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意义、逻辑和路径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visiv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其逻辑进路需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宣传引导为前提,以提升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为关键,以良好的环境联动为保障.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引导力,加强内容建设以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网络生态,积极推进协同共治以建立健全网络文化治理体系.
其他文献
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存在战略规划和技术路径的布置错位和适用缺陷,亟需纠正.需要由网络安全战略规划进行前瞻性布局,重点构建网络安全审查机制、网络舆论监测机制、网络信息保密机制及网络技术标准机制.通过网络安全技术落实战略规划,坚持以网络安全为前提,通过技术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和技术路径的适用过程中,需要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指引实施网络安全技术,遏制技术的无序扩张,并依据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经验,不断修正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在一体化策略下,坚持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和技术路径的整体协调适用,能够加快构
人无德不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德性,提升大学生品德修养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新时代大学生德性培育存在部分家庭教育缺位、有些学校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缺乏主体自觉性及对道德价值的正确认识等问题.亟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与大学生自身等不同主体出发,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完整体系.鼓励家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求学校完善德性培育体系,呼吁社会加强制度保障,增强大学生主体自觉性,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相向而行.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广东省内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体上看,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合程度较高,交友融合意愿强烈,师生关系良好,与父母交流频繁,城市认同度较高.但与本地青少年相比,流动青少年仍存在学习方法有待提高、与父母老师同辈人际互动上缺乏深度、社会参与互动不足、对社会身份存在困惑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提升家庭教养水平,保障教育机会公平、营造平等互助的校园文化环境,彰显人文关怀、建设包容共享型城市社区的具体策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强化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普及网络法律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直接影响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问题.为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就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协同论中的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为视角,追溯情指行一体化改革过程中合成作战深度不够、指挥部门职权弱化、社会联动工作系统尚未建立等问题的根源,发现以上问题皆源于人员意识未转变、情指中心职能定位模糊、相关部门主导联动失位等深层次动因.公安机关应以协同论作为支撑情指行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述顽疾的逐个击破,推进改革的深入可持续发展.
话语是在特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用于言语交流的范畴、概念和术语.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青团话语构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但也面临诸多困境:多元价值观念引导不力致使思想引领阵地受到冲击、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适应不足致使话语断层不断加深、话语转译效能弱化导致话语说服力下降等.因此,要从话语立场、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和话语语境等方面着手,着力提升共青团话语的有效性、针对性.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在学术规范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对研究生个人、高校及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提升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思考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提升路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书育人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第一大机制,并且这一教书育人机制以思想价值为引领.继思政课程后,“课程思政”是以思想价值引领教书育人的又一重要渠道.就“课程思政”而言,要推动高校形成以思想价值为引领的教书育人机制,就需要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的实践路径,即从“教”的角度看,确保“课程思政”全面贯穿课程教学;从“学”的角度看,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融入课程学习;从“管”的角度看,实现“课程思政”全面嵌入课程管理.
生活是劳动教育的源泉,离开生活世界,劳动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生劳动教育生活化要求劳动教育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既是劳动教育与时俱进的现实支撑,又是大学生创造美好生活和全社会形成良好劳动风尚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生活化问题,让劳动教育立足现实生活,符合新时代环境要求,并为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提供技能支撑和价值观引领.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援外战线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服务元首外交为遵循,以抗疫国际合作为重点领域,以"小而美"项目为重点方向,既促进受援国抗疫和经济社会恢复,又有力服务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了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1+2+3."1"是聚焦一个重点,即引领国际抗疫合作.新冠疫情肆虐已经两年了,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隧道尽头的光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