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体观”助小班集体谈话升温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本案例中所展现的集体教学实际是一种集体谈话活动。谈话活动中,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种集体谈话活动在各领域教学中都有应用,尤以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为多,而幼儿是否想说、敢说、喜欢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能否让幼儿的集体谈话“热起来”,取决于教师心中是否把幼儿当成活动的主体,是否从内心深处感受幼儿的反应。
  提问“遇冷”
  与幼儿的主体体验程度有关
  在组织幼儿集体谈话活动时,教师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幼儿对讨论的中心事物是否有了很深的了解?教师自己对幼儿在体验过程中的情况是否有细致的了解?
  1. 问题与幼儿经验的关联性,来自于对幼儿心理需求的了解。
  教师的提问只有从幼儿的经验出发,才能够激发起幼儿更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好吃的糖果”这一活动中,教师是认真考虑到“谈话中心问题”的选择的——“糖果”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幼儿对糖果的兴趣与教师理解的是否一致呢?
  在我们幼儿园小班的主题活动中,也设计过有关“糖果”的内容。在对幼儿的经验进行了解和梳理时,我们发现,幼儿对糖果的味道、购买糖果的经验,以及家人对自己吃糖果的态度等问题更为关注,而不仅仅是糖果的样子、颜色、形状等浅层次认识。教师如果忽视幼儿经验,从自己的角度设计问题,看起来层次清晰、逻辑清楚,实际上这逻辑不是幼儿的逻辑。比如,案例中当幼儿看到糖果的时候,第一想法是什么?我想,幼儿一定特别想要尝一尝糖果的味道。教师没有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她的问题自然不能引起幼儿参与谈话的愿望。
  2. 问题的不断深入,来自于教师对幼儿体验程度的关照。
  要想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谈话中,必须要对谈话对象有一定程度的体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这样一句话:“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而体验活动就是将幼儿置身于直接经验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主动地参与。例如,教师先用问题“你们喜欢吃糖吗?谁会买糖给你吃”,勾起幼儿买糖果的经验;接着在“小商店”的情境中用问题“你想要买什么样的糖果?说清楚它的颜色或者形状,就可以买到啦”,让幼儿学习描述自己想要的糖果;再跟同伴一起分享“买来”的糖果哪里不一样;最后品尝自己买到的糖果。在这样的情境中,糖果跟幼儿发生了联系:与以往经验的联系,与当下情境的联系,与同伴分享的联系,这些都会引发幼儿进行多样化的语言表达。
  虽然是小班幼儿,他们已经有了对于色彩、形状的初步认知。教师的简单问题不能对幼儿形成一定的挑战;如果想让幼儿深入细致地探索,这种没有操作和实践的“欣赏”,既不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让幼儿注意力分散,无法聚焦到“语言表达”上。所以,在设计提问时,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提问“遇冷”
  与问题的设计是否关注个体幼儿有关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每一个幼儿个体又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具体经验;每一次集体活动,也会有其需要把握的具体目标。如果教师忽略这些富有独特要素,凭主观臆断来设计提问,“遇冷”就是必然现象。
  1. 问题太大,幼儿无法把握。
  有很多问题,看起来在什么活动中都能用得上:“这里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形状?”处处可用,实际上就代表了它的无效性。问题太大缺少指向性,目的性不强,不能引起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幼儿也就不知道从何说起。特别是小班的幼儿还不能够用语言对物体的性质进行概括,即使理解了教师的问题,也只能简单地说一点点:“红色的!”“圆形的。”如果换成请一个孩子选择一块糖,然后大家来描述“他喜欢的糖是什么样的”。这样幼儿就能够把自己的观察聚焦在一个小点上,幼儿即使只回答了一个方面,其他幼儿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最后形成对“这一块糖”外形特征的完整描述。
  2. 问题太多,幼儿的思维跟不上。
  不少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预设很多的问题。在活动中进行提问时,只要有一两个幼儿回答出前一个问题,就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殊不知,幼儿的思维是需要时间的,在倾听到同伴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和思考。否则,就会出现“第二个问题已经问出来了,而许多孩子还沉浸在前一个问题中”的情况。
  所以,在组织小班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时,问题不宜太多,更不宜问得太快。当一个幼儿回答出教师的问题后,要观察其他幼儿的反应,用“他是怎么说的”“你看是怎样的呢”“你还有新的发现吗”等等辅助性的问题,引导其他幼儿对这个幼儿的回答进行思考和补充。在充分讨论了前一个问题后,再抛出下一个问题。
  3. 问题太封闭,幼儿的单一重复使活动枯燥无味。
  从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上来看,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只能引起单一的回答,而开放性的问题更容易激发起幼儿思维。比如,在观察“笑眯眯的脸”时,如果教师问:“这张脸是什么表情?”幼儿只能说:“笑。”“笑脸感觉怎么样?”也只能有一种答案:“开心。”封闭性的问题使幼儿只需要用简单的、同一的语言来回答,活动气氛沉闷,显得枯燥无味;而如果教师换一种问法:“瞧这张脸,猜猜他现在遇到了什么事情?”这时候,幼儿就能够从对图画形象的观察,联想到自己的经验,而说出“他一定吃了一块糖”“他可能被妈妈夸奖了”……看起来幼儿没有说到“笑脸”“开心”这些词语,实际上,他们已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开心”的感受。
  幼儿的不同经验让他们愿意说,感受到自己所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也让幼儿之间的倾听和分享有了意义。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这确实是一个事关国民素质的大问题。许多少年儿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有着内在关联,"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个命题,浓缩了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经过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历程。实践的唯物主义把作为社会主义"逻辑基础"的唯物主义提升到实践活动的层面,只有付诸实践的唯物主义才能真正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因为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才有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而践行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内蕴的人当然也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他们的使命也就是
更好更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及领导干部必须确立的执政新理念。镇江市委在全面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苏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提升发展
临到高中毕业,许多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对“职业”这个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将来要用以生存”的工具,更谈不上对社会上一些常见职业类型的基本认识;家长也不清楚
村庄精英的参选意愿和动员能力,是影响村委会选举竞争性的关键变量。选举参与中的主体力量──村民,也是因为精英的动员而以明确的态度和较强的选举效能感参加投票的。村庄精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
父亲送我上学那天,天下着牛毛般的细雨,纷纷扬扬地缀在父亲浓重的眉毛上,蒙在父亲泛黄的眼珠上。父亲提着行李箱走在前面,我紧紧地跟着,留下一段老长老长的沉默让我静静地思考。
根据笔者对全国各地近两年中考计算题的观察,发现数形结合计算题出现的面比较广,而且频率比较高.这类计算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审题和识图能力.图形是对信息更形象更直观的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0月28日我校不同学科的六位老师在曹京蓉副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在义乌廿三里第二小学召开的浙江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现场推广会。 On October 28, six teachers from diff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