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的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水平。无论是考试还是日常生活,常常会用到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小学生能够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帮助小学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简单阐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拓展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语文考试中,不仅会增加语文阅读量,而且还会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树立起良好的文章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技巧,确保小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理解经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进行“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当学生新学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会让学生读一读课本的内容,认识了课本的生字新词,然后再将课文的结构、句式进行简单分析,剩下部分就是学生多读,让学生自行体会文章要义。通过教师口述的单一模式,让学生学会专业的语文知识,忽略了小学生身心发展不齐全的特点,没有结合小学生当下的性格特点,使得阅读教学水平无法提高。
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上来就是让学生阅读《观潮》的整篇文章,对其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进行熟悉,随后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潮水?”,教师在阅读《观潮》一课时可能完全没有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考虑到学生是否见过钱塘江大潮来潮时的画面,在教授文章时就会显得特别空洞,脱离现实。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模式简单,缺乏趣味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教学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忽视阅读习惯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语文中有些词句往往具有隐含的意思,需要学生反复的阅读和语文教师的认真指点才能够发现作者其中的用意。然而,小学生因为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方法的引导,导致小学生阅读语文课文乃至在写作过程中云里雾里,没有逻辑。久而久之,学生对课文只是进行粗略的阅读,没有做到精细化的阅读文章,对语文阅读慢慢失去兴趣,自然也无法养成语文阅读习惯。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一课时,作者在秋天的晚上,和阿妈一起走在洱海的边上。升起的月亮下,在阿妈的带领下作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作者和阿妈跟着月亮的光照,在乡村的小路上踩着月亮走,这一稀疏平常的生活场景被作者写的栩栩如生,从侧面体现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是对自己乡村夜晚的由衷喜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理解走月亮这一个动作,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单靠学生自己进行体会领悟。在正确的方法下,对于阅读经验少的小学生来说,才能真正意识到文章中的简单乐趣,才能慢慢喜欢上阅读,发现阅读的美好之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改变单一教学模式,融入多元阅读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观看视频、图片,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理解的探讨,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进行写真,将自己的所学所感结合课文内容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
例如,在学习《秋晚的江上》这一现代诗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将秋天傍晚江上的画面,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有归巢的鸟儿、有斜阳,在芦苇从中慢慢飞远的场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对小学生理解生涩的现代诗歌有非常良好的帮助,能间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1] 。
2、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找到课本中有趣的地方,通过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将课文中的内容展现到生活中,让小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比赛,对课文和课外阅读内容理解的越深,越有自己的见解,就越能受到教师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慢慢地激发了小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蝴蝶的家》一课时,教师可以请同学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蝴蝶、小鸟、风和雨,在角色的带入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课文的能力,体验阅读,使自己的内心满足和充满成就感。
3、创设阅读情境,增加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阅读情境。把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带入到课文的描述中,在规定的情境中给学生创造不同的阅读体验,在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学生因为在特定阅读情境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用意,才能更好地将文章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后续的写作中能够将这些情感和方法运用进去,加强阅读理解水平[2] 。
例如在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买来豌豆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物。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来阅读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触摸到,慢慢地培养起阅读课文的美好体验。都说文学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通过生活的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培养其阅读的兴趣是非常好的方法。
结束语:阅读教育一直是小学阅读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好的阅读教学水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者,需要开拓思维,全面分析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找出应对策略来发展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毓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45(11):239-239.
[2] 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5):54-54.
(作者單位: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联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语文考试中,不仅会增加语文阅读量,而且还会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树立起良好的文章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技巧,确保小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理解经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进行“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当学生新学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会让学生读一读课本的内容,认识了课本的生字新词,然后再将课文的结构、句式进行简单分析,剩下部分就是学生多读,让学生自行体会文章要义。通过教师口述的单一模式,让学生学会专业的语文知识,忽略了小学生身心发展不齐全的特点,没有结合小学生当下的性格特点,使得阅读教学水平无法提高。
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上来就是让学生阅读《观潮》的整篇文章,对其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进行熟悉,随后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潮水?”,教师在阅读《观潮》一课时可能完全没有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考虑到学生是否见过钱塘江大潮来潮时的画面,在教授文章时就会显得特别空洞,脱离现实。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模式简单,缺乏趣味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教学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忽视阅读习惯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语文中有些词句往往具有隐含的意思,需要学生反复的阅读和语文教师的认真指点才能够发现作者其中的用意。然而,小学生因为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方法的引导,导致小学生阅读语文课文乃至在写作过程中云里雾里,没有逻辑。久而久之,学生对课文只是进行粗略的阅读,没有做到精细化的阅读文章,对语文阅读慢慢失去兴趣,自然也无法养成语文阅读习惯。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一课时,作者在秋天的晚上,和阿妈一起走在洱海的边上。升起的月亮下,在阿妈的带领下作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作者和阿妈跟着月亮的光照,在乡村的小路上踩着月亮走,这一稀疏平常的生活场景被作者写的栩栩如生,从侧面体现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是对自己乡村夜晚的由衷喜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理解走月亮这一个动作,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单靠学生自己进行体会领悟。在正确的方法下,对于阅读经验少的小学生来说,才能真正意识到文章中的简单乐趣,才能慢慢喜欢上阅读,发现阅读的美好之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改变单一教学模式,融入多元阅读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观看视频、图片,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理解的探讨,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进行写真,将自己的所学所感结合课文内容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
例如,在学习《秋晚的江上》这一现代诗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将秋天傍晚江上的画面,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有归巢的鸟儿、有斜阳,在芦苇从中慢慢飞远的场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对小学生理解生涩的现代诗歌有非常良好的帮助,能间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1] 。
2、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找到课本中有趣的地方,通过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将课文中的内容展现到生活中,让小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比赛,对课文和课外阅读内容理解的越深,越有自己的见解,就越能受到教师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慢慢地激发了小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蝴蝶的家》一课时,教师可以请同学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蝴蝶、小鸟、风和雨,在角色的带入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课文的能力,体验阅读,使自己的内心满足和充满成就感。
3、创设阅读情境,增加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阅读情境。把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带入到课文的描述中,在规定的情境中给学生创造不同的阅读体验,在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学生因为在特定阅读情境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用意,才能更好地将文章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后续的写作中能够将这些情感和方法运用进去,加强阅读理解水平[2] 。
例如在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买来豌豆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物。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来阅读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触摸到,慢慢地培养起阅读课文的美好体验。都说文学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通过生活的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培养其阅读的兴趣是非常好的方法。
结束语:阅读教育一直是小学阅读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好的阅读教学水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者,需要开拓思维,全面分析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找出应对策略来发展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毓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45(11):239-239.
[2] 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5):54-54.
(作者單位: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