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终身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何在低年級学生学习的过程实施创新教育?“课标”指出:“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人的语言能力又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创造性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9-02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动机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好奇心是人们对最新事物的注意,是对新事物刺激的一种反应,是推动人们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心理因素。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求知欲。低年级语文课本中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新颖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学生爱看敢想。教师根据这些插图制成课件去进行教学。例如:语文(S)版第一册看图说话学拼音第一课中,上课伊始,教师就运用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情境图展示在小朋友面前,因为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见到这幅图时,很自然地想到爸爸、妈妈和“我”到公园里划船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意愿,于是大家跃跃欲试争着说。说完图意后,跟着学习单韵母 ɑ o e 的音和形。接着用课件出示字母卡后,对学生说:“现在老师读,请你们听清读音,看清楚课件中小朋友发音的口形。”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听和说能力,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刚读完,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张大嘴巴读“ɑ”,嘴巴圆圆读“o”嘴巴扁扁读“e”,小妹头上加小辫就是“ɑ”,像个圆形就是“o”,水中有只小白鹅,鹅的倒影就是“e”这样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上课到下课都是兴趣盎然的,在快乐中掌握了韵母 ɑ o e的音和形,通过因势利导,使他们的好奇心成为促使他们去努力探究学习汉语拼音,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氛围,是诱发创造性思维的散发
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更能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教师要懂得利用这一点,要以一颗童心融入小学生当中,与之同忧、同喜,让小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亲密的学习伙伴。如在教《共同的家》一文中,教师微笑着向学生提出“请你说说知道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知道是谁的家呢?”接着教师用课件先举了个例子,结果,学生的答案真是奇思妙想,有的说星星和月亮的家,有的说是飞机的家,还有的说是人们的家。听到小学生这些充满神奇的回答,教师自然而然地与小朋友一起拍手称快,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因此,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会促使学生思维得到解放,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引导质疑,是激活创造性思维的促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应当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小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对一切事物总是喜欢问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表现空间。如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教师用课件播放春天下雨的景象给学生观察,接着引导学生质疑:雨是没有颜色的,为什么春雨在这些小鸟眼中色彩各不相同呢?能说说理由吗?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因为草地是绿色的,所以春雨下到草地里变成绿色了;有的说,桃花是红的,所以春雨下到桃花上,它是红的;还有的说……紧跟着学生还纷纷说出他们眼中春雨的色彩。有的说:“春雨是紫色的,因为它们下到葡萄树上,葡萄变成紫色了”;有的说:“春雨是橙色,因为它们洒在枇杷树上,枇杷变成橙色了”;还有的直接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又如教《小猪画画》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小猪画小花猫画得好好的,最后会变成大怪物呢”?针对这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果,是小猪拿不定主意,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在学生思维得到碰撞下,及时引导学生质疑,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四、实践学习,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当有限,要弥补这一缺陷,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播放课件,让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看,让学生在再现生活中多听、多思、多感受。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消化知识。例如,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非常重视词汇积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采集本上。并要求学生把自己每天所想到的或者见到的都写下来。有的在看电视时认识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有的在商店里认识了很多物品,有的在课外书上认识了很多好词好句。学生的采集本上是这样写着的:今天我看见妈妈弯下腰插秧。现在我要努力学习,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个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插秧机,让所有的农民都不用弯腰插秧。虽然学生识字量有限,有的用拼音替代,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书面能力,又扩大了词汇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探索学习方法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心智、激活思维,促进发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是实施新课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创造性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9-02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动机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好奇心是人们对最新事物的注意,是对新事物刺激的一种反应,是推动人们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心理因素。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求知欲。低年级语文课本中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新颖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学生爱看敢想。教师根据这些插图制成课件去进行教学。例如:语文(S)版第一册看图说话学拼音第一课中,上课伊始,教师就运用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情境图展示在小朋友面前,因为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见到这幅图时,很自然地想到爸爸、妈妈和“我”到公园里划船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意愿,于是大家跃跃欲试争着说。说完图意后,跟着学习单韵母 ɑ o e 的音和形。接着用课件出示字母卡后,对学生说:“现在老师读,请你们听清读音,看清楚课件中小朋友发音的口形。”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听和说能力,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刚读完,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张大嘴巴读“ɑ”,嘴巴圆圆读“o”嘴巴扁扁读“e”,小妹头上加小辫就是“ɑ”,像个圆形就是“o”,水中有只小白鹅,鹅的倒影就是“e”这样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上课到下课都是兴趣盎然的,在快乐中掌握了韵母 ɑ o e的音和形,通过因势利导,使他们的好奇心成为促使他们去努力探究学习汉语拼音,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氛围,是诱发创造性思维的散发
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更能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教师要懂得利用这一点,要以一颗童心融入小学生当中,与之同忧、同喜,让小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亲密的学习伙伴。如在教《共同的家》一文中,教师微笑着向学生提出“请你说说知道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知道是谁的家呢?”接着教师用课件先举了个例子,结果,学生的答案真是奇思妙想,有的说星星和月亮的家,有的说是飞机的家,还有的说是人们的家。听到小学生这些充满神奇的回答,教师自然而然地与小朋友一起拍手称快,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因此,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会促使学生思维得到解放,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引导质疑,是激活创造性思维的促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应当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小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对一切事物总是喜欢问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表现空间。如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教师用课件播放春天下雨的景象给学生观察,接着引导学生质疑:雨是没有颜色的,为什么春雨在这些小鸟眼中色彩各不相同呢?能说说理由吗?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因为草地是绿色的,所以春雨下到草地里变成绿色了;有的说,桃花是红的,所以春雨下到桃花上,它是红的;还有的说……紧跟着学生还纷纷说出他们眼中春雨的色彩。有的说:“春雨是紫色的,因为它们下到葡萄树上,葡萄变成紫色了”;有的说:“春雨是橙色,因为它们洒在枇杷树上,枇杷变成橙色了”;还有的直接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又如教《小猪画画》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小猪画小花猫画得好好的,最后会变成大怪物呢”?针对这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果,是小猪拿不定主意,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在学生思维得到碰撞下,及时引导学生质疑,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四、实践学习,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当有限,要弥补这一缺陷,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播放课件,让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看,让学生在再现生活中多听、多思、多感受。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消化知识。例如,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非常重视词汇积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采集本上。并要求学生把自己每天所想到的或者见到的都写下来。有的在看电视时认识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有的在商店里认识了很多物品,有的在课外书上认识了很多好词好句。学生的采集本上是这样写着的:今天我看见妈妈弯下腰插秧。现在我要努力学习,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个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插秧机,让所有的农民都不用弯腰插秧。虽然学生识字量有限,有的用拼音替代,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书面能力,又扩大了词汇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探索学习方法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心智、激活思维,促进发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是实施新课标的关键所在。