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物理,对新的学科有极大的好奇心,是学习的良好开端,但是随着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成绩开始下滑,对物理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成绩分化原因和分化的章节,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智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和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 好奇心 成绩分化 畏难情绪 师生角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37
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读年级的增高,兴趣也逐渐的广泛。而初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从这时起,学生的思维从经验型向理智型发展,兴趣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但是初二学生随着学习课程内容的增加,能否对新开设的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保持长盛不衰,使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步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奇心进入学习物理的“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部分学生还能维持较好的兴趣与好奇心,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兴趣衰退,学习成绩也渐渐下滑,有的甚至于出现了放弃学习想法,从而形成了物理成绩分化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老师要具有预见性与前瞻性。
一、引起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的原因
就其产生物理成绩分化原因来说,我们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由于学习基础不好引起的分化。虽然物理是起始学科但由于数学和语文不理想,而在学习中又不注意所学知识的补习,随着物理知识内容的加深难于理解,而又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而很快掉队。
2.由于学习方法而引起的分化。听课抓不住重点、学习中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一味做题不能举一反三,此类学生在学习中有内在的动力。
3.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毅力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引起的成绩分化。在学习中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知难而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不做了,不愿意去分析题目条件力争完成,这类学生近年越来越多。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听课不认真,不懂不问,只对实验课有兴趣,一次成绩不理想就对学习物理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学生的基础较好,反应能力、接受能力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引起的成绩分化。在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觉得物理好学、好玩,多数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现象与事例。认为物理不难学而不加以重视,但时间长了和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总之,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具有畏难情绪,考试成绩不理想等,使其在学习中感到苦恼而无兴趣,自我放弃,缺乏毅力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和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恶性循环,使其在学习中出现物理成绩的严重分化,而且这样的分化现象会相伴于我们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二)物理教师方面的原因
1.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管理不严而引起的学生物理成绩分化。表现为:班级上课纪律不好教师视而不见;要求学生应理解的概念、定理和定义检查不到位;物理教师多数任课班级多批改作业不及时;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教师听之任之,缺少一个教师必备的管理能力。
2.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上课听不懂而引起的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再加上老师授课内容太快,讲课时抓不做重点,使一些重要知识弄不懂,上课时不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言堂,不会因材施教,造成学生的反感和物理成绩的分化。
3.由于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待学生不平等,挫伤学生的自信与自尊而引起的物理成绩分化。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误解使学生对物理厌恶,有的老师总认为女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比男生差,没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学生败倒于物理学科之下,感觉物理学习枯燥无味,上课像听催眠曲,促使了学生物理成绩分化。
二、如何解决学生物理成绩的分化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质量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以少数“尖子”生为主转移到以全面教学质量为主的轨道上来,做好师生角色的转变,经常与各层次的学生沟通思想,不任意加课,加难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课余负担,不贪多求难照顾好中差学生的接受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领会、理解新教材的深度、广度,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物理成绩分化问题的研究,设计恰当的训练程序,引导学生顺利闯关。
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适当地开展竞赛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的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取优良成绩的有效途径。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引起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在揭示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把培养学生兴趣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性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优良的品格。
4.在教学中,教师不断的改革总结教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重视科学探究,采取情趣式教学法,不断地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知道新异事物可以引趣学生的探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变化,可以不断的引起学生新的探讨活动。
5.加强实验,激发兴趣。实验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对知识加以巩固。教师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及时捕捉重要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以及稳定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好奇与探究的兴趣,这是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直接动力。
6.加强教学中的辅助“工程”,即加强对中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查漏补缺及辅导工作。做好阶段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找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分化难点,因材施教,加强辅导工作,教师应具有奉献精神。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克服学生对物理产生的畏难情绪及对学习物理种种不当的看法和做法等,切底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智慧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完全能够减少或避免学生在物理学科起始学习阶段的成绩分化程度,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和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部分学生还会在物理领域探索研究新的物理问题,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之中,他们也将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关键词】学习兴趣 好奇心 成绩分化 畏难情绪 师生角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37
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读年级的增高,兴趣也逐渐的广泛。而初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从这时起,学生的思维从经验型向理智型发展,兴趣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但是初二学生随着学习课程内容的增加,能否对新开设的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保持长盛不衰,使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步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奇心进入学习物理的“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部分学生还能维持较好的兴趣与好奇心,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兴趣衰退,学习成绩也渐渐下滑,有的甚至于出现了放弃学习想法,从而形成了物理成绩分化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老师要具有预见性与前瞻性。
一、引起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的原因
就其产生物理成绩分化原因来说,我们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由于学习基础不好引起的分化。虽然物理是起始学科但由于数学和语文不理想,而在学习中又不注意所学知识的补习,随着物理知识内容的加深难于理解,而又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而很快掉队。
2.由于学习方法而引起的分化。听课抓不住重点、学习中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一味做题不能举一反三,此类学生在学习中有内在的动力。
3.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毅力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引起的成绩分化。在学习中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知难而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不做了,不愿意去分析题目条件力争完成,这类学生近年越来越多。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听课不认真,不懂不问,只对实验课有兴趣,一次成绩不理想就对学习物理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学生的基础较好,反应能力、接受能力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引起的成绩分化。在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觉得物理好学、好玩,多数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现象与事例。认为物理不难学而不加以重视,但时间长了和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总之,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具有畏难情绪,考试成绩不理想等,使其在学习中感到苦恼而无兴趣,自我放弃,缺乏毅力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和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恶性循环,使其在学习中出现物理成绩的严重分化,而且这样的分化现象会相伴于我们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二)物理教师方面的原因
1.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管理不严而引起的学生物理成绩分化。表现为:班级上课纪律不好教师视而不见;要求学生应理解的概念、定理和定义检查不到位;物理教师多数任课班级多批改作业不及时;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教师听之任之,缺少一个教师必备的管理能力。
2.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上课听不懂而引起的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再加上老师授课内容太快,讲课时抓不做重点,使一些重要知识弄不懂,上课时不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言堂,不会因材施教,造成学生的反感和物理成绩的分化。
3.由于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待学生不平等,挫伤学生的自信与自尊而引起的物理成绩分化。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误解使学生对物理厌恶,有的老师总认为女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比男生差,没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学生败倒于物理学科之下,感觉物理学习枯燥无味,上课像听催眠曲,促使了学生物理成绩分化。
二、如何解决学生物理成绩的分化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质量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以少数“尖子”生为主转移到以全面教学质量为主的轨道上来,做好师生角色的转变,经常与各层次的学生沟通思想,不任意加课,加难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课余负担,不贪多求难照顾好中差学生的接受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领会、理解新教材的深度、广度,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物理成绩分化问题的研究,设计恰当的训练程序,引导学生顺利闯关。
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适当地开展竞赛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的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取优良成绩的有效途径。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引起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在揭示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把培养学生兴趣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性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优良的品格。
4.在教学中,教师不断的改革总结教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重视科学探究,采取情趣式教学法,不断地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知道新异事物可以引趣学生的探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变化,可以不断的引起学生新的探讨活动。
5.加强实验,激发兴趣。实验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对知识加以巩固。教师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及时捕捉重要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以及稳定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好奇与探究的兴趣,这是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直接动力。
6.加强教学中的辅助“工程”,即加强对中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查漏补缺及辅导工作。做好阶段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找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分化难点,因材施教,加强辅导工作,教师应具有奉献精神。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克服学生对物理产生的畏难情绪及对学习物理种种不当的看法和做法等,切底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智慧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完全能够减少或避免学生在物理学科起始学习阶段的成绩分化程度,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和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部分学生还会在物理领域探索研究新的物理问题,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之中,他们也将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