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祖国的语言,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在说,并不陌生。应该说对其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不浅。但为何好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绘画,激起学生兴趣,加强知识的巩固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这样的情景单靠老师一人的想象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让同学们动起手来,把自己头脑里的想像用笔描绘出来,且让一两名同学上黑板,画完之后,给同学讲解这样画的缘由,并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看着这副画结合朱先生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不但有助于体会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情景,更能使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得到巩固。课后,好多学生把自己的画拿来让我看,并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他是如何想的并怎样画的。最为难得的就是有一位学生竟然画了五副荷花组图。第一幅名日:君子荷花;第二幅日:月下荷塘:第三幅是:百态荷花;第四幅是:荷塘嬉游;第五幅为:荷塘清韵。特别是第二幅和第三幅,仿佛真的让我们看到了牛乳中洗过的叶子和花,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以及“刚出浴的美人”那袅娜的身姿;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的打着朵儿的花苞。难道此时的语文教师不应感谢这位同学吗?“教学相长”,诚如斯言。
  二、利用顺口溜,组织小品等形式引起兴趣,帮助学生学习
  在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作品时,涉及到鲁迅的杂文较多且较难记,我就给学生把鲁迅的杂文编成了顺口溜如下:“华盖花边又热风,三闲而已在二心,文里文外是化(花)学,南北自由谈风月,一贴(且)一阶(介)一亭子,鲁迅杂文在里头。”这样利用顺口溜,既记住了鲁迅的主要杂文名,又启发学生语文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掌握的记忆方法。又如在教《季氏将伐颛臾》时,我想学生对此文章教难理解且对古文天生的不感兴趣。我提前让他们四人一组把课文内容变成小品的形式,课前认真排练。当然在排练时,对文章内容我适当地作了指点,特别是孔子那一段话,让他们可以不拘泥于课文,不管哪种方式只要能把孔子的意思讲出来就行了,然后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时,好多小组能推陈出新,活用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把这一课教完几乎人人都能熟读成诵了。
  三、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项羽和刘邦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学生中亦然,因而,我在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时,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以“孰为英雄”为主题,让他们各抒己见,只要能自圆其说,不拘泥历史上的定论。并提醒他们参考《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尽量全面了解这两位人物,进而准确地去分析。在上课时,他们自动分成两组,按照一般辩论的形式有辩手阐明自己的观点,自由论辩时,其他学生均可自由发言,最后各组分别推荐一名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并写在黑板上,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当时候加以点拨,起到“导”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仅仅停留在具体形象的层次上还不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因而在总结时,根据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道出了分析人物性格的一般方法,既满足了他们急于表现的愿望,又训练了他们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四、随机应变,改变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使整个知识传播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时候适当地改变教学计划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个星期二的第一节课,我刚走上讲台准备要讲《寡人之于国也》,却发现好多学生的眼睛不住地朝窗外看去,并不时地小声议论着什么。随着他们的目光,我也朝外看去,只见大片大片地雪花在飘,今冬第一场雪悄然而至了。于是我合上书本说:“下雪了,令人兴奋啊!”话还没说完,不少学生就急不可待地连声附和,紧接着我宣布:“今天上一节作文课,同学们以‘雪’为话题,一人说一句关于雪的话,并即兴作一首雪诗,当然你们可以站起来观察外面的雪景。”话刚一落地,学生们立即欢呼雀跃,兴奋不已,积极开展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抒写了一首首动人的“雪诗”。
  这些诗给我们创设的意境以及学生结合自己经历的一种想像力,足以令教师兴奋。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下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仍以“雪”为话题,写一篇抒情散文。课后我又给学生补充了关于雪的诗词以及散文。回想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且不时达到高潮,应该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然而作为老师不能就此作罢。为了保留学生的创造成果,我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即兴之作润色之后写出来,交给科代表,让其据此办一个“雪刊”成为一本杂志。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西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有关。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的.提高西藏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向迫而艰巨的任务。我认为提高教师的水平、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环境是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必要条件。  一、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西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所以汉语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善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方式,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他解释了“教育”的词义。由此我们得知,教育亦人类教育新生代的社会活动,或者说,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活动。  在教育的实施中,语文对话教学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关的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作为理论基础。但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师的实践中尚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大多数教师对对话教学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外来文化、娱乐信息等使初中生的课外活动变得十分丰富多彩,但初中生花费在名著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在名著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变得至关重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学科美,把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简单和谐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形成鉴赏美的能力,进而鼓舞学生热爱所学学科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有条不紊地进行.初中历史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历史本身就是教导
冒春荣《葚原说诗》卷二云:“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最为擅长.”杜甫的咏物诗具有明显比兴寄托的特色,不仅“比兴深微”“挺出众流”,而且物象本体喻体隐显适度切合无间,不粘
一、在活动中兴趣识字  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阅读的要求亦逐步提高,而如今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因为初中政治的学习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走向,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初中的政治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为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目标,以及提高其教学的实用性。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