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又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并能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结合课的内容进行传授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 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严密地设计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听从指挥、尊师重道、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2.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设计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体会到团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坚韧顽强的品质。
3.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可通过举办各项竞赛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在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教育中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应通过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用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二、体育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育教学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不同性质的动作,能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各种刺激信息,有助于改善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智力因素的作用往往超过体力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智力开发更为重要,体育教学也要担负起开发学生智力的重任。体育教学也应当由原来的放任自流、单纯的体力型等简单教学形式,向教学手段多样化、趣味化的智力型方向发展。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等。例如:在做“听数报团”的游戏时,以往教师都是直接报数7、5、3等等,为了改变有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简单的算式来代替,如5-2、2×3、3+4等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在体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和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审美教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使体育中的美育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体育和美育之间的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体育主要是锻炼人的健壮,美育则是培养人的审美风貌。健和美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体育和美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转变教育的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优化体育教学法过程,营造体育教学的审美情境。
四、注重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创新体育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体育的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体育的最佳状态。例如,我们在教学耐久跑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综上所述,要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发挥学校体育工作“重要切入口”的作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让素质教育回归本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目前还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又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并能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结合课的内容进行传授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 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严密地设计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听从指挥、尊师重道、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2.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设计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体会到团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坚韧顽强的品质。
3.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可通过举办各项竞赛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在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教育中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应通过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用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二、体育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育教学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不同性质的动作,能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各种刺激信息,有助于改善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智力因素的作用往往超过体力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智力开发更为重要,体育教学也要担负起开发学生智力的重任。体育教学也应当由原来的放任自流、单纯的体力型等简单教学形式,向教学手段多样化、趣味化的智力型方向发展。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等。例如:在做“听数报团”的游戏时,以往教师都是直接报数7、5、3等等,为了改变有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简单的算式来代替,如5-2、2×3、3+4等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在体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和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审美教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使体育中的美育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体育和美育之间的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体育主要是锻炼人的健壮,美育则是培养人的审美风貌。健和美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体育和美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转变教育的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优化体育教学法过程,营造体育教学的审美情境。
四、注重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创新体育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体育的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体育的最佳状态。例如,我们在教学耐久跑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综上所述,要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发挥学校体育工作“重要切入口”的作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让素质教育回归本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目前还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