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让教学更有活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nim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起来,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是“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教材的内容只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的凭借。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老师还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和概念,死抱教材,照本宣科,把教学引向了封闭、僵化,结果老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乏味。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通过课前开放、课中开放、课后开放,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与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一、课前开放——让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教学中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正确的引领。老师要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引领学生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调查、体验、制作等活动,通过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让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1.开发文字信息。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不是依据某一学科体系构建的课程。教材的编排,并不是品德和规则教育、历史和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和安全教育等知识块面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按这些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来编排,而是有跳跃、剪切、交叉等现象。这样,在知识结构上,教材就留下了许多的空白点,这就给师生留出了发掘拓展教材内容的空间。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前,让学生搜集开国大典盛况的文字、图片资料,搜集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学生们通过到图书室或书店查书、上网浏览等方式,搜集到了翔实的资料。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开发图像信息。品社教材中有些内容不是学生所能直接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图像资料,能增强感性认识,较好地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缩短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如学《寻访“三孔”》一课时,有的学生搜集到了对三孔介绍的录相片,搜集到了国际孔子文化节盛况的录像资料。这样,教学时就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开阔学生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开发“现代化”信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每日每时都有大量的信息诞生。然而,教材的编写由于受到篇幅、字数的限制和时空、地域的制约,不可能将瞬时万变的社会信息及时、有效地反映在课本中。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查阅、补充一些相关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学到比课本更为丰富、更为鲜活的内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努力寻求新知识、直面社会的习惯。如《做明白的消费者》一课,讲到如何科学购物时,教材只讲了如何鉴别矿泉水和假广告如何骗人,学生们回家做“关注消费”的调查时,通过走访亲朋好友,又知道了如何鉴别水果好坏、海鲜优劣、蜂蜜真假等。学习《书信传佳音》一课时,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补充介绍了可视电话、智能手机的图片文字资料。社会信息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二、课中开放——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1.开放教学主体。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时空。老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仅在必要时给以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放手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类”的内容时,我积极创设情境,采用“我是一名小导游、我当解说员、欢迎到我家作客”等方式,让学生联系查阅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结合书中内容,介绍清新秀丽的张家界、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解说闻名世界的长城、风格独特的园林等,宣讲元宵节的闹花灯、端午节的赛舟……学生们一听要当小导游、解说员时,个个兴高采烈,两个一伙,三个一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待到全班交流时,小导游们讲的眉飞色舞、有声有色,“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另外,有时我们还把辩论现场采访等学习方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开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最明显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圆明园在控诉》《卢沟桥上的枪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历史事件类的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搜集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当年的历史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有时,我还和微机老师合作,把品社课与微机课进行整合,在微机室里上网络环境下的品社课。学生人手一机,在我的引领下,畅游网络,乐学探究,备受学生喜欢。
  三、课后开放——让学生成为社会的实践者
  1.体验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学生的生活有多广阔,学生的课堂就有多宽广。品社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老师应树立“校内外联系、课内外沟通”的教学观,创造机会,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生活,融进社会。在与社会现实的接触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如在学习了《需要帮助吗》一课后,我组织我们班的同学带着自制的礼物去了特教中心,带着节目和礼物去了福利院,在与智障儿童、老人真实的交往和服务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这些人学习与生活的不易,更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心灵的洗礼。
  2.课题研究,融入生活大舞台。品社课程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并让儿童回归于生活,在体验自身的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初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课题研究小院士”的評选活动,一学期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我主要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3种课题的研究:一是课文内容类。如学习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合作研究了“三里河文化”,从“三里河的文明起源、三里河大白菜、三里河的文臣名士、三里河的民俗风情、三里河的今天”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时事类。如学习了《我们爱和平》一课后,我班的12名学生就成立了研究小组,对叙利亚局势和南海局势进行了专题研究;三是爱好类。如有的学生喜欢旅游,就专门研究祖国的名胜古迹;有的学生喜欢科学,就专门研究中外科学史话;有的学生喜欢运动,专门研究奥运史……同时,我还在班级和学校开展了“百家讲坛”的活动,每次课题研究结束后,我就让学生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畅谈自己的研究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课题研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了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学会了思考,养成了关注社会的好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而开放的教学策略,实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地教学既源自“学生的生活”,又“再提升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健全人格,让教学更有活力,更有实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小学)
其他文献
2014年清明节,在合江漕河汪氏的发祥地、国家AAA级佛宝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四川省合江县福宝镇骑龙,汪氏家族隆重举办了2014年漕河汪氏清明大会。这次大会圆满完成了三项议程。  一、拜祭了印龙公等祖墓和漕河汪氏祠堂  自汪氏第77世相连公于安徽歙县庙林山钦命西蜀全省提督主考入川后,其后人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新疆、台湾等地繁衍生息。其中相连公起的第四代后裔福德公由四川省内江市迁入贵州
值此《中华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编修研讨会在汉阳召开之际,需要提出探讨的具体话题很多,同样也会有很多宗亲关注和发言。在此,我仅就部分外迁宗支的祖脉考证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亁隆版《汪氏通宗世谱》,以下简称“老通谱”; 现在实施的新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以下简称“新通谱”。 老通谱是泛徽州、大区域性的,新通谱是全国、甚至是大中华性的。老通谱是收录有七百余宗支大统修的史籍巨献,它无疑是汪氏宗谱史志的大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应用题的学习中要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但由于初中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分析、转化能力还较差,因此学生一遇到应用题,总感觉无从下手。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应用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呢?  一、准确把握基本数量关系和常见的公式。  熟悉各类应用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相关公式及其变形是克服畏惧心理、有效组织好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
“定力 ”是佛家语。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籍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之中枢,有佛学家言:“广义的定不单指禅定,定学的修持意在培养人之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
海滨小学成立于1957年,最初是一所仅有十余人的村小,长期以来学校的生源也以附近的村民子女、以及近几年的随迁子女为主。依据学校周围社区与生源的特点,海滨学校在办学中,都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中心,促进生命完整地生发、成长,促进心灵、道德、智力、能力的全面提升。  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
先在大学里学习两年,接下来带薪实习一年,最后再进入大学学习一年。这样的“学习 实习 学习”的课程时下非常受留学生青睐,被称为“三明治”课程。留学专家表示,“三明治”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实践的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并且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下一轮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对学习和就业都很有帮助。  国外院校推“三明治”课程  今年秋季,毕业于南宁市一所高中的林晓成赴英国巴斯大学就读会计与金融专
当第一个人对我说:“我二年级的孩子在学奥数”,我有点不屑:又一个拔苗助长的家长;当第二个人向我提议:“你得让你的孩子去学奥数”,我笑而不语:你学你的好了,我们……再说吧!当第三个人对我唠叨:“你们报了奥数班了吗,还是报一个吧。”我开始好奇,到底有多少孩子在学奥数?  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学奥数,为的是参加竞赛拿奖。拿了奖,就有了进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的敲门砖。为什么要进重点初中和高中?升学率啊!重点高
我校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私立新声中学。1958年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学校以“海纳百川,德建名齐”为校训,坚持“树本砺新”的核心理念,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宗旨和“优质 特色”的办学思路,秉承“策必廣益,行必专精”的管理理念。目前发展为“一校三区”(即观音桥校区、铁山坪校区和御龙天峰校区),实行三校区“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有明确的规定,其中要求思品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的乐趣,理解规则,掌握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辅助以适当的游戏环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我经常会选择一些小游戏来充实和完善我的课堂教学,现结合两个实例谈一下我的认识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过程繁琐,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材料的铺垫。本文就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材料的安排,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材料安排  作文教学过程繁琐,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材料的铺垫。铺垫的方法很多,我想就叠加技巧做点研讨。“三人为虎”,“众口铄金”说的是重复的问题,重复也是一种很为可取的方法,我们做文章避讳同一材料的简单重复,所以,我们是材料的叠加,叠加,可以是同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