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课需要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互动才能变得精彩,富有效率。那么,如何通过互动这种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多层面对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尝试了新课改实施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90-02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本人从多层面对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尝试了新课改实施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基本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一 明确要求,积极创造师生互动的条件
1.逐步提出要求,学会合作和互动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也就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
学习方法虽然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刚开始进行课堂互动学习时,有的教师反映课堂秩序混乱,喧闹声很大,学生各行其是,没有合作意识。为解决此类问题,本人觉得应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会合作。例如李本红老师在开始进行互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人人都要勇敢地发言。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鼓励,班级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再提出第二个要求:一个人说话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且不能弄出响声。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学生之间有序的、科学的、友爱的合作互动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各班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得到很好的加强。
2.学习内容丰富多样
合作互动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作为“观众”、“听众”。为了充分运用这种优势,在学习内容上应丰富多样,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才进行合作讨论,像当小老师检查同伴作业,交流学习方法,小组游戏学习,学习评价等等都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
二 合理分组,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互动
1.建立小组是同伴合作的必要的组织形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开实施的前提条件。
小组生成方式有多种:如“自由组合式”,易相处的几个同学依据自己共同的兴趣而组合在一起;“指定组合式”,就是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目标,将某些特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小组;“优化组合式”,就是通过前两种方式相互融合,组成班级新结构。这三种分配方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分层次,在上课时可以将优秀生以“小教师”的身份指派到其他各组合作、讨论、指导。同时老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
2.每组安排小教师,确定职责,是保证合作互动实施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这样既保证了小组活动的进展有序,又能使个人的努力真正与小组总体工作相协调。因为本人所在学校每个班的人数都比较多(每六人一组),需要根据任务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各异,确定职责,分工合作。生成方式:小组长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由本组成员民主推选或者轮流“执政”。
三 全员参与,努力探索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资源,从实际出发初步探索教学策略。
1.情感式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情感互动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融洽上。当师生之间情感和谐,达到共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如在校教研课上,乔老师在讲一年级上册《统计》时,让小朋友在书上分别贴出红花、黄花、蓝花,并统计出它们的数量。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的横着一排一排地贴,有的竖着一列一列地贴,课堂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获益。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呈现出的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
2.参与式互动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的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否形成互动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为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小组讨论式。如本人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第几”这一节内容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森林里准备召开音乐会,智多星(小白兔)邀请小松鼠、长颈鹿、小狮子、大象一起去参加。大伙儿可高兴啦!一大早他们就来到了智多星的家里。可是出发前,他们为怎样排队吵了起来,谁都想排在最前面。小朋友,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它却富有现实意义。因为对学生来说,如何“排队”是他们经历过的,知道排队一般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早操队伍按“从矮到高”排列,汽车站购票按“先来后到”排列等等。这一问题情境既体现了问题的现实性,又包含有丰富的数学价值,既有利于激起学生讨论和积极的思考,又有利于学生切实展开探究活动。
(2)合作探究式。这种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归纳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在整堂课上全动起来。如:邱老师在讲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中“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挖掘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素材,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花边、书、练习本等。在课堂上邱老师先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和宽呢?然后要求学生按事先的分工,有人量,有人记录,有人“督察”。老师在小组学习时巡视,然后评选出“最佳合作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牢固地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在这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等因素,有计划的向学生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
3.教与学互动
学生能否自主学习是其能否实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等相互配合的重要策略。本人注重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倡导“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质疑的“权力”,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课堂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学生的问题发生分歧时适时的进行点拨或调节。学生当上了小教师,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是激情燃烧的课堂,是激情唤醒潜能的课堂。让我们与新课标、新理念和谐发展,关注师生、生生生命发展,达到最佳匹配,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90-02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本人从多层面对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尝试了新课改实施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基本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一 明确要求,积极创造师生互动的条件
1.逐步提出要求,学会合作和互动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也就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
学习方法虽然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刚开始进行课堂互动学习时,有的教师反映课堂秩序混乱,喧闹声很大,学生各行其是,没有合作意识。为解决此类问题,本人觉得应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会合作。例如李本红老师在开始进行互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人人都要勇敢地发言。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鼓励,班级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再提出第二个要求:一个人说话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且不能弄出响声。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学生之间有序的、科学的、友爱的合作互动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各班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得到很好的加强。
2.学习内容丰富多样
合作互动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作为“观众”、“听众”。为了充分运用这种优势,在学习内容上应丰富多样,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才进行合作讨论,像当小老师检查同伴作业,交流学习方法,小组游戏学习,学习评价等等都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
二 合理分组,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互动
1.建立小组是同伴合作的必要的组织形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开实施的前提条件。
小组生成方式有多种:如“自由组合式”,易相处的几个同学依据自己共同的兴趣而组合在一起;“指定组合式”,就是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目标,将某些特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小组;“优化组合式”,就是通过前两种方式相互融合,组成班级新结构。这三种分配方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分层次,在上课时可以将优秀生以“小教师”的身份指派到其他各组合作、讨论、指导。同时老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
2.每组安排小教师,确定职责,是保证合作互动实施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这样既保证了小组活动的进展有序,又能使个人的努力真正与小组总体工作相协调。因为本人所在学校每个班的人数都比较多(每六人一组),需要根据任务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各异,确定职责,分工合作。生成方式:小组长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由本组成员民主推选或者轮流“执政”。
三 全员参与,努力探索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资源,从实际出发初步探索教学策略。
1.情感式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情感互动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融洽上。当师生之间情感和谐,达到共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如在校教研课上,乔老师在讲一年级上册《统计》时,让小朋友在书上分别贴出红花、黄花、蓝花,并统计出它们的数量。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的横着一排一排地贴,有的竖着一列一列地贴,课堂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获益。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呈现出的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
2.参与式互动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的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否形成互动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为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小组讨论式。如本人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第几”这一节内容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森林里准备召开音乐会,智多星(小白兔)邀请小松鼠、长颈鹿、小狮子、大象一起去参加。大伙儿可高兴啦!一大早他们就来到了智多星的家里。可是出发前,他们为怎样排队吵了起来,谁都想排在最前面。小朋友,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它却富有现实意义。因为对学生来说,如何“排队”是他们经历过的,知道排队一般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早操队伍按“从矮到高”排列,汽车站购票按“先来后到”排列等等。这一问题情境既体现了问题的现实性,又包含有丰富的数学价值,既有利于激起学生讨论和积极的思考,又有利于学生切实展开探究活动。
(2)合作探究式。这种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归纳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在整堂课上全动起来。如:邱老师在讲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中“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挖掘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素材,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花边、书、练习本等。在课堂上邱老师先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和宽呢?然后要求学生按事先的分工,有人量,有人记录,有人“督察”。老师在小组学习时巡视,然后评选出“最佳合作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牢固地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在这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等因素,有计划的向学生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
3.教与学互动
学生能否自主学习是其能否实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等相互配合的重要策略。本人注重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倡导“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质疑的“权力”,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课堂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学生的问题发生分歧时适时的进行点拨或调节。学生当上了小教师,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是激情燃烧的课堂,是激情唤醒潜能的课堂。让我们与新课标、新理念和谐发展,关注师生、生生生命发展,达到最佳匹配,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