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越来越崇拜他,他也越来越老了。他的头发大部分白了,却根根直竖,像他的性格。
如果不是父亲从中作梗,或许我就是他的女儿了。他只有两个儿子,却被他训得像小狗一样乖顺,低眉顺眼的。他说男孩子太淘了,缺少女孩的灵性。
母亲对父亲说,姐夫是个有学问的人,家境又好,女儿在他家,吃不了亏。大的小的,你选一个过继给他吧。
父亲却不同意。
我是家里的老大,知道这些后,就在他面前撒娇,姨夫,我做你的女儿好不好?不等他回答,又说,姨夫,你给我买件面包服吧。
什么是面包服啊?他笑着问我。
面包服就是冬天穿的袄,城里人都有,穿着可洋气呢。我管羽绒服叫面包服,小小年纪就知道臭美,惹得大人都笑了。可正是盛夏时候,阳光穿过葡萄架子,有些刺眼,大人们笑得更欢了。
他说,小孩子喜欢,就让她多住几天吧。
我冲爸妈摆摆手,我要住在这儿,你们先回去。他嘿嘿地笑了。
对我,他家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流下,可以在水泥池子里洗碗筷。地上铺的是红砖,菜橱里放着绿莹莹的咸鸭蛋。这儿多好啊,我再也不愿回到自己那个土里土气又贫穷的家了。
晚上,吃完饭,他和我说话。按你一顿吃一碗饭算,一天要吃三碗,那么要是你在我家住上十天,也能吃上一袋大米了,你说要不要还给我们?
要还。我认真地说。
那让你爸爸扛一袋子大米来还我们,好不好?
好。我回答。他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黑匣子放在饭桌上,按下一个键,里面传来我们刚才的对话……你说要不要还给我们?要还。那让你爸爸扛一袋子大米来……
不知我是被那个录音机吓着了还是想起家里没有大米来还给他,听着听着竟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姨赶紧把我抱在怀里,嗔怪他说,你这是干什么,让邻居听见了多不好。老黄闲着没事就喜欢在胡同里走来走去。
他又嘿嘿地笑了。这次听来,怎么都觉得不怀好意。
原来他的女儿不是这么好当的。
那年,我5岁。
上学后的寒暑假,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去他家住上一段时间。在他家里有一种富足感,而且,我喜欢和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听说他14岁才读了小学一年级,然后一直读下去,考了中专,研究农作物。
我开始崇拜他。他的两个儿子都不争气,学习差而且结交街上的小混混。二哥比我大7岁,那天二哥对我说,等你姨夫出去了,我们就去电影院看电影,要是哪个女同学给你巧克力吃,你就拿着。
最终那天没看成电影,隔天二哥又把我惹哭了,我就向他告状,还说了二哥要去看电影的事。他站在院子里扯着嗓子扬言要揍二哥,又对我说,不要理两个哥哥,他们都不求上进,不学好。
中午他下厨房炒菜,我第一次吃碧绿的小油菜,盘里油汪汪的,他把肥肉片轻轻地拨拉在一边。那天我无比幸福地想,我要是他的女儿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整天吃他炒的小油菜。
上初中时,我住校。一天中午放学后回宿舍,远远地看他站在石栏杆旁边,穿着米黄色的风衣,手里拎着一个鼓鼓的黑皮包。
车站离你们学校近,顺路来看看你。原来他刚出差回来。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一件崭新的粉色的毛衣,上面有椰子树的图案。临走时还给我一块电子手表,他说调上闹铃,这样你上早操就不会迟到了。
后来我学会骑自行车了,偶尔去他家吃饭,听说农场里住的人都归他管。这个大院里还有一栋办公楼,每次开饭前,我都会噔噔噔地跑到三楼楼梯口,喊,姨夫,吃饭了。
他并不回答,但是用不了多久,就笑眯眯地从办公室走出来,跟着我回家。
我越来越崇拜他,他也越来越老了。他的头发大部分白了,却根根直竖,像他的性格。在家里,他总是颐指气使,但是在他的老母亲面前,却是出了名的孝顺。有一次,他对姨发火,指指点点地说她对老人不好,让奶奶吃剩饭。原来那天晚上吃饭,奶奶觉得不舒服,让我们先吃,等我们吃完了,她说想喝点粥,姨另做了。奶奶一个人吃饭时,他回家正遇上。等老人家回屋休息了,他才发作。姨也不甘示弱,拿头撞墙,头发凌乱着,后来口不择言地说,别忘了,你手里还攥着一条人命,你还我的女儿。
他就怔在那儿,平时的气势顷刻不见了。后来,他发现呆呆地站在门口的我,冲我姨说,别吓着孩子。
那年我15岁了,在他眼中,仍是个孩子。
后来妈叹息着告诉我,他们原本有个女儿,已经养到两岁了,姨夫很疼爱她,有次一边喂她吃东西一边逗她笑,结果孩子气管中卡了异物,最终没抢救过来。所以妈当时想把我或者妹妹过继给他。
我读高中的时候,他退休了,在县城买了块地皮,盖了新房子。沿街的门面用来做生意。我嫌宿舍里太吵,就住在他家。
姨夫和过去的老同事在一起喝酒,指着墙上的横幅“市级技术拔尖人才”笑着说,这个有什么用?这辈子干事业还没干够,上级就批准退休了,说是把位子让给年轻人。
姨说他最伤心的就两件事,一个是奶奶去世时,他哭昏过去好几次,另一个就是退休这件事了。
他的脾气还是没改,动不动就骂大哥二哥,只是不叫小名了,改称老大老二。“老大,你是瞎了哪个眼,左眼还是右眼。”那时大哥已经成家了,还得听他这样粗俗的骂声。夏天,院子里,大哥做了满满一桌菜,大方地将菜分给邻居。他就皱皱鼻子,嘲笑道,谁稀罕你的菜?众人也赔笑几声。
我对他渐渐不满了,觉得他太霸道,就因为年轻时读书受过苦,好像现在所有的人都跟着他沾光似的。有时晚上我看书,他也会在门外吼,这么晚了,还不关灯!他肯定是嫌浪费电。
我越来越讨厌他了,避免看他的脸色,有时走个迎面也会别过头去。他走路时很慢,像是穿着双拖鞋一样脚不离地。偷偷地看他,他好像也不再看我。我和哥哥有说有笑,只要看到他走过来,我们马上噤声。有堂语文课上,文言文中讲“孟尝君有食客三千”,联想到我在他家里也只能算食客,我和他,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也许大人喜欢小孩子的天真、稚气,我又有什么资格对他一直依赖至今呢?记得有天晚上回去比平时迟了些,他就追问怎么这么晚,我说和同桌看到路边有露天点歌的,就唱了一首歌。以后很长时间,他就在门口等我准时下晚自习回来,直到我形成习惯。
我的成绩很不稳定,忽上忽下的。放学回来路过店门口时,周围的人问他,听说你外甥女从小学习就好,考大学很容易吧?他好像没看见我一样,嘴巴一撇,整天就知道死学习,晚上还要学到半夜,考不上啊。考上了,学费我给出一半。
被他这么一说,我反而静下心了,总不能让他笑话吧。后来我就考上了,他还真要给我出学费,我想他那么小气,连电费也要斤斤计较,一定是为了他曾说的话而下不了台面。
后来他和父亲喝酒,父亲把他灌醉了,还不忘追问他,你不是说妮考不上吗?他又嘿嘿地笑了,笑声中透着狡黠,那时怕妮有压力,才这么说她。其实她什么水平,我也不知道,就是看她每天学习很累,没想到这激将法还很管用。
后来我上大学的学费大部分是他出的,父母说就当借他的,以后肯定还。我还是生他的气,就是因为他有几个钱,他就谁都看不起,还当众讽刺我,我无法原谅他。放假回家,父母劝我多去他家走动走动,我像哥哥们那样害怕看他那张脸,偶尔去,竟然发现他比以前慈祥多了,笑呵呵的,又想起小时候依赖他的情景,感到心里酸酸的。
大三那年,他让周围的农民给他种吊瓜子,也叫栝楼子,然后收购起来。让二哥管运输,到南方做生意,很是赚了一笔钱。第二年,他又如法炮制,收购了一批,没想到人们都看到商机,这次竞争惨烈。他让我在网上看看价格怎么样了,我忙着考试,后来想起来告诉他,电话打过去是姨接的。姨听是我,像往常那样说,跟你姨夫说吧。没听到他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洪亮的声音。其实那时他就生病了,躺在床上。
寒假回家后才知道,那次生意还是赔了钱。他着急上火,一早上起来跑步晨练,后来走不动了,让路人搀扶着回去。是老年病,差点就半身不遂。接我电话那天他刚从医院回到家里,嘴巴都歪向一边。他一直就是这么坚强倔强的老头,不肯轻易向任何事情低头。
我去看望他时,怕他看见我流泪,忙说找本书看。背过身走到他的书桌前,只有几本书,其他的都放在书橱里。我看到桌上有几封码得整整齐齐的信,是以前我写给他的。随手拿出一封,稚嫩的笔迹写着:姨父,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升入初中了。听说初中的课程比小学里多很多,不知道怎么去应付……
那是我曾经写的,姨父,多么亲切的字眼,原来冥冥之中,我早就把他看成了父亲。他肯定也把我看成他的女儿,是他生命中丢失的那个女儿。他从来就没有失去过我,他的宝贝。否则,他怎么会对我像对待哥哥那样凶巴巴的呢?
编辑 / 程笑歌
如果不是父亲从中作梗,或许我就是他的女儿了。他只有两个儿子,却被他训得像小狗一样乖顺,低眉顺眼的。他说男孩子太淘了,缺少女孩的灵性。
母亲对父亲说,姐夫是个有学问的人,家境又好,女儿在他家,吃不了亏。大的小的,你选一个过继给他吧。
父亲却不同意。
我是家里的老大,知道这些后,就在他面前撒娇,姨夫,我做你的女儿好不好?不等他回答,又说,姨夫,你给我买件面包服吧。
什么是面包服啊?他笑着问我。
面包服就是冬天穿的袄,城里人都有,穿着可洋气呢。我管羽绒服叫面包服,小小年纪就知道臭美,惹得大人都笑了。可正是盛夏时候,阳光穿过葡萄架子,有些刺眼,大人们笑得更欢了。
他说,小孩子喜欢,就让她多住几天吧。
我冲爸妈摆摆手,我要住在这儿,你们先回去。他嘿嘿地笑了。
对我,他家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流下,可以在水泥池子里洗碗筷。地上铺的是红砖,菜橱里放着绿莹莹的咸鸭蛋。这儿多好啊,我再也不愿回到自己那个土里土气又贫穷的家了。
晚上,吃完饭,他和我说话。按你一顿吃一碗饭算,一天要吃三碗,那么要是你在我家住上十天,也能吃上一袋大米了,你说要不要还给我们?
要还。我认真地说。
那让你爸爸扛一袋子大米来还我们,好不好?
好。我回答。他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黑匣子放在饭桌上,按下一个键,里面传来我们刚才的对话……你说要不要还给我们?要还。那让你爸爸扛一袋子大米来……
不知我是被那个录音机吓着了还是想起家里没有大米来还给他,听着听着竟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姨赶紧把我抱在怀里,嗔怪他说,你这是干什么,让邻居听见了多不好。老黄闲着没事就喜欢在胡同里走来走去。
他又嘿嘿地笑了。这次听来,怎么都觉得不怀好意。
原来他的女儿不是这么好当的。
那年,我5岁。
上学后的寒暑假,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去他家住上一段时间。在他家里有一种富足感,而且,我喜欢和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听说他14岁才读了小学一年级,然后一直读下去,考了中专,研究农作物。
我开始崇拜他。他的两个儿子都不争气,学习差而且结交街上的小混混。二哥比我大7岁,那天二哥对我说,等你姨夫出去了,我们就去电影院看电影,要是哪个女同学给你巧克力吃,你就拿着。
最终那天没看成电影,隔天二哥又把我惹哭了,我就向他告状,还说了二哥要去看电影的事。他站在院子里扯着嗓子扬言要揍二哥,又对我说,不要理两个哥哥,他们都不求上进,不学好。
中午他下厨房炒菜,我第一次吃碧绿的小油菜,盘里油汪汪的,他把肥肉片轻轻地拨拉在一边。那天我无比幸福地想,我要是他的女儿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整天吃他炒的小油菜。
上初中时,我住校。一天中午放学后回宿舍,远远地看他站在石栏杆旁边,穿着米黄色的风衣,手里拎着一个鼓鼓的黑皮包。
车站离你们学校近,顺路来看看你。原来他刚出差回来。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一件崭新的粉色的毛衣,上面有椰子树的图案。临走时还给我一块电子手表,他说调上闹铃,这样你上早操就不会迟到了。
后来我学会骑自行车了,偶尔去他家吃饭,听说农场里住的人都归他管。这个大院里还有一栋办公楼,每次开饭前,我都会噔噔噔地跑到三楼楼梯口,喊,姨夫,吃饭了。
他并不回答,但是用不了多久,就笑眯眯地从办公室走出来,跟着我回家。
我越来越崇拜他,他也越来越老了。他的头发大部分白了,却根根直竖,像他的性格。在家里,他总是颐指气使,但是在他的老母亲面前,却是出了名的孝顺。有一次,他对姨发火,指指点点地说她对老人不好,让奶奶吃剩饭。原来那天晚上吃饭,奶奶觉得不舒服,让我们先吃,等我们吃完了,她说想喝点粥,姨另做了。奶奶一个人吃饭时,他回家正遇上。等老人家回屋休息了,他才发作。姨也不甘示弱,拿头撞墙,头发凌乱着,后来口不择言地说,别忘了,你手里还攥着一条人命,你还我的女儿。
他就怔在那儿,平时的气势顷刻不见了。后来,他发现呆呆地站在门口的我,冲我姨说,别吓着孩子。
那年我15岁了,在他眼中,仍是个孩子。
后来妈叹息着告诉我,他们原本有个女儿,已经养到两岁了,姨夫很疼爱她,有次一边喂她吃东西一边逗她笑,结果孩子气管中卡了异物,最终没抢救过来。所以妈当时想把我或者妹妹过继给他。
我读高中的时候,他退休了,在县城买了块地皮,盖了新房子。沿街的门面用来做生意。我嫌宿舍里太吵,就住在他家。
姨夫和过去的老同事在一起喝酒,指着墙上的横幅“市级技术拔尖人才”笑着说,这个有什么用?这辈子干事业还没干够,上级就批准退休了,说是把位子让给年轻人。
姨说他最伤心的就两件事,一个是奶奶去世时,他哭昏过去好几次,另一个就是退休这件事了。
他的脾气还是没改,动不动就骂大哥二哥,只是不叫小名了,改称老大老二。“老大,你是瞎了哪个眼,左眼还是右眼。”那时大哥已经成家了,还得听他这样粗俗的骂声。夏天,院子里,大哥做了满满一桌菜,大方地将菜分给邻居。他就皱皱鼻子,嘲笑道,谁稀罕你的菜?众人也赔笑几声。
我对他渐渐不满了,觉得他太霸道,就因为年轻时读书受过苦,好像现在所有的人都跟着他沾光似的。有时晚上我看书,他也会在门外吼,这么晚了,还不关灯!他肯定是嫌浪费电。
我越来越讨厌他了,避免看他的脸色,有时走个迎面也会别过头去。他走路时很慢,像是穿着双拖鞋一样脚不离地。偷偷地看他,他好像也不再看我。我和哥哥有说有笑,只要看到他走过来,我们马上噤声。有堂语文课上,文言文中讲“孟尝君有食客三千”,联想到我在他家里也只能算食客,我和他,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也许大人喜欢小孩子的天真、稚气,我又有什么资格对他一直依赖至今呢?记得有天晚上回去比平时迟了些,他就追问怎么这么晚,我说和同桌看到路边有露天点歌的,就唱了一首歌。以后很长时间,他就在门口等我准时下晚自习回来,直到我形成习惯。
我的成绩很不稳定,忽上忽下的。放学回来路过店门口时,周围的人问他,听说你外甥女从小学习就好,考大学很容易吧?他好像没看见我一样,嘴巴一撇,整天就知道死学习,晚上还要学到半夜,考不上啊。考上了,学费我给出一半。
被他这么一说,我反而静下心了,总不能让他笑话吧。后来我就考上了,他还真要给我出学费,我想他那么小气,连电费也要斤斤计较,一定是为了他曾说的话而下不了台面。
后来他和父亲喝酒,父亲把他灌醉了,还不忘追问他,你不是说妮考不上吗?他又嘿嘿地笑了,笑声中透着狡黠,那时怕妮有压力,才这么说她。其实她什么水平,我也不知道,就是看她每天学习很累,没想到这激将法还很管用。
后来我上大学的学费大部分是他出的,父母说就当借他的,以后肯定还。我还是生他的气,就是因为他有几个钱,他就谁都看不起,还当众讽刺我,我无法原谅他。放假回家,父母劝我多去他家走动走动,我像哥哥们那样害怕看他那张脸,偶尔去,竟然发现他比以前慈祥多了,笑呵呵的,又想起小时候依赖他的情景,感到心里酸酸的。
大三那年,他让周围的农民给他种吊瓜子,也叫栝楼子,然后收购起来。让二哥管运输,到南方做生意,很是赚了一笔钱。第二年,他又如法炮制,收购了一批,没想到人们都看到商机,这次竞争惨烈。他让我在网上看看价格怎么样了,我忙着考试,后来想起来告诉他,电话打过去是姨接的。姨听是我,像往常那样说,跟你姨夫说吧。没听到他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洪亮的声音。其实那时他就生病了,躺在床上。
寒假回家后才知道,那次生意还是赔了钱。他着急上火,一早上起来跑步晨练,后来走不动了,让路人搀扶着回去。是老年病,差点就半身不遂。接我电话那天他刚从医院回到家里,嘴巴都歪向一边。他一直就是这么坚强倔强的老头,不肯轻易向任何事情低头。
我去看望他时,怕他看见我流泪,忙说找本书看。背过身走到他的书桌前,只有几本书,其他的都放在书橱里。我看到桌上有几封码得整整齐齐的信,是以前我写给他的。随手拿出一封,稚嫩的笔迹写着:姨父,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升入初中了。听说初中的课程比小学里多很多,不知道怎么去应付……
那是我曾经写的,姨父,多么亲切的字眼,原来冥冥之中,我早就把他看成了父亲。他肯定也把我看成他的女儿,是他生命中丢失的那个女儿。他从来就没有失去过我,他的宝贝。否则,他怎么会对我像对待哥哥那样凶巴巴的呢?
编辑 / 程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