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的冬天》中寻找语文教学的“春天”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n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单元意识确定教学目标,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单元指样本中自为一体或自成系统的独立成分,不可再分。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是不可再分的。它们是能够独立工作的组合体,可以看成一个团队。尽管职务不同,能力各异,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有共同目标的。单元中的各篇课文,尽管内容不同,定位各异,但是一个单元里的每篇课文,都是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的。
  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设置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合推进的。而每个单元的开始都会有“单元提示”,其中蕴含了很重要的信息,却被一些教师忽视了。
  《济南的冬天》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本单元的“单元提示”是: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仔细分析这两段话,会发现这里蕴含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第一段凸显的是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希望学生品读课文后,能够从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这是整个单元所有选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第二段体现的是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朗读和想象、重音和停连”。即学生不仅要大声朗读出来,还要在脑海中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出对应的画面;要对重点字词和语句进行重音朗读,要用朗读的停连来表情达意。这就是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的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紧接着编者又提出了“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要求,即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去揣摩和品味语言的优美,并运用到作文中,这就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
  至此,编者在单元提示里已经隐含了第一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以“朗读和想象、重音和停连”的过程和方法,达成“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单元的所有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发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的作品。由单元的教学目标去选择课文,由课文去实现单元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的选择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双向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重新来揣摩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倡议——备课时要先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1]传统教学注重段落的分析和中心思想的说教,纠结于细节,造成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伪语文抛开教学目标,空讲语文的文学性,导致语文教学就像热闹的集市,聒噪无比。这些都是因为教师没有对整个单元形成完整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先备单元,然后备课文,对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要吃透,即为什么要安排这些课文在同一个单元里,这些课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单元意识”,进而明确每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理解了统编教材的编排初衷和课型类别,就可以对《济南的冬天》做出全新的课程设计。
  (1)过程与方法:以重音和停连的方法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启发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受和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2)知识与技能:以比喻和拟人为抓手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丽之处,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些是基于课文的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还要考虑自己能传授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否有效地将这些方法迁移到诸如《雨的四季》这些自读课文和其他课外文章中,并运用在写作中,这是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的教学目标了。
  二、以生本意识确定教学重难点,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在清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后,我们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
  首先谈一谈《济南的冬天》的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作为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很熟悉了。因此以这两种修辞作为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切入口,不至于让初入中学的学生感到陌生。但是,中学的修辞又不能局限于小学的内容,能力要求要更高一点。这就使得对比喻和拟人的准确品味和熟练运用成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那么《济南的冬天》里运用了这两种方法的句子有何特殊之处呢?请看这一句: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中国古典水墨画的两种颜色就是白和黑。那么雪后的济南小村庄,白色即为积雪,黑色就是屋顶和山路。白与黑的强烈对比,造成的视觉冲击力是非常强烈的。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在小学阶段,是很少能见到的。再看一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冬季中的暖色调是让人倍感温馨的,该句中夕阳的微黄和阳光映照下的粉色,令人颇感温暖。和前句一样,畫面感依旧是特征之一,但是除此之外,动态感也是很明显的特征。“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两句似乎在向读者描绘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面对夕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满脸羞涩。这个句子充分表现了老舍对雪后小山的无限怜爱之情。文字视觉化的强烈冲击,动态的画面描述,情感的精确表达,在看似简单的修辞中,包含如此多的值得品味的地方。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也正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品评、学习的地方。
  其次谈一谈《济南的冬天》的教学难点。   编者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把朗读和比喻、拟人作为刚刚升入初中学生感悟课文的切入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阅读教学,非注重朗读不可”。[2]因为阅读理解,先有阅读,后有理解。尽管经过了六年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还是停留在浅层。小学阶段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即为合格。而初中生的朗读则要“三动”:第一“动嘴”,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要读出重音和停连;第二“动脑”,在脑海中将朗读的相关内容“场面化”,想象出对应的画面;第三“动情”,将形象化的场面深化为对人生、生活的感悟。具体到《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能在朗读的同时,脑海中想象出那幅“雪后小山秀美图”,并能体会出老舍对雪后夕阳映照下济南小山的无比怜爱的情感,是对初一学生的一个挑战。这就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如果这个难点能够达成,则视为达到了单元提示中所提到的“本单元课文……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的整体教学目标。
  三、以文本意识确定教学内容,解决“在哪学”的问题
  教材的执行主编王本华特别强调:“新教材注重建构助学系统。”[3]统编教材最特别的地方是开发出了助学板块,包括“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五个栏目。这些助学栏目的内容全部来自文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是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谈。
  在“预习”板块,有这样一道题目:
  “在你的印象里,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要想完成这个题目,就必须带着这个问题读书,这就形成了“任务型阅读”。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熟悉文本的内容,避免盲目阅读。
  这样的题目同样在“思考探究”栏目里出现,比如课后第一题:“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学生在学习后,就必须带着目的再次阅读,经归纳才能回答这一问题。“预习”栏目和“思考探究”栏目在本文中前后呼应,向学生强化了文本意识。
  在“积累拓展”环节,编者从文章中选取三个句子来作为学生学习拟人手法的例句: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选自第二段。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选自第三段。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选自第四段
  三个句子全部来自文本,再次向学生强化了文本阅读的意识。
  在“读读写写”栏目,编者从文本中选择了若干词语,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在“补充备注”栏目里,编者特意对“比拟”的修辞手法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对“比拟”进行了解释。并且还在《济南的冬天》例句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乡》中的例句进行讲解,做到了源于文本,高于文本。
  綜上所述,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是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不二法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一定要指导正确的阅读方式,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迎来真正的语文教学的“春天”。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叶圣陶老先生曾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唯有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真正走进作者内心。可见,让学生充分读书是何其重要。  但是,有时为了赶进度,很多语文老师不惜牺牲学生“读”的时间,常常以一目十行浏览或干脆“听老师讲”来代替。新授课文尚且如此,评讲阅读题,更是以报答案、对答案为本,快速完成。作为一线教师,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平时的新授课,还是习题评讲课,我从没有
期刊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情节曲折多变,数次巧妙地运用了“拼贴画”的艺术手法,通过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屡次施展伎俩,屡次事与愿违,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又悲从中来,于文字中感受到穷人命运的悲怆和无奈。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集中反映和再现。在欧·亨利的笔下,苏贝的生活遭遇代表了那个时代一个阶层的生活现状。小说中的戏剧冲突一环扣一环,这种反转的戏剧效果,让读者笑中有泪,回味无穷。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小
期刊
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基于中国哲学系统,语言优美,素材丰富,系统阐述了我国美学思想。全书以中国美学原理为经线,以多门类艺术作品、艺术理论为纬线,编织起中国美学宏大的知识网络。这是由一本名家撰写的通识读本,适合有较好阅读基础的高中生阅读。阅读《中国美学十五讲》,可以提升高中生审美品位、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阅读这本学术著作,核心要求在于理解,并能在理解基础上
期刊
一  秦川大地,人才辈出,万木峥嵘间弥漫着英风剑气。现就职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少儿棋校的王明虎,1974年出生在一个书香氤氲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两地分居,直到小学五年级,父亲才调回第四军医大学。每年只有王明虎母子去部队探亲,或是父亲回家探亲才能阖家团聚。王明虎的父亲每次回家,都给他带礼物,连环画、玩具枪,应有尽有。  在他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探亲回家,送给王明虎一副象棋,想让聪明好动的王明虎通过下棋养
期刊
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话题一直颇具争议。“黄金大米”“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卷入这场“转基因”争论的众多人物中,既有国内的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又有海外的企业高管和大学教授。阅读他们的言论,围绕“转基因”展开辩论,也许会有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这项技术。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的辩论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此前,大家一起阅读了“黄金大米”事件和“转基因”相关资料,今天我们将围绕“科技
期刊
优秀的散文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不管是生动优美的语言,平淡有味的语言,还是含蓄隽永的语言,都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如何将这种美的享受在课堂上带给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近日执教的一堂散文教学的公开课,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思考。下面是笔者执教琦君《春酒》的一段实录。  师: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的情感。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找出一处,读一读,品一品,说
期刊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从最初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以为这样就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的教师在提问时用词不准确,意思表达不清,致使学生听不明白,不知如何思考和作答。还有的教师提问没考虑每个学生实际水平,问题太难。久而久之,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教师提问后就不想思考,懒得思考,慢慢丧失了思考能力。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问时除了要注意提问的平等性、适度性,在文章关键处提问之外,
期刊
统编版七下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中把“对联”的学习作为了活动环节之一。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汉字的奥妙、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意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应该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历史、种类、格律要求。  在教学“寻找最美对联”这一主题语文活动时,我结合活动主题和学情,设计了多种丰富可感的活动让学生选择:可查找资料,用“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对
期刊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语文课堂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子组成。这四个因子中,学生是主动因子,教师是推动因子,教材是被动因子,环境是辅助因子。学生是最重要的因子,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知识、能力、品质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才是目的。怎样才能达到不需要教呢?那就是引导自学,即
期刊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对此文的解读也不胜枚举。不过,多数解读把重点都放在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和情怀操守之上。此类解读多数采取知人论世的解读策略,即将本文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某种确证,或者说用陶渊明的某种价值观念去推演那个世外桃源。然而,是否还有另外的解读可能呢?  《桃花源记》具有很强的“小说性”。其“小说性”表现为在一个完美的情节链中,精妙地点染环境,并刻画出了人物形象,虚构出有别于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