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数学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与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的观点虽不相同,但在他们的观点中都强调了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提出,“‘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 其中‘主动’是对现在十分流行的‘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之进一步聚焦”.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为:
  
   一、创设情境,主动提问
  
   数学学习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背景,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展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把学生引导到“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学生自觉主动地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情景剧、操作、讨论、猜测等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饶有兴趣地走进探索的领域.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取的知识生动形象,便于保持,并能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主动建构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参与,主动探究,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合作探究,主动建构”就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 学生自己确定研究问题的策略. 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来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动手操作,还是画图,或者是尝试练习、自学课本,等等.
   2. 学生自己确定研究的形式. 确定研究方案后,学生可根据需要或自己的能力,决定采用个人学习、同桌合作还是小组讨论.
   3. 学生自己确定所需材料. 有些问题的研究需要一定的材料,教师可在课前发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材料,材料的数量或多余或不足,学生要根据研究的需要决定所用的材料,当感到材料不足时,可到老师那里再领取相应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当然,不论是怎样的探究形式和策略,在对未知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都应通过交流、讨论,对个体已积累的一些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抽象,完成对知识的初步建构. 这种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对数学学习持积极态度.
   教师在这一环节,应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研究,在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感到困难时提供帮助,但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教案的预设应是“板块式”的,要留下一些不确定性、可变的弹性空间和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的进展情况要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来决定,从而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涌现出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去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这时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个长方形,有的用小方块(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去量,有的用小方块去拼,有的用直尺去划方格,还有的用塑料的方格纸去量,最终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由于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 学生中立即显现出很浓的研究氛围,有自主操作的,有两人合作的,也有小组讨论的,还有看书自学的,结果出现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三、交流讨论,主动矫正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初步建构. 但所获得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可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必须及时加以矫正. 矫正的方法是全班的交流讨论,可采用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评一评等形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的学习结果,其他小组对其观点给予分析和评价. 本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得到体现,信息交流应是多元互动的. 学生在汇报、辩论、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适当的时候,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及时提示,正确引导.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出示这样一道题:小明家的院子里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现在把这块地的一半种上月季花,剩下的种其他品种的花. 请你帮助设计种花的方案,并表示出种月季花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上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后得出: = = =…观察等式,通过第一次讨论得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时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练习之后,学生会发现刚才总结的规律表述不够准确. 再进行第二次讨论,修改总结规律,得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时再让学生看书,会发现书上的表述中,多了“零除外”. 再一次组织讨论:为什么要有“零除外”?最终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就是通过不断地交流讨论,不断地自主矫正,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四、反思独创,主动质疑
  
   课堂上应把反思和质疑作为固定的形式和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将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制度化,以保证学生反思、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把反思和质疑作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培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前面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 同时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产生元认知体验.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自己推导出面积公式后,问学生:“回想一下我们最近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的内容,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学生在对学习方法进行小结的同时,对“转化”的思想有着深刻的体验.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通过教具的演示(如图),得到体积公式V柱 = Sh = πr2h之后,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拼成的近似长方体摆放时分别以图中的S1,S2为底,这时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还能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如果分别以图中S1,S2为底摆放,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样可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使学生灵活掌握了已知侧面积或纵剖面面积,求体积的简便方法.
  
  
  
  
  
   以S1为底:V= r =× r = πr2h;
   以S2为底:V = × = rh × πr = πr2h.
   本环节应有较强的灵活性. 开始接一个新的班级时,这里作为单独的环节,目的是强化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养成了“反思”和“质疑”的习惯之后,此环节就不应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要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教学流程如图),把培养创新意识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每时每刻成为学生的“创造之时”.
  
   五、拓展应用,主动巩固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它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掌握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练习可以沟通知识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 通过练习还可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使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调控. 因此,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安排练习题.
   1. 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为了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既要有基本练习,又要有综合练习,还要有发展性练习,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该“吃饱”的“吃饱”,该“吃好”的“吃好”.
   2. 练习设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编制练习题时要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到练习题生动有趣,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练习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的习题,条件、问题、答案、解法等都可以开放,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解题的形式可以是口答、笔答,也可以是动手操作. 练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独立练习、合作练习,也可以是数学游戏. 有时还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包括动手实践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同步发展.
  
   六、总结升华,主动发展
  
   课堂总结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好的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达到“课虽终,思未了”的境界.
   课堂总结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总结. 总结的内容既要有知识和思想方法上的所得,又要有能力上的发展,还要有情感上的体验. 课堂总结应该有创设问题情境的功能,使学生产生新的疑问,提出新的问题,再一次建立起一种心理上的非平衡状态,激起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把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后面的课堂教学中,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整体.
   下课前,还要联系所学内容,尽可能地给学生布置课外实践活动题. 活动题的设计要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合作性和趣味性.
   例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课堂总结时质疑,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如果分母不同怎么办呢?这其实已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问题的情境. 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一道课外活动题:课后请同学们掂一掂生活中所见到的物品,看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验证你猜得的结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讲述型(也有人称之为“讲述类”)栏目是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电视栏目类型:栏目时长一般以大板块的30分钟为单位:每期栏目内容通常由一个或曲折或煽情的故事主线构成;表现形式由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尊重学生的发现,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问题解决”的过程,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  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那么,到底该怎样把生成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    一、善于开发生成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时时可见。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
函数是数学的重要基础,对称性和周期性是函数的两个重要性质,对称关系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对称性:函数图像存在的一种对称关系,包括点对称和线对称.   周期性: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D,若存在非零常数T,使得对任何x∈D,都有x + T∈D,且f(x + T) = f(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T为f(x)的一个周期.  一、函数自身的对称
一不久前,关于知名饮料美年达和芬达可能致癌的一条消息成为网络上的焦点:“英国食品标准局:如果汽水同时含有苯甲酸纳(防腐剂)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两种成分,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生成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