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益凸显的数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访谈,高职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有以下四个方面。无望感:数学价值的消解,无助感:领导支持的缺失,无力感:学习机会的缺乏,无奈感:学生对数学的冷漠。预防、缓解和消除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教育;实施“对话”管理,给予数学教师积极的支持;确立“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满足数学教师的合理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
日益凸显的数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美国学者德沃肯(Dworkin)说:“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1]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研究其预防、缓解和消除的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 职业倦怠的内涵
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对教师而言,职业挫折一般是由教师缺乏认可而导致的。这种挫折,可能是因为教学有效性没有达到行政管理人员所认可的水平,或者是因为教师希望改进教学却得不到任何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二、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
我们对某省的六所高职院校的39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访谈,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望感:数学价值的消解
“数学的价值表现在:一方面,数学以严密的演绎思维、逻辑推理为手段的研究方式充分发挥了人的心智功能,满足了人们求真、向善、唯美并乐于接受挑战的美好天性,使数学具备了抽象的理性价值或者说文化价值;另一方面,由数学的经验性和实践性衍生出来的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直接决定了数学的科学价值或者说实用价值。”[2]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只认可其显性价值——实用价值,排斥其隐性价值——文化价值。被调查的90%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实用价值缺失和文化价值消解的双重困境。95%的数学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专业发展的希望。
教师个案:徐林,28岁,在访谈中,他感慨颇多。他说: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几种现象。一是只重视专业课程改革,忽视基础文化课程改革,甚至干脆把一些基础文化课程“革”掉;二是片面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数学课程成为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数学教师也随之陷入尴尬的处境。好像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课程改革都与数学教师无关,我们数学教师被“隔离”了,几乎没有专业发展的希望。
2. 无助感:领导支持的缺失
在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专业课程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任教于这些课程的教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他们评优评模的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多多。而其他教师特别是数学课教师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调查中,96%的教师认为自己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学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
教师个案:王茜茜,43岁,在访谈中,她说:
我在职业院校从事数学教育已经20多年,深感数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的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学;我们需要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专业发展,更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希望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可是,谁能给我们一片蓝天?谁能给我们一片绿地?
3. 无力感:学习机会的缺乏
被调查的39名数学教师中,近10年来98%没有进修学习和外出交流的机会。请进来的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几乎闭口不谈数学课程改革的问题,即使提到这一问题,也是蜻蜓点水般地滑过。数学教师走不出去,数学课程专家请不进来的现状,使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产生了无力感。
教师个案:白霞,39岁,在访谈中,她说:
我是走错了入职学校的大门,在中学工作的几位大学同班同学,他们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有的是教学名师,有的“学而优则仕”,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而我是职业院校的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尝试着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但是成效不大。我很想走出校门,了解其他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状况,可是,谁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呢?
4. 无奈感:学生对数学的冷漠
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数量有所增长,可是,招生的质量却有大幅度的下降。据统计,在某个职业院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入学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61分、55分和38分。据调查,32%的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没用或不太有用,64%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或有点兴趣,65%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或有点信心。[3]面对学生对数学的冷漠,97%教师感到很无奈。
教师个案:赵军,26岁,从事数学教学已经4个年头,他不太善于言谈。在访谈中,他说:
参加工作以来,我每年教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课,今年我教的学生使我很无奈、很失败。这些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特长生。他们高考数学成绩平均32分,由于学生反映高等数学太难,和听“天书”一般,因此,我给他们补讲了部分高中数学内容,本以为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一点兴趣,可是,学生听课状态令我失望。面对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学生,我是无计可施了。
三、 预防、缓解和消除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着学校里的一切工作(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着教育不仅要有近期目标——眼前就业能力的获得,还要有长远目标——职业能力的获得。不管是专业课程,还是基础文化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数学课程的改革,充分发挥数学的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4]职业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教育,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重视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数学教师投身课程改革开辟一片绿洲。
2.实施“对话”管理,给予数学教师积极的支持
职业生涯阶段研究已经证明,校长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以及较高程度的支持对职业倦怠期的教师至关重要。知情权和参与权会直接影响从业者对职业的满意程度。[5]因此,学校实行“对话”管理对缓解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话管理是民主合作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关注价值伦理的管理,是满怀理想、积极创新的管理。对话意味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真诚交谈和彼此欣赏,意味着管理氛围中的平等交往关系或状态。[6]通过对话,教师可以参与学校决策,可以了解学校发展的前景。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并且使教师有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话,学校领导可以倾听教师的问题和挫折,给予教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从而增强教师的自尊和效能感。对话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积极情感,催生他们之间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话将会驱赶教师的不良情绪,唤醒教师的工作激情。
3.确立“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满足数学教师的合理需求
通过访谈发现76%的数学教师乐于学习,苦于没有机会;81%的数学教师追求自我实现,苦于没人支持。教师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缓解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内部途径,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真正感到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7]对于教师而言,专业发展是自我实现的“绿色通道”。
为了满足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校领导应该确立“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为每位数学教师创造校内学习、外出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努力打造科研团队,增强数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具有科研意识的数学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困境问题,不会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不会仅仅牢骚满腹;不会以不变应万变。而是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问题的成因,坚持不懈地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个人消极情绪和不良习惯的支配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 R. L. Sch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54.
[2] 曹一鸣.从数学本质的多元性看数学教育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5(2):41-43 .
[3] 王存荣.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及其改革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04-105.
[4] 王存荣.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65-69.
[5] (美)Fessler,R.,Christensen,J.C.著;董丽敏,高耀明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67.
[6] 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0.
[7] Stephen P.Robbins,Mary Coulter著;孙健敏,黄卫伟等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
日益凸显的数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美国学者德沃肯(Dworkin)说:“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1]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研究其预防、缓解和消除的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 职业倦怠的内涵
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对教师而言,职业挫折一般是由教师缺乏认可而导致的。这种挫折,可能是因为教学有效性没有达到行政管理人员所认可的水平,或者是因为教师希望改进教学却得不到任何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二、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
我们对某省的六所高职院校的39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访谈,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望感:数学价值的消解
“数学的价值表现在:一方面,数学以严密的演绎思维、逻辑推理为手段的研究方式充分发挥了人的心智功能,满足了人们求真、向善、唯美并乐于接受挑战的美好天性,使数学具备了抽象的理性价值或者说文化价值;另一方面,由数学的经验性和实践性衍生出来的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直接决定了数学的科学价值或者说实用价值。”[2]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只认可其显性价值——实用价值,排斥其隐性价值——文化价值。被调查的90%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实用价值缺失和文化价值消解的双重困境。95%的数学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专业发展的希望。
教师个案:徐林,28岁,在访谈中,他感慨颇多。他说: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几种现象。一是只重视专业课程改革,忽视基础文化课程改革,甚至干脆把一些基础文化课程“革”掉;二是片面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数学课程成为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数学教师也随之陷入尴尬的处境。好像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课程改革都与数学教师无关,我们数学教师被“隔离”了,几乎没有专业发展的希望。
2. 无助感:领导支持的缺失
在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专业课程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任教于这些课程的教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他们评优评模的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多多。而其他教师特别是数学课教师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调查中,96%的教师认为自己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学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
教师个案:王茜茜,43岁,在访谈中,她说:
我在职业院校从事数学教育已经20多年,深感数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的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学;我们需要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专业发展,更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希望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可是,谁能给我们一片蓝天?谁能给我们一片绿地?
3. 无力感:学习机会的缺乏
被调查的39名数学教师中,近10年来98%没有进修学习和外出交流的机会。请进来的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几乎闭口不谈数学课程改革的问题,即使提到这一问题,也是蜻蜓点水般地滑过。数学教师走不出去,数学课程专家请不进来的现状,使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产生了无力感。
教师个案:白霞,39岁,在访谈中,她说:
我是走错了入职学校的大门,在中学工作的几位大学同班同学,他们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有的是教学名师,有的“学而优则仕”,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而我是职业院校的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尝试着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但是成效不大。我很想走出校门,了解其他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状况,可是,谁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呢?
4. 无奈感:学生对数学的冷漠
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数量有所增长,可是,招生的质量却有大幅度的下降。据统计,在某个职业院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入学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61分、55分和38分。据调查,32%的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没用或不太有用,64%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或有点兴趣,65%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或有点信心。[3]面对学生对数学的冷漠,97%教师感到很无奈。
教师个案:赵军,26岁,从事数学教学已经4个年头,他不太善于言谈。在访谈中,他说:
参加工作以来,我每年教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课,今年我教的学生使我很无奈、很失败。这些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特长生。他们高考数学成绩平均32分,由于学生反映高等数学太难,和听“天书”一般,因此,我给他们补讲了部分高中数学内容,本以为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一点兴趣,可是,学生听课状态令我失望。面对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学生,我是无计可施了。
三、 预防、缓解和消除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着学校里的一切工作(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着教育不仅要有近期目标——眼前就业能力的获得,还要有长远目标——职业能力的获得。不管是专业课程,还是基础文化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数学课程的改革,充分发挥数学的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4]职业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教育,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重视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数学教师投身课程改革开辟一片绿洲。
2.实施“对话”管理,给予数学教师积极的支持
职业生涯阶段研究已经证明,校长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以及较高程度的支持对职业倦怠期的教师至关重要。知情权和参与权会直接影响从业者对职业的满意程度。[5]因此,学校实行“对话”管理对缓解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话管理是民主合作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关注价值伦理的管理,是满怀理想、积极创新的管理。对话意味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真诚交谈和彼此欣赏,意味着管理氛围中的平等交往关系或状态。[6]通过对话,教师可以参与学校决策,可以了解学校发展的前景。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并且使教师有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话,学校领导可以倾听教师的问题和挫折,给予教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从而增强教师的自尊和效能感。对话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积极情感,催生他们之间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话将会驱赶教师的不良情绪,唤醒教师的工作激情。
3.确立“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满足数学教师的合理需求
通过访谈发现76%的数学教师乐于学习,苦于没有机会;81%的数学教师追求自我实现,苦于没人支持。教师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缓解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内部途径,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真正感到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7]对于教师而言,专业发展是自我实现的“绿色通道”。
为了满足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校领导应该确立“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为每位数学教师创造校内学习、外出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努力打造科研团队,增强数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具有科研意识的数学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困境问题,不会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不会仅仅牢骚满腹;不会以不变应万变。而是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问题的成因,坚持不懈地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个人消极情绪和不良习惯的支配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 R. L. Sch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54.
[2] 曹一鸣.从数学本质的多元性看数学教育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5(2):41-43 .
[3] 王存荣.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及其改革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04-105.
[4] 王存荣.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65-69.
[5] (美)Fessler,R.,Christensen,J.C.著;董丽敏,高耀明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67.
[6] 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0.
[7] Stephen P.Robbins,Mary Coulter著;孙健敏,黄卫伟等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