等,但现有国家性测评标准注重对成千上万考生的区分度,不适合刚刚接触口译课程的英专本科口译学生。因此,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一位口译学员的水平,必须充分利用口译期末考试环节的语料和相关评测数据,并将之于现有全国性口译质量标准比对,促进口译教学和研究。
  一、建设基于口译课程期末考试的平行语料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服务于教学的口译语料库在国内外已经兴起并蓬勃发展,但是针对地方性院校英语专业口译学员的语料库建设和利用仍然未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现有国内口译语料库的语料多来自考试而非实际口译教学过程。张威(2017)层指出口译学习者语料库缺乏导致的五大类问题,并带领团队构建大型学习者语料库,但语料来自20所中国各类重点高校的口译课堂,且把英语专业本科全部归位初级水平,未纳入地方性院校语料,初级水平需进一步区分层级。现有口译语料库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公开共享,英专本科口译学员口译质量的分级因院校而异。因此,建立地方性英语专业口译期末考试测试平行语料库势在必行。
  二、基于高校口译期末考试的口译能力分级及相应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方案
  英语专业口译课堂的期末考试测评,不是实际环境下的真实口译场景。因此,本研究不关注涉及语言外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口译能力,集中研究口译译语质量的分级方案。首先,应借鉴口译证书、口译大赛的评分标准。全国英语專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口译部分的评分,主要关注信息点,考生说出信息点基本就可以得分;内容、流利度和语法准确度是关键,语法准确度不能区分低等级口译水平,内容完整度才是口译质量的核心。其次,参考口译考试中凸显的口译难点、失误现象的相关总结。发现包括信息遗漏、专有名词翻译、数字翻译、词汇和句子层面的语言表达问题。英译汉任务中的困难主要是理解、记忆源信息,特别是数字、生词、复杂句式;在汉译英任务中的困难主要是目的语表达层面,如句子建构、专有名词的表达,及对小词和中式短语的传达。
  因此,本研究的平行语料库对口译学员质量分级体系为:信息完整度(信息遗漏、专有名词翻译、数字翻译三个方面)、流利度(语音语调、停顿、语速、音量、自我修正、重复等)和语言表达(词汇、句子层面等)。根据期末成绩区分高中低或高低组别,研究口译学员口译质量在三个方面各层级的数据,建设以口译质量分级为特色的平行语料库,服务于口译教学与研究。此外,口译学员的自学、自评 非常重要,自建语料库能有效提高自我口译质量评估,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自然发展规律。
  三、小结
  地方性院校在借鉴其他成熟语料库的基础上建立各校口译学员平行语料库的主要思路和作用是:第一,基于语料库对口译学员质量进行分级,对比其他口译质量评估标准,分析口译学员内部能力差异以及在全国水平当中的地位。第二,积累历届口译学员语料,有利于口译学员的自学、自评和口译教师的教学科研。第三,口译期末考试测评语料库可以成为校际、院际的交流平台,逐渐发展成为跨专业、跨学科的特色口译语料库资源库,改变被动提升的局面,积极互动交流,突出地方性院校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威.中国口译学习者语料库建设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思考[J].中国翻译,2017(1).
  [2]徐海铭,金燕.口译水平测评中的语言指标效度研究——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口译样本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6(1).
  [3]秦勤,秦勇.从释意理论再探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新思路——基于中欧同声传译培训项目[J].外国语文,2014(6).
  [4]王文宇,周丹丹,王凌.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译能力的调查——兼谈口译教学[J].外语教学,2010(5).
  [5]王文宇,段燕.从“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看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4(3).
  [6]欧阳倩华.口译质量评估:功能语言学新途径[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
  [7]黄晓佳,王建国.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译考试评判标准评议[J].中国翻译,2009(1).
  [8]许幸.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以2015年考试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5(3).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解释,再将该理论与幼儿师范生的英语课堂教学灵活结合,通过分析得出:该理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改进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了幼师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幼师生 英语课堂教学  【Abstract】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fi
【摘要】在开展高校英语语境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就是如何帮助学生破解语言应用难题,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在开展语境教学中,方法很重要,找到好的高校英语语境教学方法,整个教学也就基本成功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教学关键,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需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 英语 语境教学 教学创新  语境教学是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应用英
【摘要】情景认知理论将实践与学习融为一体,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校英语翻译专业对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应用也在逐渐深入。本文根据情景认知理论的概念及特性,分析了该理论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作用,并对情景认知理论对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情景认知理论 高校英语 翻译教学  情景认知作为一种可以促进知识向真实世界转化并加以应用的学习方式,对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但
【摘要】高等学校的英语学习关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急需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专门用途英语成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业类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结合理论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探讨在农业类院校开展专门用途英语的可行性。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农业类院校 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投入到国际事务中。在日常交
作业,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英语作业管理中,我们必须坚持“轻负担,高质量”的原则,只有有效防止过度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真正实现作业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后续作用。然而,目前英语教学中,作业的“质”与“量”还没调节到最佳状态。英语作业普遍“质平量微”,教师布置课内外作業随意性较大,特别是课外作业的布置,班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一个大学英语教师都普遍关注的课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普及率不断提高。因此,信息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并衍生出了很多教育产品。微信,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已成为当下大学生日常交际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之一, 其互动性、即时性、便携性和廉价性等优势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方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
【Abstract】As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language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cus of the listening classroom changes from developing comprehension to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whole paper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its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particularl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area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overall English level. Despi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和英语语言的广泛应用,在小学阶段就开设有英语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英语。小学与初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大阶段,彼此独立又相互衔接,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做好衔接工作,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作着重解析和研究,并制定部分适当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教学衔接 问题 对策  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中小学衔接的关键
【摘要】翻译转换理论最早是由卡特福德提出的,并由包振南先生引进到国内,该理论建立在韩礼德阶和功能语法理论之上并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浅析其翻译理论优势,并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后来研究者及对翻译实践有所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转换 层次转移 范畴转移 英汉译本  一、引言  1965年卡特福德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转换这一术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