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向左?社区向右

来源 :中国生态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买票进入我们景区,我们不欢迎你,如果你们作为客人来把票退了,我们欢迎你来玩。”在一些景区,原住民与景区管理者的纷争已趋白热化
  一场看似偶然的打架事件背后,是景区管理者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逐渐显性化。
  2011年10月19日,湖南凤凰县廖家桥镇。
  从重庆自驾到凤凰古镇旅游的几名游客,在旅游的最后一天,踏上归途。当车开至廖家桥镇时,被两辆中巴车夹在了路中间。
  中巴车司机称这些游客的车辆影响了他们载客运营,因此坚决要求赔偿,双方僵持在了小路上。随即棍棒相向,打了起来。
  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凤凰打人事件。
  事后,据当地警方通报,已抓获两名当地嫌疑人,且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其刑拘。凤凰县副县长田小平率该县旅游和公安等相关人员到重庆向伤者赔礼道歉。
  景区利益之争
  打人事件发生后,人民网旅游频道发起了一个“是否还到凤凰古城旅游”的调查,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经统计,共有1805人参与调查,网友认为凤凰古城的旅游安全问题由来已久,近9成网友决定不再去凤凰古城旅游,湖南凤凰多年的积弊终于遭到网友一致声讨。
  有媒体梳理了凤凰旅游的“几大怪”:其一为数起暴力事件,包括2010年10月因10元的仿玉手镯造成的重庆游客被拳打脚踢断了两根肋骨,2011年4月有游客遭遇当地小偷横行、手持凶器喊同伙来打人等。其二为自驾车易遭“碰瓷”敲诈。其三为导游爱宰客,消费总受骗。其四为旅行社景点价格不规范,同一景点收费相差180元,等等。
  凤凰县所在的湘西州,以及另一个风景区张家界市,在湖南的地级市人均GDP排行上始终位居末两位。以凤凰县为例,2000年凤凰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4元,2010年,增长到3459.65元,仅相当于10年前的3倍。然而,2000年凤凰全县实现的旅游总收入才不到2500万元,而到2010年,这个数字已达到了30.02亿元,10年间,凤凰县的旅游收入却增长了120倍以上。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凤凰仅有36.92万人口,从绝对量来看,一年30亿元的旅游收入对凤凰已极其可观。假如摊到每个人头上,就是相当于光是旅游业就能给每个凤凰人带来差不多一万元的收入。但事实是,即便旅游业已经带来如此可观的总体的收入,但凤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只有3459.65元。
  很显然,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十分公平地分配到所有人头上。
  在我国, 村寨旅游开发的大部分经济利益不属于村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同样是在2011年8月,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江西婺源就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投诉事件。
  据了解,婺源在一个月内接连关闭了江湾、李坑、汪口三个核心景区,使得不少游客买了180元通票只能过景区门口而不得入,扫兴而归。
  记者了解到,2001年,婺源县政府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之后,婺源进入一个全民做旅游的时代。一时间,婺源县涌现出20多个大大小小的景点,大多以古村落观光为基础,并吸引了上海、江浙一带的客商前来投资。2007年,江西三清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婺源当地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中入驻婺源,收购婺源当地14个景点后,成立了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李坑村委会与婺源旅游开发公司签订合同:全村村民分成按门票的19%的比例提取,双方通过协商后达成3年(2008年至2010年)一次性给予每位村民1230元。
  2011年1月,门票提成问题又重新面临讨论。李坑村民认为,李坑景点的门票的单票先后经历了10元、20元、30元、60元的增长,后来又实行180元的通票,景区的收益提高,按照协议村民的利益分成也应该提高。并且本来村民的门票分成是每季度结算发放一次。可是自2011年,年初开始谈判后,钱就一直没有发下来。
  由于纷争难以解决,婺源景区甚至发生了动刀伤人的恶性事件,3人被刑事拘留。
  参与层次低
  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原住民往往无法介入管理和决策层面,参与层次低,多为非技术、低报酬的工作,而在最赚钱的店铺经营上,本地村民又竞争不过外地商人,政府也没有对本地居民提供适当的政策扶持,这就造成景区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显现。
  2009年5月发生在福建白水洋景区的“乞讨”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当时,20多名隶属于白水洋景区岩后行政村上谭头自然村的村民,带着本地的土特产品,摆起了地摊,希望趁着旅游旺季多赚些钱。然而,当地城管和景区的工作人员认为,村民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景区的形象,要求村民们立即停止占道经营,结果导致爆发了一场肢体冲突。
  这次冲突是村民们与圣阳公司及当地相关部门间十几次冲突中的一次。部分村民在白水洋河边,拉起了表达抗议的横幅标语,还有近20名村民胸挂纸牌,向过往游客“讨要”生活费,引得不少游客驻足围观。
  近年来,白水洋景区火了,游客量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在2008年达到了60.2万人次,仅景区门票收入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更带动了屏南县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近2亿元的消费。
  景区内的村民们虽然不一定知道这些具体数字,但他们仅从景区的游客爆增这一事实,就能判断出其商业利益。
  于是,村民们向圣阳公司及屏南县政府提出了多项要求,希望分享景区开发利益,提高生活水平。
  这些要求包括在景区内摆摊赚钱、对景区门票收入予以分成、将景区观光车的运行交付村民自主经营、圣阳公司在招用工人时优先考虑接受当地村民,以及在景区内经营农家乐餐饮项目等等。
  而开发商一直坚持自己的底线,圣阳公司有关人士称,村民在景区内摆摊属于占道经营,既影响景区内的游客通行,也影响了景区的美观,圣阳公司因此多次被上级旅游管理部门批评,也遭游客投诉。
  双方由此产生很多矛盾。而正是因为没有及时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终于引发了这场持续半个月之久的“乞讨”风波。
  被影响的生活
  村民无法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却要忍受不断涌来的参观者所带来的喧闹,打破了古村落长久的宁静,也影响了原住民们正常的生活。   2009年10月8日,广西黄姚景区一户村民的小孩,在玩耍时被演员打伤,在村民与景区管理者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黄姚村民拦住已买票的游客说:“你们买票进入我们黄姚,我们不欢迎你,如果你们作为客人来把票退了,我们欢迎你来玩。”
  当日,就有20来个游客到售票处退了票,售票处看退票游客太多,就躲了起来,导致其他游客无法退票。
  闹剧最后还是因为警方的介入而告终。
  黄姚是广西为数不多的古镇风景旅游区之一,开发黄姚旅游本身是一件好事,没想到的是,随着景区的日益红火,反而引起全体村民的不满。
  黄姚景区作为地方文物保护单位,村民自有的房子拆建都需要统一规划,一些村民想修建房屋,景区却不允许。一些村民希望过上现代的生活,可以吹空调,洗热水器,景区也不允许。因为,无论是修建房屋,还是安装空调及热水器,都必然会对古镇风貌带来严重的破坏。而正是这些“不允许”,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景区经营的火热,很多影视公司也选取黄姚为拍摄地,村里就曾发生过景区拍电影时踩死青苗的事情。由于电影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村民们既得不到利益,也得不到赔偿。
  此外,由于村民都住在景区里边,进出都要经过收票口,有一些外出工作的村民回家时也被要求买票,有些景区内村民的朋友来访也被强行收取门票。矛盾激化后,景区又采取如果是村民朋友来访,则需村民签字确认的方法。村民反映极大,自己朋友来访还要到管理处签字,简直被看成了侮辱,因为有些老人根本就不认得字。
  多次事件发生后,村民激愤情绪到达了爆发的程度,小孩被打,只不过是景区与原住民矛盾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一刀切式搬迁
  在处理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问题时,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便于规划,往往从迁移当地居民入手,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让居民彻底搬离景区。由于原住民并不掌握景区资源的所有权,即使是当地居民数代耕种的土地也不属于居民所有。因此,景区居民往往是弱势群体,其权利也最易受到侵犯。
  2008年3月27日,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景区内唯一的村子——五棵树村村民们突然收到了一份“搬迁公告”,要求村民整体搬迁。为此,43户村民将石林县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搬迁决定”违法,并予以撤销。
  对于让五棵树村搬迁的理由,政府给得很明确:根据《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的原则和精神,中国政府在申遗时承诺,要在3年内搬迁完核心保护区的居民。
  对此,中国申遗专家、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教授、景观地质专家梁永宁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他多次对石林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五棵树属于石林核心保护区,就分布在进石林风景区的主干道两侧、游人都会经过的地方,和大小石林“靠得太近”,参差不齐的房屋造成视觉污染。村民沿街开的商店、饭馆占用了景区生态的发展空间。
  “石林养育了我们,我们保护了石林”。有村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石林是我们的圣地,现在让我们搬离,我们感情上接受不了。”也有人质疑:“一个没有了撒尼人的石林还是石林吗?”
  截至2011年11月10日,五棵树村已签订搬迁协议349户,占村民总数的83.3%;累计搬迁318户,占已签协议的91.1%;旧村20户集体商铺承租户已全部完成搬迁腾空,等待拆除。
  与石林景区类似,2010年,江西庐山景区也将常住居民全部搬下山让位景区开发,据统计,此次搬迁,庐山牯岭镇共有上万名居民被迁往山下,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只是,失去牯岭人的庐山,还是游客想看到的那个庐山么?
其他文献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引来诸多城市纷纷打造“印象”名片。然而,有的能持续火爆,有的却陷入了窘境……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任导演的《印象·海南岛》在海口上演一年半后,由于经营上的压力不得不改旗易帜。  投资方海南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55%国资股权作价2750万元转让给深圳天利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资产仍属国有。  不过,印象系列并非全都是如此。有的能持续火爆,有的却陷入了窘境,一片“你方
期刊
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很多地区出现了一些与生态旅游理念相左的问题,近日,国家旅游局对江苏省天目湖景区及浙江省千岛湖展开了一次生态旅游大调查  我国发展旅游不仅充当了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也成了多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很多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乃至唯一手段。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
期刊
2011年中国生态旅游十大新闻  2011年,中国旅游界大事如梭,或悄然逝去,或久传不衰。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兴奋,也面对了些许的无奈。  这一年,中国生态旅游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生态旅游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生态旅游“新国标”出台,“中国旅游日”确定……每一个消息都足以让我们欢欣鼓舞,中国旅游产业有了更为强力的保障。  当景区纷争继起、驴友失踪遇险等消息渐入眼帘,我们内心又不免涌上一丝牵绊
期刊
1980年,山西平遥。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座古朴的明清古城。相邻的县城大多已开始大兴土木,除旧迎新,其中太谷县的改造工程则已初见成效。城墙被拆光了,深宅大院也已经消失了。  此时,平遥也正在规划着一个新的蓝图。经历了百年风霜的平遥城墙已经被打开了一个豁口,百余座明清建筑也已经被拆除。  拆城的理由在现在看来竟然是如此地不可思议,平遥县历经了由明清时的盛极一时到文革后的一贫如洗,此时连维修城市
期刊
绿色经济开发模式建设工程量小、投资小,既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又增加居民收入,还可以吸引当地年轻人回流,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明确了对自然环境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同时也提出了生态产品的理念。  如何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使自然资源在永续保护中能够惠及百姓,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和有效的实践。同时,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还存在着较大误区。  
期刊
“美不美”不能作为评判生态摄影作品优劣的标准,如何科学、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生态关系”才是生态摄影的根本  本来,我们有野生动物摄影、自然摄影、风光摄影、花卉摄影和显微生物摄影等等,为什么还非要搞一个“生态摄影”的新名词不可?或者,是不是将这些与大自然有关的摄影叠加在一起就叫生态摄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生态摄影就像视角独到的第三只眼,有着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以期记录下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
期刊
在下一个25年中,阿南格族将和旅游业以更紧密的合作方式促进乌卢鲁-卡塔朱塔国家公园旅游事业的发展,延续他们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同时也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利,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中有一个久远的传说,在古老的澳大利亚中部,有两个土著部落的首领被邀请参加一个宴会,途中被一只漂亮的蜥蜴精勾引,最后导致爽约。宴会的主人非常生气,他用魔咒将周围的泥塑变成一群澳洲野狗。一场恶战之后,两个爽
期刊
“除了笑声什么都不要留下”是一句生态旅游常见的宣传语,如何让这句话变为现实?也许要从建设低碳景区中找答案  2011年的“十一”黄金周,四川广元的翟姓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一份“低碳国庆”计划。在计划里,翟先生夫妇通过行动尽量减少碳足迹,取消了准备乘飞机到北京看望孩子的计划;就近步行到郊区生态景点游玩;出游时自备旅行开水壶,带上环保“四小件”,即手绢、饭盒、环保筷与布袋。  翟先生一家的行动在提醒:业界
期刊
让旅游者在消费生态旅游产品过程中接受生态教育,让旅游从业人员在提供生态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履行生态责任,是绿色营销的最终诉求  近些年,成功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但却也让景区尝到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而徒增环境保护成本的苦果。实践证明,景区只有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践行生态旅游的理念,才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生态旅游理念的推广,离不开绿色营销。  何为绿色营销?它将“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
期刊
有人说,绿道是个赔钱货,不如搞房地产开发来钱实在。但珠三角人第一个吃了螃蟹,绿道的生态红利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绿道是个舶来品,源自美国。  将自然公园的小路通到居民社区的草坪上,让老百姓能随时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这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人对绿道的探索。  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建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绿道网。法国绿道雨天不泥晴天不尘,日本绿道大树成群,英国绿道密如织网……中国的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